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7个字的诗句
寒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日映宫墙柳色寒,笙歌遥指碧云端。 -- 出自唐·张祜·相和歌辞·长门怨
- 碛迥三通角,山寒一点旗。 -- 出自唐·张祜·塞上曲
- 春入江梅破晚寒。 -- 出自宋·无名氏·鹧鸪天·春入江梅破晚寒
- 一天和气转春寒。 -- 出自宋·无名氏·鹧鸪天·香雾氤氲结彩山
- 良月霜晴,小春寒浅,瑞蓂九叶朝飞。 -- 出自宋·无名氏·满庭芳·良月霜晴
- 小梅香浅不禁寒。 -- 出自宋·无名氏·浣溪沙
- 显一轮孤月射寒潭,实无错。 -- 出自宋·无名氏·满江红·元本当初
- 独携尊酒上高寒。 -- 出自宋·无名氏·西江月·草市人归日落
- 叹浙民转徙,怨寒嗟暑,荆襄死守,阅岁经秋。 -- 出自宋·无名氏·沁园春·国步多艰
- 玉蕤不动,月轮寒浸国色。 -- 出自宋·无名氏·念奴娇·岁华渐杪
- 雪态冰恣巧耐寒。 -- 出自宋·无名氏·南乡子·梅蕊露鲜妍
- 珠有清香雪太寒。 -- 出自宋·无名氏·南乡子·莫作俗花看
- 翦玉蹙花苞,腊寒时候。 -- 出自宋·无名氏·感皇恩·翦玉蹙花苞
- 正章调南吕,迎寒时候。 -- 出自宋·无名氏·瑞鹤仙·朔朝逾六後
- 又只恐、东风破寒来,伴神女同归,阆峰仙苑。 -- 出自宋·无名氏·洞仙歌·蓬莱宫殿
- 竣熙事清晓轻寒。 -- 出自宋·无名氏·六州
- 夜来霜雪重,怕寒无。 -- 出自宋·无名氏·小重山·不是蛾儿不是酥
- 单衣犹未试,觉寒怯。 -- 出自宋·无名氏·小重山·鼓报黄昏禽影歇
- 今番桂影,也应寒重,不放新弯。 -- 出自宋·无名氏·眼儿媚·惨云愁雾罩江天
- 荆溪亭下,晚秋寒薄。 -- 出自宋·无名氏·秦楼月/忆秦娥
- 独红梅、自守岁寒,天教最後开绽。 -- 出自宋·无名氏·折红梅·睹南翔征雁
- 逞素容、探暖欺寒,遍妆点、亭台佳致。 -- 出自宋·无名氏·瑶台月
- 影静野塘空,香寒霜月晓。 -- 出自宋·无名氏·戛金钗
- 一剑横空星斗寒,甫随平北复征蛮。 -- 出自明·戚继光·题武夷
- 燕湿飞犹快,花寒色更深。 -- 出自宋·梅尧臣·雨
- 廉纤小雨破花寒,野雀争巢斗作团。 -- 出自宋·梅尧臣·再和
- 旗冻沾天仗,枪寒拂羽林。 -- 出自宋·梅尧臣·次韵和酬杨乐道待制咏雪
- 难开密叶不因寒,谁翦鹅儿短羽攒。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吴正仲闻重梅已开见招
- 去岁逢今日,雨寒田舍家。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寒食偶书
- 月落西楼露气寒,大明将谒望清班。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原甫早赴紫宸朝待旦假寐
- 永日当人语,轻寒逆雨飞。 -- 出自宋·梅尧臣·拟张九龄咏燕
- 月色明还暗,云寒散复浓。 -- 出自宋·梅尧臣·夜阴
- 峰顶应多雨,天寒始发芽。 -- 出自宋·梅尧臣·颖公遗碧霄峰茗
- 兽馁行迷穴,禽寒立并枯。 -- 出自宋·梅尧臣·次韵三和景仁对雪
- 闻到罽庭尤苦寒,译言揉耳不讥弹。 -- 出自宋·梅尧臣·送石昌言舍人使匈奴
- 洞庭五月水生寒,卢橘杨梅已满盘。 -- 出自宋·梅尧臣·送唐紫微知苏台
- 细雨梅初熟,轻寒麦已秋。 -- 出自宋·梅尧臣·送钱驾部知邛州
- 谁意斗晴後,苦寒胜北方。 -- 出自宋·梅尧臣·欲雪复晴
- 红芳紫萼怯春寒,蓓蕾粘枝密作团。 -- 出自宋·王禹偁·杏花
- 弓劲添气力,甲寒侵骨髓。 -- 出自宋·王禹偁·对雪
- 仆瘦途中病,驴寒雪里骑。 -- 出自宋·王禹偁·谪居感事
- 风静衙门戟,霜寒郡阁铃。 -- 出自宋·王禹偁·送寇谏议赴青州
- 腊月滁州始觉寒,年丰岁暮郡斋闲。 -- 出自宋·王禹偁·腊月
- 初秋微雨造轻寒,倚遍东岑阁上栏。 -- 出自宋·邵雍·归城中再用前韵
- 年老恐话长,天寒怕归晚。 -- 出自宋·邵雍·冬不出吟
- 有暖温存物,无寒著莫人。 -- 出自宋·邵雍·乐春吟
- 富贵固难爱,贫寒易得愁。 -- 出自宋·邵雍·立秋日川上作
- 我饥亦享食,我寒亦受衣。 -- 出自宋·邵雍·知幸吟
- 日落狐鸣冢,天寒犬吠村。 -- 出自宋·晁补之·吴松道中二首
- 榛林闇漠猿狖寒,苔藓侵淫螺蚌湿。 -- 出自宋·晁补之·酬李唐臣赠山水短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