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3个字的诗句
寒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水烟寒更白,山气晓微红。 -- 出自宋·蔡襄·登三乡寺阁
- 霜威寒更清,霁色鲜可染。 -- 出自宋·蔡襄·龟山夜泊书事
- 江南寒薄春尝早,花卉入春先自老。 -- 出自宋·蔡襄·寒食梨花小饮
- 罏灰寒更劃,灯灺落仍挑,相看数漏板,后会诫重要。 -- 出自宋·蔡襄·杨叔武北堂夜话
- 孤城寒柝夜迢遥,谁道刘郎有天马。 -- 出自宋·蔡襄·至和杂书五首·八月一日
- 江云寒薄不成霜,九月登高菊未黄。 -- 出自宋·蔡襄·北园登高即事呈诸同僚
- 惊钓寒鱼拖糁去,忘机閒鸟信潮回。 -- 出自宋·蔡襄·漳南十咏·南溪
- 夹幕寒波颤,前峰古黛皴。 -- 出自宋·蔡襄·序宾亭
- 二月寒犹在,春云湿未开。 -- 出自宋·高翥·初闻雷声
- 江东寒近腊,野寺水天昏。 -- 出自唐·任翻·冬暮野寺
- 稍稍寒木直,彩彩阳华新。 -- 出自唐·储光羲·秋庭贻马九
- 日夕寒风来,衣裳苦不早。 -- 出自唐·储光羲·田家杂兴八首
- 泉澄寒魄莹,露滴冷光浮。 -- 出自唐·方干·中秋月
- 过楚寒方尽,浮淮月正沈。 -- 出自唐·方干·送喻坦之下第还江东
- 众山寒叠翠,两派绿分声。 -- 出自唐·方干·处州洞溪
- 促韵寒钟催落照,斜行白鸟入遥空。 -- 出自唐·方干·登龙瑞观北岩
- 蟆陵寒贳酒,渔浦夜垂纶。 -- 出自唐·方干·别喻凫
- 地气寒不畅,严风无定时。 -- 出自唐·方干·岁晚苦寒
- 前春寒已尽,待闰日犹长。 -- 出自唐·方干·闰春
- 垂地寒云吞大漠,过江春雨入全吴。 -- 出自唐·方干·水墨松石
- 灞上寒仍在,柔条亦自新。 -- 出自唐·方干·途中逢孙辂因得李频消息
- 倚棹寒吟渔浦月,垂鞭醉入凤城尘。 -- 出自唐·方干·送弟子伍秀才赴举
- 马首寒山黛色浓,一重重尽一重重。 -- 出自唐·方干·出东阳道中作
- 水庙寒鸦集,沙村夕照多。 -- 出自唐·贯休·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
- 别有寒雕掠绝壁,提上玄猿更生力。 -- 出自唐·贯休·龚光大师草书歌
- 萧条寒日落,号令彻穷边。 -- 出自唐·贯休·古塞下曲七首
- 只应寒夜梦,时见故园花。 -- 出自唐·贯休·古塞下曲七首
- 白头寒枕石,青衲烂无尘。 -- 出自唐·贯休·寄僧野和尚
- 子爱寒山子,歌惟乐道歌。 -- 出自唐·贯休·寄赤松舒道士二首
- 楚木寒连寺,修江碧入云。 -- 出自唐·贯休·海边见罗邺
- 老□寒披衲,孤云静入厨。 -- 出自唐·贯休·离乱后寄九峰和尚二首
- 疏钟寒遍郭,微雪静鸣条。 -- 出自唐·贯休·寒夜有怀同志
- 陶侃寒溪寺,如今何处边。 -- 出自唐·贯休·夏日晚望
- 蓟门寒到骨,战碛雁相悲。 -- 出自唐·贯休·蓟北寒月作
-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 出自唐·寒山·杳杳寒山道
- 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踪。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穷。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一向寒山坐,淹留三十年。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客难寒山子,君诗无道理。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久住寒山凡几秋,独吟歌曲绝无忧。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形容寒暑迁,心珠甚可保。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栖迟寒岩下,偏讶最幽奇。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寒山寒,冰锁石。 -- 出自唐·寒山·三字诗六首
- 家有寒山诗,胜汝看经卷。 -- 出自唐·寒山·拾遗二首新添
- 经春寒色聚不散,逼座阴阴将下雪。 -- 出自唐·皎然·观裴秀才松石障歌
- 习家寒食会何频,应恐流芳不待人。 -- 出自唐·皎然·遥和康录事李侍御萼小寒食夜重集康氏园林
- 是时寒光澈,万境澄以净。 -- 出自唐·皎然·答郑方回
- 格将寒松高,气与秋江清。 -- 出自唐·皎然·答苏州韦应物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