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14个字的诗句
寒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晓来飞雪缀林端,冰玉肌肤巧耐寒。 -- 出自宋·王之道·梅花十绝追和张文潜韵
- 带雪精神清更好,冰肌元惯朔风寒。 -- 出自宋·王之道·梅花十绝追和张文潜韵
- 坐想云烟走笔端,夜哦佳制老忘寒。 -- 出自宋·王之道·次韵张进彦见寄二首
- 自是清阴能借润,不应积雨尚流寒。 -- 出自宋·王之道·和吕子梅题陈倅窗前新栽竹二首
- 曈曚半弄阴晴日,栗烈初迎小大寒。 -- 出自宋·王之道·题浮光丘家山寺
- 咿喔邻鸡夜同阑,晓风骄挟晓霜寒。 -- 出自宋·王之道·夜泊官牌夹口大风追和陈去非岁晚感怀
- 昨朝溪足捎新雨,已觉羸躯怯夜寒。 -- 出自宋·王之道·次彦时兄苦旱韵
- 厌浥庭柯雨未乾,乍晴天气午犹寒。 -- 出自宋·王之道·次韵孙兴宗梅花
- 送客篇章堪寄远,论文杯勺自驱寒。 -- 出自宋·王之道·和闾必志见寄韵
- 蜀酒渐宜消昼永,单衣犹觉怯朝寒。 -- 出自宋·王之道·春残次韵张叔元
- 年华不管人将老,门外东风依旧寒。 -- 出自宋·曾觌·鹧鸪天·每上春泥向晓乾
- 仙去星辰终不灭,至今梦想骨毛寒。 -- 出自宋·张元干·上平江陈侍郎十绝
- 布谷催春惜雨乾,白鸥江上未盟寒。 -- 出自宋·张元干·次友人书怀
- 安知我公本不死,汝曹有知当骨寒。 -- 出自宋·张元干·拜颜鲁公像
- 石根盘屈老苍官,绝笔殷勤记岁寒。 -- 出自宋·张元干·跋江贯道绝笔古松
- 醉来直驾仙鸾去,不到银河到广寒。 -- 出自宋·赵彦端·鹧鸪天·云暗青丝玉莹冠
- 海棠半坼难禁雨,燕子初归不耐寒。 -- 出自宋·周密·鹧鸪天·相傍清明晴便悭
- 绿阴青子,后日便东风,秋千散,暮寒生,月到西厢后。 -- 出自金·蔡松年·蓦山溪·清明绿野
-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 -- 出自元·乔吉·双调·水仙花
- 长绦掣去饥鹰饱,故道归来老马寒。 -- 出自元·杨维桢·赠王左丞(二首)
-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 出自元·姚燧·凭栏人
- 气当霜降十分爽,月比中秋一倍寒。 -- 出自元·耶律楚材·过夏国新安县
- 苜蓿秋高戎马健,江湖日短白鸥寒。 -- 出自元·赵孟頫·和姚子敬秋怀
- 玉楼高对蓬莱雪,谁道宫中夜不寒。 -- 出自明·何景明·宫词
- 路绕居庸烽火暗,城高山海戍楼寒。 -- 出自明·何景明·武昌闻边报
- 近水云霞晴亦雨,傍岩楼阁昼常寒。 -- 出自明·何景明·月潭寺(二首)
- 柏林枫岸迥宜看,杨柳芙蓉不禁寒。 -- 出自明·何景明·秋日杂兴(四首)
- 山中亦有长松树,待尔青青共岁寒。 -- 出自明·林鸿·赋得独树边淮送人之京
- 宝衣夜化空陵火,弓剑秋悬古殿寒。 -- 出自明·林鸿·赋得无诸城送浦舍人源归晋阳
- 落叶走阶风动晚,古梅临水月侵寒。 -- 出自明·林鸿·冬夜与高五秀才馆林八员外宅
- 平台树色催残照,近郭砧声报早寒。 -- 出自明·林鸿·寄逸人高漫士
- 盐海已无前日利,冰山谁障旧时寒。 -- 出自明·明无名氏·庐陵陈少傅挽诗(成化四年)
- 三月梨花风又雨,小楼燕子怯春寒。 -- 出自明·谢榛·春怨
- 花庭晒药日将午,茅屋烹茶春尚寒。 -- 出自明·谢榛·病怀
- 花间漫扑双蝴蝶,宿露偏沾翠袖寒。 -- 出自明·谢榛·宫词二首
- 却讶西楼降仙子,玉笙吹彻万家寒。 -- 出自明·谢榛·道院秋夕
- 烟火满城天向夕,一雕飞过不知寒。 -- 出自明·谢榛·晚登沁州城有感
- 蒲潦溽蒸号太酷,梅风飘荡控宜寒。 -- 出自明·徐渭·蛙声
- 罗幕有香莺梦暖,绮窗无月雁声寒。 -- 出自明·杨基·无题和唐李义山商隐
- 城头暝色笼轻雾,树杪新阳破早寒。 -- 出自明·杨慎·至前二日朝天宫习仪
- 却道诗情多富贵,故教村落写荒寒。 -- 出自清·黄宗羲·五月二十八日书诗人壁
- 仙峰不间三春秀,灵境何时六月寒。 -- 出自唐·李忱·百丈山
- 白莲香散沼痕干,绿筱阴浓藓地寒。 -- 出自唐·齐己·中秋夕怆怀寄荆幕孙郎中
- 四海鱼龙精魄冷,五山鸾鹤骨毛寒。 -- 出自唐·齐己·中秋十五夜寄人
- 神工旧制泓澄在,天泽时加潋滟寒。 -- 出自唐·齐己·和翁员外题马太傅宅贾相公井
- 海澄空碧正团圆,吟想玄宗此夜寒。 -- 出自唐·齐己·庚午岁十五夜对月
- 放心为乐笙歌攒,壮气激作风霜寒。 -- 出自唐·卢仝·杂兴
- 冰霜谷口晨樵远,星火炉边夜坐寒。 -- 出自唐·薛能·洛下寓怀
- 日光不透烟常在,先校诸家一月寒。 -- 出自唐·刘言史·题源分竹亭
- 留君不宿对秋月,莫厌山空泉石寒。 -- 出自宋·陈羽·山中秋夜喜周士闲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