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6个字的诗句
寒在第六个字的诗句
- 暗溪迟仙侣,寒涧闻松禽。 -- 出自唐·李益·合源溪期张计不至
- 夜窗峰顶曙,寒涧洞中春。 -- 出自唐·张乔·寄中岳颛顼先生
- 势随双刹直,寒出四墙遥。 -- 出自唐·张乔·兴善寺贝多树
- 净濑烟霞古,寒原草木凋。 -- 出自唐·张乔·青鸟泉
- 渔人遗火成寒烧,牧笛吹风起夜波。 -- 出自唐·张乔·题河中鹳雀楼
- 夜火随船远,寒更出郡疏。 -- 出自唐·张乔·寻阳村舍
- 迥起波摇楚,寒栖月映蒲。 -- 出自唐·崔涂·孤雁
- 暮雨相呼失,寒塘独下迟。 -- 出自唐·崔涂·孤雁
- 木落曙江晴,寒郊极望平。 -- 出自唐·崔涂·江行晚望
- 东林气微白,寒鸟急高翔。 -- 出自唐·崔曙·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
- 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 -- 出自唐·皇甫冉·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
- 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 -- 出自唐·皇甫冉·相和歌辞·婕妤怨
- 清冬洛阳客,寒漏建章台。 -- 出自唐·皇甫冉·冬夜集赋得寒漏
- 日夕田家务,寒烟隔几重。 -- 出自唐·皇甫冉·寄刘方平大谷田家
- 露冕临平楚,寒城带早霜。 -- 出自唐·皇甫冉·和樊润州秋日登城楼
- 千门曙色锁寒梅,五夜疏钟晓箭催。 -- 出自唐·薛逢·元日楼前观仗
- 凉风吹雨滴寒更,乡思欺人拨不平。 -- 出自唐·秦韬玉·长安书怀
- 行行野雪薄,寒气日通春。 -- 出自唐·李频·送徐处士归江南
- 秋风高送雁,寒雨入停蝉。 -- 出自唐·李频·送友人游太原
- 古木有清阴,寒泉有下深。 -- 出自唐·李频·夏日盩厔郊居寄姚少府
- 旅怀多寄酒,寒意欲留花。 -- 出自唐·李频·春日南游寄浙东许同年
- 高帆背楚落,寒日逆淮曛。 -- 出自唐·李频·淮南送友人归沧州
- 枯木猿啼爽,寒汀鹤步闲。 -- 出自唐·李频·和范秘书襄阳旧游(一作和范酂先辈话襄阳旧
- 霁日悬高掌,寒空类削成。 -- 出自唐·张说·奉和圣制途经华岳应制
- 今岁随宜过寒食,明年陪宴作清明。 -- 出自唐·张说·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应制
- 除夜清樽满,寒庭燎火多。 -- 出自唐·张说·岳州守岁
- 爽气凝情迥,寒光映浦深。 -- 出自唐·张说·奉和圣制同玉真公主过大哥山池题石壁应制
- 古木无生意,寒云若死灰。 -- 出自唐·张说·岳州宴别潭州王熊二首
- 瑞雪带寒风,寒风入阴琯。 -- 出自唐·张说·奉和圣制温汤对雪应制
- 阴琯方凝闭,寒风复凄断。 -- 出自唐·张说·奉和圣制温汤对雪应制
- 霜空极天静,寒月带江流。 -- 出自唐·张说·和朱使欣二首
- 静隐支凭几,寒搔发解簪。 -- 出自宋·王令·偶成
- 流年不我谋,寒暑忽已遒。 -- 出自宋·王令·暨阳居四首
- 林密村村暗,寒鸦处处啼。 -- 出自宋·王令·暮归马上口占
- 门前一径长寒莎,耳冷不闻车马过。 -- 出自宋·王令·闲居奉寄几道
- 譬之适时运,寒暑变冬夏。 -- 出自宋·王令·赠周伯玉下第
- 道远宁不饥,寒枝久虚待。 -- 出自宋·王令·对竹
- 秋风起兮天寒,壮士醉酒兮歌解颜。 -- 出自宋·王令·鲁仲连辞赵歌
- 清氯全归月,寒声半是风。 -- 出自宋·翁卷·秋日闲居呈赵端行
- 闲灯妨远梦,寒雨乱愁吟。 -- 出自宋·翁卷·寄赵灵秀
-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 出自宋·陈与义·早行
- 秋入池深碧,寒欺叶递红。 -- 出自宋·陈与义·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
- 老雁犹贪去,寒蝉遂不号。 -- 出自宋·陈与义·连雨书事
- 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 -- 出自宋·陈与义·寒食
- 海棠已复动,寒食岂寂寞。 -- 出自宋·陈与义·海棠
- 东风吹雨小寒生,杨柳飞花乱晚晴。 -- 出自宋·陈与义·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
- 去冬三寸雪,寒日澹相守。 -- 出自宋·陈与义·浴室观雨以催诗走群龙为韵得走字
- 杖藜迎落照,寒彩遍平皋。 -- 出自宋·陈与义·晚步湖边
- 双溪夜月明寒玉,众岭秋空敛翠烟。 -- 出自唐·杜光庭·题鸿都观
- 书窗隔湖水,寒气倍冯陵。 -- 出自宋·杜耒·重宿紫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