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14个字的诗句
寒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迟日未能销野雪,晴花偏自犯江寒。 -- 出自唐·皇甫冉·送钱唐路少府赴制举
- 霜中入塞雕弓硬,月下翻营玉帐寒。 -- 出自唐·薛逢·送灵州田尚书
- 茂陵烟雨埋弓剑,石马无声蔓草寒。 -- 出自唐·薛逢·汉武宫辞
- 薄宦未甘霜发改,夹衣犹耐水风寒。 -- 出自唐·薛逢·芙蓉溪送前资州裴使君归京宁拜户部裴侍郎
- 自能激水成阴气,不虑今年寒不寒。 -- 出自唐·张说·杂曲歌辞·苏摩遮
- 江上春来早可观,巧将春物妒馀寒。 -- 出自唐·张说·同赵侍御巴陵早春作
- 岩前日月自朝夕阳,物外乾坤岂寒燠。 -- 出自唐·张说·游老君洞
- 韭溪血化幽泉碧,蒿里魂归白日寒。 -- 出自清·顾炎武·汾州祭吴炎潘柽章二节士
- 楼台影落鱼龙骇,钟磬声来水石寒。 -- 出自宋·王令·金山寺
- 先戚报信春枝破,预想分题雪屋寒。 -- 出自宋·王令·约僧宿北山庵先寄平甫
- 江分九脉潮常到,岳沓千峰夏亦寒。 -- 出自宋·翁卷·送陈嘉父为彭泽主簿
- 孤吟坐到三更月,枯木无枝不受寒。 -- 出自宋·陈与义·十月
- 黄纸红旗意未阑,青衫俱不救饥寒。 -- 出自宋·陈与义·张迪功携诗见过次韵谢之二首
- 黄鸡白日唱初阑,便觉杯觞耐薄寒。 -- 出自宋·陈与义·张迪功携诗见过次韵谢之二首
- 墙头花定觉风阑,墙外池深酒亦寒。 -- 出自宋·陈与义·即席重赋且约再游二首
- 诗情不与岁情阑,春气犹兼水气寒。 -- 出自宋·陈与义·即席重赋且约再游二首
- 儿时学道逃悲欢,只今未免忧饥寒。 -- 出自宋·陈与义·述怀呈十七家叔
- 雨打船蓬声百般,白头当夏不禁寒。 -- 出自宋·陈与义·雨中
- 年年春日寒欺客,今日春无一半寒。 -- 出自宋·陈与义·次韵张迪功春日
- 芭蕉急雨三更闹,客子殊方五月寒。 -- 出自宋·陈与义·寄大光
- 六月山斋当暑令,风霜独发卷中寒。 -- 出自宋·陈与义·次韵谢邢九思
- 只恐梅花明日老,夜瓶相对不知寒。 -- 出自宋·陈与义·除夜次大光韵大光是夕婚
- 白帝高寻最奇事,共君盟了不应寒。 -- 出自宋·陈与义·次韵邢九思
- 客子今年驼褐宽,邓州三月始春寒。 -- 出自宋·陈与义·纵步至董氏园亭三首
- 宦情吾与岁俱阑,只有诗盟偶未寒。 -- 出自宋·陈与义·又和岁除感怀用前韵
- 千里卧木枝叶尽,独自人间不受寒。 -- 出自宋·陈与义·北风
- 急雪催诗兴未阑,东风肯奈鸟乌寒。 -- 出自宋·陈与义·又用韵春雪
- 清风岭接猿声近,白石溪涵水影寒。 -- 出自唐·杜光庭·题都庆观
- 去国十年虽已久,爱君一念不曾寒。 -- 出自宋·杜耒·送吴太博赴莆中
- 清淮水急桑林晚,古驿霜多柿叶寒。 -- 出自唐·崔峒·送韦八少府判官归东京
- 重崖对耸霞文驳,瀑水交飞雨气寒。 -- 出自唐·苏味道·嵩山石淙侍宴应制
- 大散岭头春足雨,褒斜谷里夏犹寒。 -- 出自唐·雍陶·到蜀后记途中经历
- 旧职尚兼黄阁贵,前驱新拥碧油寒。 -- 出自宋·寇准·初到长安书怀
- 有时扼腕生忧端,儒书读尽犹饥寒。 -- 出自宋·寇准·感兴
- 鸟掠平芜堪入画,风来危槛欲生寒。 -- 出自宋·寇准·邺中和崔迈著作
- 秋梦不成秋雨细,西风一夜客亭寒。 -- 出自宋·寇准·南平驿
- 春力急催冬事退,君王宽政不恒寒。 -- 出自宋·毛滂·春词
- 雕云燎馥沉复暖,彩胜风翩玉燕寒。 -- 出自宋·毛滂·春词
- 万壑春藏三石秀,五湖秋入两芦寒。 -- 出自宋·毛滂·属者观池槛清明泉激石立芦丛交碧文禽并绚翛
- 栏干倚尽赤旃檀,卢橘花开秀巘寒。 -- 出自宋·毛滂·福庆寺
- 云烟七级赤旃檀,龙护金函佛骨寒。 -- 出自宋·毛滂·寒食日过翠峰塔院示法海道人
- 鸣禽时托朝霞暖,烟涧犹分夜雨寒。 -- 出自宋·毛滂·入石颐寺
- 东海圆珪无柰碧,嵰州甜雪不胜寒。 -- 出自宋·钱惟演·梨
- 长安君到转民安,夏少炎蒸腊少寒。 -- 出自宋·魏野·和长安孙舍人见寄
- 天上书先梦里传,到施仁政减春寒。 -- 出自宋·魏野·送刘烨大著移任龙门知县
- 笔砚窗间宁觉夜,管弦堂上岂知寒。 -- 出自宋·魏野·和郡侯咏雪
- 竹炉听雪坐蒲团,长笑诗人不耐寒。 -- 出自宋·韩元吉·次韵赵公直题米元晖画轴
- 食荠谁如东野苦,无毡不奈广文寒。 -- 出自宋·韩元吉·李彭元携曾吉甫诗卷数帖见过
- 今年结束值重九,爱此山水照高寒。 -- 出自宋·韩元吉·重九日中甫子云二兄会别龙山
- 岚光照座苍翠出,寺影拂波金碧寒。 -- 出自宋·韩元吉·次韵王亚之来过横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