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14个字的诗句
寒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西风落叶路漫漫,衣袂微生旦暮寒。 -- 出自宋·贾似道·昌化道中
- 飞沙羃羃路曼曼,万籁风声重晓寒。 -- 出自宋·江朝议·早离永明晚抵江华道中
- 况值时清少徵税,一生未解愁饥寒。 -- 出自宋·姜德明·秋江渔乐图为邑人宗正纯撰
- 手翻河汉出天关,雪漱霜飞照眼寒。 -- 出自宋·金坚·大涤洞
- 閒闯秋高强入山,栖真胜地极高寒。 -- 出自宋·金履祥·栖真纪胜赠立公二首
- 天鑱鬼凿匪人间,涌雪轰雷震地寒。 -- 出自宋·金履祥·洞山十咏·双龙洞
- 明朝又渡湘江去,细雨斜风分外寒。 -- 出自宋·金履祥·徐山甫夜话有诗言别次韵
- 归与休用嗟离索,来岁时时到岁寒。 -- 出自宋·金履祥·用韵赠诸友
- 莫使家人夸羯末,杨花飞处北风寒。 -- 出自宋·金履祥·用韵赠小张兄新娶
- 名称大才世这难,袄絮芦花岂耐寒。 -- 出自宋·金朋说·闵子骞
- 迢迢幽径入松关,四面云蓝分外寒。 -- 出自宋·况师点·圣济院
- 半依岩岫倚云端,得立亭亭耐岁寒。 -- 出自宋·李诚之·咏松
- 曾奉宣和乙夜观,万丈光芒牛斗寒。 -- 出自宋·李处权·谢徐献可送款识刻
- 见说山前风更恶,杏花无处避春寒。 -- 出自宋·李处权·雪中过伊南
- 飞花空自嫌春晚,折竹应当念岁寒。 -- 出自宋·李处权·和怀英雪诗
- 露零万瓦交光渥,月挂千峰倒影寒。 -- 出自宋·李大光·嘉泰癸亥夏陪县尹双湖唐仲谋饮寒亭
- 回廊跨壑千重峻,悬溜当空六月寒。 -- 出自宋·李复圭·先照亭
- 杨花飞过鞦鞑索,一阵东风作晓寒。 -- 出自宋·李庚·题画扇
- 野色岂唯春晚秀,天风长似月边寒。 -- 出自宋·李覯·留题归安尉凝碧堂
- 宁知姑射冰肌侣,也学松筠耐岁寒。 -- 出自宋·李覯·雪中见梅花二首
- 胸中况是多奇蕴,自比阳春退苦寒。 -- 出自宋·李覯·和屯田陈丈寄唐休次韵
- 农力不闻供土木,穷阎犹得免饥寒。 -- 出自宋·李覯·送知军曹比部移虔州
- 铅椠辛勤四十年,抟风不上鬓霜寒,朱门何处是知已,短褐空瓢行路难。 -- 出自宋·李覯·送丁正臣
- 秦城未割难论价,燕谷才吹已不寒。 -- 出自宋·李覯·次韵答史太博
- 平瞻一郡连山翠,远瞩千门枕水寒。 -- 出自宋·李含章·寄题元长老林亭
- 杉松倒涧雪霜乾,屋壁麝煤风雨寒。 -- 出自宋·李建中·题洛阳寺壁
- 已觉亚枝花露重,宿莺犹睡层余寒。 -- 出自宋·李建中·直宿
- 雪里孤根久屈蟠,岩前古貌太高寒。 -- 出自宋·李龙高·老梅
- 刘郎枉了夸豪杰,甘向伾文托岁寒。 -- 出自宋·李龙高·梅友
- 月横鹤膝影阑干,枕石眠云几岁寒。 -- 出自宋·李龙高·卧梅
- 极知不似君芳洁,也要相依度岁寒。 -- 出自宋·李龙高·苔梅
- 半林残照人烟晚,一笛秋风雁影寒。 -- 出自宋·李若水·偶成
- 一庭鸟迹天书怪,八尺簟纹人字寒。 -- 出自宋·李若水·句
- 最是恼人情乱处,凤凰楼上月华寒。 -- 出自宋·李氏·诗三首
- 杏花坞接投龙洞,瀑溅苍崖鹤骨寒。 -- 出自宋·李思聪·云山
- 直言何管雷霆怒,清节不知冰雪寒。 -- 出自宋·李思衍·拜许鲁齐像
- 鸭脚参天风雨老,龙髯蛰地雪霜寒。 -- 出自宋·李思衍·会同馆
- 铁船泛海源流远,玉柱擎天星斗寒。 -- 出自宋·李知已·题灵岩洞
- 蜗牛舍畔幽丛小,行马门中翠影寒。 -- 出自宋·李至·所苦之中无以遣闷更堤题新竹别献五章幸赐披
- 一川胜趣四时好,千里雄风三伏寒。 -- 出自宋·李中立·凌云台
- 吴越夕阳多远山,塔楼高处九秋寒。 -- 出自宋·林昉·登龙山塔寺
- 铁花烟落石泉冷,羽井苔深霜月寒。 -- 出自宋·林拱中·游虎丘
- 疏篱短短花枝阑,鸠妇不鸣天雨寒。 -- 出自宋·林光朝·乞竹鸡
- 烧罢纸钱灰未冷,落花啼鴃雨声寒。 -- 出自宋·林尚仁·吊友人墓
- 矮屋过如斗样宽,闭门浑不受春寒。 -- 出自宋·林尚仁·偶题
- 只隔中秋一夕间,蟾光应未少清寒。 -- 出自宋·林一龙·十四夜观月张氏楼
- 兴来走上烽火山,著足不定秋风寒。 -- 出自宋·林亦之·九日晦日登烽火山
- 孤标不是如许骨,野落可能禁此寒。 -- 出自宋·林亦之·奉酬监镇梁丈所惠腊梅之什
- 紫微巷口送征鞍,白杜村前荳叶寒。 -- 出自宋·林亦之·送井伯赴上庠
- 识破中间真隐诀,月明风雪道休寒。 -- 出自宋·林用中·遇高台获信老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