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6个字的诗句
寒在第六个字的诗句
- 一尊聊作破寒威。 -- 出自宋·吕渭老·浣溪沙
- 远色连朱阁,寒鸦噪夕阳。 -- 出自宋·吕渭老·南歌子·远色连朱阁
- 萧萧芦叶暮寒生。 -- 出自宋·张抡·朝中措·萧萧芦叶暮寒生
- 浅春不怕峭寒侵。 -- 出自宋·张抡·西江月·翦就碧云闹叶
- 新砚传沅石,寒煤扫岳松。 -- 出自宋·徐照·题单丙文画像
- 夕阳明望外,寒雁落愁边。 -- 出自宋·徐照·塔山作
- 壮势春曾看,寒声佛共听。 -- 出自宋·徐照·游雁荡山八首·大龙湫瀑布
- 清苕载雪流寒碧,老我扁舟独自来。 -- 出自宋·孙惟信·题载雪录
- 半生不疗饥寒苦,空有诗名满世间。 -- 出自宋·苏泂·苕溪杂兴四首
- 羸牛归径险,寒雀聚枝深。 -- 出自宋·苏泂·地壁道中
- 远舍火明树,寒天露湿衣。 -- 出自宋·苏泂·归自陶山舟中示暹侄
- 吴江波上,烟寒水冷翦丹枫。 -- 出自宋·葛长庚·水调歌头·一叶飞何处
- 乍雨还晴,似寒而暖,春事已深。 -- 出自宋·葛长庚·沁园春·乍雨还晴
- 木落山高,云寒雁断,水瘦溪痕减。 -- 出自宋·葛长庚·酹江月/念奴娇
- 叹细草新蒲寒萋萋。 -- 出自宋·葛长庚·菊花新·有个闷甚处
- 一声声,吹断寒云沧波里。 -- 出自宋·葛长庚·菊花新·忽水远天长
- 淡烟凝翠锁寒芜。 -- 出自宋·葛长庚·阮郎归·淡烟凝翠锁寒芜
- 晓傍苍崖,滴寒露、研朱点易。 -- 出自宋·方岳·满江红·晓傍苍崖
- 况雨急黄昏,寒欺客路,月明夜半,人梦家林。 -- 出自宋·方岳·沁园春·尽为春愁
- 桂魄何曾死,寒光不减些儿。 -- 出自宋·方岳·哨遍·月曰不然
- 药草霜多损,寒蔬雨半荒。 -- 出自宋·方岳·不寐
- 撷之复湘之,寒绿冰人齿。 -- 出自宋·方岳·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
- 年年月寒雪寒处,老骨槎牙倚枯树。 -- 出自宋·方岳·又和诸公作雪月歌
- 阴石无霜滑,寒梅未雪香。 -- 出自宋·方岳·阻雪
- 梅梢了未知寒在,剪取清溪作雪飞。 -- 出自宋·方岳·次韵汪少卿祷雪有感
- 琵琶亭下春寒夜,湿尽青衫竟为谁。 -- 出自宋·方岳·刘逊子架阁饷江茶
- 阴霾知病骨,寒意入诗肩。 -- 出自宋·方岳·式贤和杜夔府百韵过余秋崖下大篇舂容笔力乃
- 却入山深最寒处,雪照冰溪才一树。 -- 出自宋·方岳·月中观梅
- 秋色深宜雨,寒花并入诗。 -- 出自宋·方岳·次梁粹录囚上饶
- 虚皇借与广寒住,夜半拟进秋风行。 -- 出自宋·方岳·次韵题秋崖
- 月明昨夜欺寒梦,未了西斋竹外棋。 -- 出自宋·方岳·次韵王尉赠别
- 终是山间别,寒泉在脚边。 -- 出自宋·方岳·热甚有怀山间
- 漱之以清冰寒露之壶,浇之以碧玉晴云之瓯。 -- 出自宋·方岳·题司理采芙蓉图
- 月明如水带寒流,饮福灵坛晓未收。 -- 出自宋·方岳·中秋日社未五鼓祀社归月明如书
- 已办藤溪泻寒月,三花五蕊把春来。 -- 出自宋·方岳·次韵探梅首尾吟
- 老不论圭瓒,寒於嚼水晶。 -- 出自宋·方岳·次韵汪少卿赠别
- 秋事无多日,寒花又一年。 -- 出自宋·方岳·寄鲁山兄
- 一似余杭路,寒洲半是芦。 -- 出自宋·方岳·舟次当涂
- 半篙新绿落寒沙,芳草王孙自物华。 -- 出自宋·方岳·舟行省暮
- 雨深更觅山寒甚,过了重阳菊未知。 -- 出自宋·方岳·洞元小集
- 少焉月出流寒光,但见山苍苍兮江泱泱。 -- 出自宋·方岳·次韵曹实听舅氏弹琴
- 山雨同离别,寒窗自宠珍。 -- 出自宋·方岳·送子用弟游学番易
- 人间仅仅几寒暑,亦已奔月归何时。 -- 出自宋·方岳·陶粹母夫人挽诗
- 秋灯照树色,寒雨落池声。 -- 出自唐·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 晴月销灯色,寒天挫笔锋。 -- 出自唐·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 为客久未归,寒山独掩扉。 -- 出自唐·姚合·山中述怀
- 金茎难复见,寒露落空中。 -- 出自唐·姚合·文宗皇帝挽词三首
- 夜觞欢稍静,寒屋坐多深。 -- 出自唐·姚合·洛下夜会寄贾岛
- 阳和潜发荡寒阴,便使川原景象新。 -- 出自唐·姚合·早春山居寄城中知己
- 闲立津桥上,寒光动远林。 -- 出自唐·姚合·过天津桥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