寒在第7个字的诗句
寒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养就还丹不怕寒,独骑黄鹄上云端。 -- 出自明·张宇初·冬景
- 桃源人去绛帏寒,强折花枝带笑看。 -- 出自明·赵今燕·续首句成韵(二首)
- 桃源人去绛帏寒,万树桃花春未残。 -- 出自明·赵今燕·续首句成韵(二首)
- 柯烂人归古木寒,绀崖灵壑野云团。 -- 出自明·赵贞吉·王乔洞
- 青山影空钓石寒,海门秋色浓可掬。 -- 出自明·郑希良·江村
- 岁晚夜何长,天寒日苦短。 -- 出自明·郑胤骥·题汪无际茸游册三首
- 路晚逢僧少,门寒过客稀。 -- 出自明·止庵法师·旅寓
- 疏花纤月斗清寒,曾向西湖雪后看。 -- 出自明·止庵法师·题画梅月
- 歌亭寂寞荒草寒,舞榭萧条残叶暮。 -- 出自明·周是修·长安古意
- 西里佳人怨薄寒,惆怅灯前歌白筼。 -- 出自明·周子谅·白筼词
- 渚宫春冷北风寒,九畹萧条入塞垣。 -- 出自明·朱凯·题郑所南画兰
- 戍久军刍竭,城寒士气微。 -- 出自明·朱应登·哀谷亭(三首)
- 小楼春浅杏花寒,象鼎烟销宝篆残。 -- 出自明·朱有燉·元宫词(一百三首)
- 谷雨天时尚薄寒,梨花开谢杏花残。 -- 出自明·朱有燉·元宫词(一百三首)
-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 -- 出自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 细雨斜风作晓寒。 -- 出自宋·苏轼·浣溪沙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
- 暮云收尽溢清寒。 -- 出自宋·苏轼·阳关曲
- 词锋虽作楚骚寒,德意还同汉诏宽。 -- 出自宋·苏轼·次韵秦少游王仲至元日立春三首
-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 出自宋·苏轼·阳关词三首 中秋月
-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 出自宋·李清照·孤雁儿/御街行
-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 出自唐·杜甫·宿府
-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 出自唐·杜甫·秋雨叹
- 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 -- 出自唐·杜甫·遣兴三首
-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 出自唐·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 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 出自清·纳兰性德·菩萨蛮·隔花才歇帘纤雨
- 建章宫里春风寒,太液水生池面宽。 -- 出自宋·陆游·太液黄鹄歌汉始元元年春二月,黄鹄下建章宫
- 下帘不为九霄寒,自要玲珑看团璧。 -- 出自宋·陆游·夏白紵云母屏薄望如空,水精帘疏不碍风。美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出自宋·王安石·梅花
- 试问苍官值岁寒,戴白孰与苍然好。 -- 出自宋·王安石·酬王督贤良松泉二诗其一·松
-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 出自唐·岑参·和贾舍人早朝
-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 出自宋·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
-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 出自宋·杨万里·雪後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
-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 出自宋·杨万里·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
-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 出自唐·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 沙尾风回一棹寒,椒花今夕不登盘。 -- 出自宋·姜夔·除放自石湖归苕溪
- 斜风细雨作春寒。 -- 出自宋·朱淑真·江城子·斜风细雨作春寒
- 雪胫冰须惯忍寒。 -- 出自宋·范成大·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三
- 鸭炉香过琐窗寒。 -- 出自宋·晏几道·浣溪沙
-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 出自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
- 罗刹盈庭夜色寒,人家灯火半阑珊。 -- 出自宋·文天祥·出门难
-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 出自明·于谦·除夜太原寒甚
-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 出自明·于谦·除夜宿太原寒甚
- 黄菊枝头生晓寒。 -- 出自宋·黄庭坚·鹧鸪天·黄菊枝头生晓寒
- 少年病肺不禁寒,命出中朝敢避难。 -- 出自宋·苏辙·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三神水馆寄子瞻兄四绝
- 北风吹微云,莫寒依月生。 -- 出自宋·苏辙·和子瞻次孙觉谏议韵题邵伯闸上斗野亭见寄
- 鹰来萧萧风雨寒,壮士台中一挥肘。 -- 出自宋·苏辙·襄阳古乐府二首·野鹰来
- 孤山处士诗梦寒,罗浮仙人酒兴阑。 -- 出自元·王冕·梅花
- 香印成灰,独背寒屏理旧眉。 -- 出自唐·冯延巳·采桑子·小庭雨过春将尽
-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出自先秦·荆轲·易水歌
- 为忆去年梅,凌寒特地来。 -- 出自唐·戴叔伦·题黄司直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