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14个字的诗句
寒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坛下十万青琅轩,空阴漠漠常风寒。 -- 出自元·王冕·寄太素高士
- 坛下十万青琅玕,空阴漠漠常风寒。 -- 出自元·王冕·寄太素高士
- 海气排空云塞山,北来飞雪苦多寒。 -- 出自元·王冕·临清阻雪 其一
- 去年却下七里滩,秋水满船秋月寒。 -- 出自元·王冕·秋山图
- 雪花皎皎明阑干,毛发凛凛肝胆寒。 -- 出自元·王冕·剑歌行次韵
- 老子门前三丈雪,梅花开尽不知寒。 -- 出自元·王冕·素梅 五七
- 人间尘土苦歊烦,林下清风六月寒。 -- 出自元·王冕·山中答客问
- 人间尘土苦嚣烦,林下风生六月寒。 -- 出自元·王冕·答客问
- 瘦夷一枝横照水,疏花点点耐清寒。 -- 出自元·王冕·素梅 三九
- 山林养得寸心丹,岂是清香不而寒? -- 出自元·王冕·红梅 十一
- 从今两戒河山外,各逮而孙盟不寒。 -- 出自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30
- 从知阆苑桃花色,不及溪松耐岁寒。 -- 出自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159
- 赖是元龙楼百尺,雄谈夜半斗牛寒。 -- 出自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133
- 病骨支离仍禁酒,渔蓑重缉待春寒。 -- 出自宋·贺铸·高邮舟居对雪
- 吾乡美笴鵾鸡翰,闽瓷兔碗霜毛寒。 -- 出自宋·贺铸·玉钩环歌
- 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 -- 出自宋·林逋·山园小梅
- 阴沉天气连翩醉,摘索花枝料峭寒。 -- 出自宋·林逋·句
- 杯渡当过白鹭滩,石城春气尚微寒。 -- 出自宋·林逋·送遵式师谒金陵王相国
- 宿霭相粘冻雪残,一枝深映竹丛寒。 -- 出自宋·林逋·梅花二首
- 水烟霜树矗层峦,点破江心一簇寒。 -- 出自宋·林逋·送人游金山
- 林藏野路秋偏静,水映渔家晚自寒。 -- 出自宋·林逋·西湖孤山寺后舟中写望
- 旧社久抛魂梦破,近诗才举骨毛寒。 -- 出自宋·林逋·喜皎然师见访书赠
- 吟卷田衣岁向残,孤舟夜泊大江寒。 -- 出自宋·林逋·送易从师还金华
- 蓓蕾枝梢血点乾,粉红腮颊露春寒。 -- 出自宋·林逋·杏花
- 波摇梅蕊当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 -- 出自唐·冯延巳·抛球乐·酒罢歌馀兴未阑
- 波摇梅蕊伤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 -- 出自唐·冯延巳·抛球乐·酒罢歌余兴未阑
- 烧残红烛暮云合,飘尽碧梧金井寒。 -- 出自唐·冯延巳·抛球乐·酒罢歌余兴未阑
- 昭阳殿里才闻得,已道佳人不奈寒。 -- 出自宋·曾巩·荔枝四首
- 机巧满朝论势利,疮痍连室叹饥寒。 -- 出自宋·曾巩·读孟子
- 香清一榻氍毹暖,月淡千门霿凇寒。 -- 出自宋·曾巩·冬夜即事
- 学似海收天下水,性如桂奈月中寒。 -- 出自宋·曾巩·寄晋州孙学士
- 麻姑之路摩青天,苍苔白石松风寒。 -- 出自宋·曾巩·麻姑山送南城尉罗君
- 玉虬垂处雪花翻,四季雷声六月寒。 -- 出自宋·曾巩·千丈岩瀑布
- 入陂野水冬来浅,对树诸峰雪后寒。 -- 出自宋·曾巩·酬材叔江西道中作
- 虚心得处从天性,劲节知来在岁寒。 -- 出自宋·曾巩·陈君式恭轩
- 白鹤已飞泉自涌,青龙无迹洞常寒。 -- 出自宋·曾巩·灵岩寺兼简重元长老二刘居士
- 草萌出土亦过寸,众芳次第挂清寒。 -- 出自宋·曾巩·送吴秀才
- 云压楚山春后雪,风吹襄水坐来寒。 -- 出自宋·曾巩·招泽甫竹亭闲话
- 树杪苍崖路屈盘,半崖亭榭午犹寒。 -- 出自宋·曾巩·半山亭
- 风霜一夜添羁思,罗绮谁家待早寒?燕巢空后谁相伴,鸳被缝来不忍薰。 -- 出自唐·司空图·洛中三首
-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 出自清·郑燮·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 出自清·郑燮·山中雪后
- 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 -- 出自清·郑燮·画菊与某官留别
- 朝阳鸣凤身轻暖,赴壑刚蛇齿健寒。 -- 出自宋·司马光·睢阳五老图
- 月华过冷衣襟润,酒力易消樽俎寒。 -- 出自宋·司马光·月下小饮
- 杨鞭策马几多意,原上秋风作晓寒。 -- 出自宋·司马光·晨发故关寄逢吉
- 安知向晓暴风作,一变阳春成大寒。 -- 出自宋·司马光·和景仁喷玉潭
- 欲吟佳句到清晓,夜寂愁闻金石寒。 -- 出自宋·司马光·酬师道雪夜见寄
- 高楼影背星河转,疏生气兼风露寒。 -- 出自宋·司马光·和邵兴宗秋夜学舍宿直
- 嵰地雪甜多不识,吴人未食齿先寒。 -- 出自宋·张先·酬发运马子山少卿惠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