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13个字的诗句
寒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日来运气颇自别,颠倒温凉与寒热。 -- 出自宋·熊禾·赠医士詹翠峰
- 梅坡先生真绝俗,夜月清标照寒水。 -- 出自宋·熊禾·别永福诸友
- 拥孤衾,正朔风凄紧,毡帐夜生寒。 -- 出自宋·刘天迪·一萼红·拥孤衾
- 商罔不闻鸣老凤,江湖夜雨啼寒螀。 -- 出自宋·蔡士裕·赠琴士周芝田
- 三田宝,镇长存,赤帝分明坐广寒。 -- 出自唐·吕岩·渔父词一十八首·初九
- 出门两腋生清风,身在嫦娥广寒殿。 -- 出自宋·华岳·浴
- 蒲剑欲飞春涨急,柳锦才脱晓寒轻。 -- 出自宋·华岳·别子陈子
- 醉眼不知尘世有,直疑身在广寒宫。 -- 出自宋·华岳·折桂园友人宴
- 松竹不凋霜后翠,玉肌得共岁寒三。 -- 出自宋·张明中·和秀卿梅二首
- 此后莫教尘点染,他年长照岁寒姿。 -- 出自·***·青萝帐女赠穆郎(榕树)
- 坐听宫城传晚漏,起看衰叶下寒枝。 -- 出自唐·武元衡·秋灯对雨寄史近崔积
- 多谢东风旧相识,少年乐事已寒盟。 -- 出自宋·王炎·新晴二绝
- 踏破苍苔马有声,百金一诺不寒盟。 -- 出自宋·王炎·和祝季通韵
- 若要四时春不去,更添秋菊与寒梅。 -- 出自宋·王炎·题杨秀才园三亭·移春
- 夜夜砧声催客去,年年雁影带寒来。 -- 出自唐·牟融·客中作
- 我有清风高节在,知君不负岁寒交。 -- 出自唐·牟融·题赵支
- 六出花飞处处飘,粘窗著砌上寒条。 -- 出自唐·章孝标·淮南李相公绅席上赋春雪
- 射策明时愧不才,敢期青律变寒灰。 -- 出自唐·卢肇·射策后作
- 更深弹罢背孤灯,窗雪萧萧打寒竹。 -- 出自唐·李宣古·听蜀道士琴歌
- 广陌万人生喜色,曲江千树发寒梅。 -- 出自唐·刘沧·看榜日
- 偷号甲兵冲塞色,衔枚战马踏寒芜。 -- 出自唐·刘沧·边思
- 庭叶霜浓悲远客,宫城日晚度寒鸦。 -- 出自唐·刘沧·晚秋洛阳客舍
- 薄暮焚香临野烧,清晨漱齿涉寒流。 -- 出自唐·刘沧·送元叙上人归上党
- 祝陵有酒清若空,煮糯蒸鱼作寒食。 -- 出自唐·李郢·阳羡春歌
- 白日不照耒阳县,皇天厄死饥寒躯。 -- 出自唐·崔珏·道林寺
- 新血溅红黏蔓草,旧骸堆白映寒晖。 -- 出自唐·李山甫·兵后寻边三首
- 突险呀空龙虎蹲,由来英气蓄寒根。 -- 出自唐·郑损·星精石
- 乡国近来音信断,至今犹自著寒衣。 -- 出自唐·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
- 兵罢淮边客路通,乱鸦来去噪寒空。 -- 出自唐·张蠙·吊万人冢
- 解报可能医病雀,重燃谁肯照寒灰。 -- 出自唐·徐夤·西寨寓居
- 天远有书随驿使,夜长无烛照寒机。 -- 出自唐·徐夤·览柳浑汀洲采白蘋之什因成一章
- 三尺焦桐背残月,一条藜杖卓寒烟。 -- 出自唐·李洞·毙驴
- 水木清凉夜直厅,愁人楼上唱寒更。 -- 出自唐·李洞·秋宿长安韦主簿厅
- 溪阁共谁看好月,莎阶应独听寒螀。 -- 出自·李中·秋夜吟寄左偃
- 江岛穷秋木叶稀,月高何处捣寒衣。 -- 出自·李中·杪秋夕吟怀寄宋维先辈
- 十月芙蓉花满枝,天庭驿骑赐寒衣。 -- 出自宋·刘兼·宣赐锦袍设上赠诸郡客
- 乍觉疏林多爽气,渐疑幽石减寒棱。 -- 出自宋·赵湘·山居引泉
- 余逸)霜添柏树冷,气拂桂林寒。 -- 出自唐·郑遨·与罗隐之联句
- (《漳江感怀》)暮鸟归巢急,寒牛下陇迟。 -- 出自唐·郑遨·与罗隐之联句
- 何事天时祸未回,生灵愁悴苦寒灰。 -- 出自唐·子兰·悲长安
- 二郎切切听我语,仙乡咫尺无寒暑。 -- 出自唐·成都醉道·示胡二郎歌
- 江水沉沉帆影过,游鱼到晚透寒波。 -- 出自唐·阎选·定风波·江水沉沉帆影过
- 灼灼春园晚色分,露珠千点映寒云。 -- 出自唐·周朴·春日游北园寄韩侍郎
- 因起舞为乐,崆峒试倚,魑魅胆寒石自裂。 -- 出自元·许有壬·兰陵王 赋古剑,用吉善甫韵 圭塘乐府卷一
- 自言阅遍世间人,要观尘俗酸寒状。 -- 出自元·许有壬·踏莎行 赠相士 圭塘乐府卷三
- 衣袂不经尘世染,梦魂犹带广寒香。 -- 出自元·王蒙·茌平县西门邮亭废圃中有花名玉珑瑽枝叶与琼
- 池边橢石亦灰飞,此水依然泻寒玉。 -- 出自元·谢应芳·卢□□尹宜兴秩满以兵乱久寓无锡今知昆山州
- 岁晚归舟经甫里,好寻渔父过寒汀。 -- 出自元·谢应芳·万法寺喜书
- 万里岂无祥瑞应,四方已在饥寒里。 -- 出自元·舒*·满江红 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
- 年华晚,烟水正深,难折梅花寄寒驿。 -- 出自元·邵亨贞·兰陵王 岁晚忆王彦强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