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13个字的诗句
寒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是则是,须知花发不干春,切忌寒灰煨杀人。 -- 出自宋·释师范·偈颂一百四十一首
- 今日无柴又无炭,从教各自拨寒灰。 -- 出自宋·释师范·偈颂七十六首
- 举笔欲题题不得,断崖千仞锁寒烟。 -- 出自宋·释师范·题岩寒拾
- 败叶霜风都扫尽,古松方见岁寒枝。 -- 出自宋·释师一·颂古
- 看了青灯梦不成,东风混雪落寒声。 -- 出自宋·释惟谨·诗二首
- 今朝朔风欺远客,又还无处寄寒衣。 -- 出自宋·释文珦·思还人四方四首
- 苕溪发源自天目,一豀东之漾寒渌。 -- 出自宋·释文珦·过苕溪
- 但诗觉衣襟徵润,不知风露高寒。 -- 出自宋·释文珦·山楼夜
- 黛色不为时所变,澹然自有岁寒姿。 -- 出自宋·释文珦·余行江湖余五十载备知交态唯心史观熏自闻始
- 不是谢郎来合火,谁知门外有寒人。 -- 出自宋·释行巩·颂古十首
- 归得又思沧海去,是谁堪结岁寒盟。 -- 出自宋·释行海·归剡五首
- 流水东流竟不回,已将心事作寒灰。 -- 出自宋·释行海·归剡五首
- 学道须从年少日,苦心直到岁寒时。 -- 出自宋·释行海·送同里昂上人
- 流落异乡成老貌,别来无处寄寒衣。 -- 出自宋·释行海·逢舍弟
- 一树梅花独对门,雪风吹雁没寒云。 -- 出自宋·释行海·寄渊仲深
- 朔风扫地卷黄叶,门外千峰凛寒色。 -- 出自宋·释洵·偈二十二首
- 郁密远林停宿雾,萧骚疏竹埽寒烟。 -- 出自宋·释延寿·山居诗
- 湖外层峰泻顾瀑,天际阴阴长寒木。 -- 出自宋·释延寿·白马峰
- 间来古寺看画壁,醉去野店烹寒鱼。 -- 出自宋·释永颐·赠术者王髯
- 送别春湖动客心,荇花无浪飐寒金。 -- 出自宋·释永颐·送别
- 动静不干消长事,从教门外雪寒多。 -- 出自宋·释云岫·偈颂二十三首
- 甘草黄连自苦甜,人参附子分寒热。 -- 出自宋·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 三更明月下西山,一阵清霜脱寒树。 -- 出自宋·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 鸥鸟情閒机事外,夕阳沙上未寒盟。 -- 出自宋·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 香草有心持洁白,兰豪无脚湛寒青。 -- 出自宋·释正觉·一知殿化佛殿僧堂中灯油求颂
- 老矣不能得殿手,倚筇凝目送寒烟。 -- 出自宋·释智愚·大义庵主
- 一对眼睛乌律律,半随云影挂寒堂。 -- 出自宋·释智愚·销印
- 不见澧阳焚钞者,棒头拈出尚寒酸。 -- 出自宋·释智愚·寄晦岩佛光法师
- 懒去栽花傍竹篱,旋收岩叶毳寒衣。 -- 出自宋·释智愚·韬光室
- 鹤驾朝真可日返,洞门终日锁寒云。 -- 出自宋·释智愚·游金华洞天
- 八紘云静明寥泬,夜永松堂对寒月。 -- 出自宋·释重顯·寄白云长老
- 今古不存师弟子,一轮秋月印寒潭。 -- 出自宋·释重顯·静而善应
- 晓天云静浓霜白,千峰万峰锁寒色。 -- 出自宋·释重顯·早参示從
- 翻谢霜松不凋落,与君同有岁寒心。 -- 出自宋·释重顯·酬李校书
- 碧岫层层列杳冥,涟漪环绕贲寒青。 -- 出自宋·释重顯·寄员外黄君
- 绿树阴中春雨过,乳鸦声里晓寒生。 -- 出自宋·舒岳祥·无题
- 市酒未销狂客恨,塞鸿先作嫩寒天。 -- 出自宋·宋伯仁·值雨
- 秋色满山林桂静,一轮霜月泻寒泉。 -- 出自宋·宋高宗·虚堂
- 止渴调羹归妙手,谁知一片岁寒心。 -- 出自宋·宋理宗·题赵葵墨梅
- 羞把红颜媚儿女,梅兄知我岁寒情。 -- 出自宋·宋孝宗·题刁光胤画册·雪里山茶图
- 撄而后宁亘岁月,老之将至忘寒暄。 -- 出自宋·苏颂·暇日游逍遥台睹南华塑像独置一榻旁无侍卫前
- 椒泽疏源势不休,绕城冰玉湛寒流。 -- 出自宋·苏颂·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西湖
- 罢尹一年重置对,去家千里涉寒温。 -- 出自宋·苏颂·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元丰戊午夏予尹京治陈
- 拜赐频繁何以报,惟坚名节比寒松。 -- 出自宋·苏颂·再次韵
- 当路牛羊眠荐草,避人鸟鹊噪寒林。 -- 出自宋·苏颂·次行奚山
- 既乏远谋惭肉食,空将衰鬓冒寒霜。 -- 出自宋·苏颂·发牛山
- 掷弃浮名同敝屣,保全高节似寒松。 -- 出自宋·苏颂·和欧阳永叔少师会老唱和诗三首·寄汝阴少师
- 针水布畦春泽匝,吟风夹路岁寒来。 -- 出自宋·苏籀·东山一首
- 越忠简亦相望兮,凛清风而独寒。 -- 出自宋·孙因·越问·良牧
- 一笑无言桃李场,从教遥夜斩寒香。 -- 出自宋·孙应时·江北梅开殊晚和林实之别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