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13个字的诗句
寒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忽传新诗几生光,敛衽正色而寒芒。 -- 出自宋·楼钥·朱季公寄诗有怀真率之集次韵
- 惆怅秋清无一叶,空余枯卉缒寒瓜。 -- 出自宋·楼钥·过故家
- 雪里最怜梅破萼,花时那负岁寒心。 -- 出自宋·廖行之·和武公望雪梅五首
- 白发惊人风落帽,黄花伴我岁寒枝。 -- 出自宋·廖行之·重九道中怀长兄二首
- 雪屋云林淡相对,月边依约有寒梅。 -- 出自宋·杨冠卿·诗僧常不轻以梅花句得名于时雪后踏月相过论
- 听凤竹声中,犀影帐外,簌簌酿寒轻雪。 -- 出自宋·程垓·摸鱼儿·掩凄凉
- 归来忍见,重楼淡月,依旧五更寒。 -- 出自宋·程垓·一丛花·伤春时候一凭阑
- 松菊不关年少事,冰霜曾与岁寒期。 -- 出自宋·虞俦·秋怀
- 扰扰漫天空眩目,看看出日为寒心。 -- 出自宋·虞俦·连日大雪独坐有感
- 穷山凿石出奇怪,颠坑仆谷无寒温。 -- 出自宋·虞俦·赠孙尉姑苏紫石铫孙有诗次韵
- 膏雨任能滋宿麦,香风先已上寒梅。 -- 出自宋·虞俦·和宋宰立春雨
- 闭户从教行迹断,裹裘犹怯暮寒欺。 -- 出自宋·虞俦·和汉老弟喜雪
- 青帝未教春满目,玄冥还有岁寒心。 -- 出自宋·虞俦·和子长县尉林同年立春后十日风雪大作访客不
- 老去青衫谁著眼,向来白战尚寒心。 -- 出自宋·虞俦·次林正甫韵
- 海东推上月轮来,鳞龙闪闪浮寒玉。 -- 出自宋·徐似道·马桥秋月
- 落尽群芳未肯晴,重寻破褐尚寒生。 -- 出自宋·赵蕃·偶成
- 此树与君同所植,交情要保岁寒柯。 -- 出自宋·赵蕃·呈明叔七首
- 傥有新闻幸无弃,素书无只报寒温。 -- 出自宋·赵蕃·寄曾运使
- 口腹定繇勤力许,衣裘宁怕大寒加。 -- 出自宋·赵蕃·田家即事
- 自度才能不堪举,直思求地勉寒饥。 -- 出自宋·赵蕃·送韩建宁赴召二首
- 政自摧颓同病鹤,况堪吟飒类寒虫。 -- 出自宋·赵蕃·十一月初五日晨起书呈叶德章司法
- 羡君聚首共文书,怜我离形屡寒暑。 -- 出自宋·赵蕃·王伯玉兄弟皆用叔文韵作诗见示答之
- 冷蝶不知时节晚,伶仃犹自抱寒花。 -- 出自宋·赵蕃·书灵鹫壁
- 睡味不应如许好,不来吟咏答寒螀。 -- 出自宋·赵蕃·夜作绝句三首
- 紫檀枝似流苏带,黄金须胜辟寒钿。 -- 出自宋·陈亮·最高楼 咏梅
- 六六天头一轮月,玉斧修成广寒阙。 -- 出自宋·杨炎正·题邹氏桂轩
- 闻说埋铭亲付祝,照碑斜日下寒林。 -- 出自宋·叶适·福国太夫人陈氏挽诗
- 孰南孰雅唤莫前,虚箫浪管吹寒烟。 -- 出自宋·叶适·题孙季蕃诗
- 宅舍空荒转颓漏,驺仆蓝缕常寒乞。 -- 出自宋·叶适·超然堂
- 若挹风光当豪馔,岂同经史作寒菹。 -- 出自宋·叶适·石洞书院
- 几点山河浮色界,一簪风露拂寒星。 -- 出自宋·张鎡·梦游仙/戚氏
- 更日薄烟轻,荷花似醉,飞鸟堕寒镜。 -- 出自宋·杜旟·摸鱼儿·放扁舟
- 闻道君侯当诞日,欢声解压春寒峭。 -- 出自宋·刘仙伦·满江红·凤历更端
- 吹罢玉箫香雾湿,残月坠,乱峰寒。 -- 出自宋·刘仙伦·江神子/江城子
- 鹤护青松生老珀,龙归丹井应寒潮。 -- 出自宋·高似孙·次韵沈台州游桐柏山
- 听到三闾沈绝处,惨悲风、摇落寒江岸。 -- 出自·李好古1·贺新郎·人物风流远
- 远向松罔分老荫,近于菊畹借寒香。 -- 出自宋·程珌·作堂六桂之东命之曰桂生取汉人招隐篇桂树业
- 身是定僧无欠剩,惟余双鹤报寒更。 -- 出自宋·郑清之·晨兴散步
- 风饕雪虐真养素,笑枕溪流漱寒石。 -- 出自宋·郑清之·再韵简菊坡
- 竹下幽香祗自知,孤高终近岁寒姿。 -- 出自宋·郑清之·竹下见兰
- 能令齿吻策余烈,一鼎松风漱寒乳。 -- 出自宋·郑清之·适得滷颇佳遣饷菊坡因记曾作蛤子诗有文身吴
- 东风不借半分力,老树丝窠罥寒织。 -- 出自宋·郑清之·广文出新意得梅之全花实根叶谱入秀句辄效反
- 帝象初裁新样月,苍然正色摩寒宫。 -- 出自宋·郑清之·碧扇行
- 案上有琴恨旧响,墓头无火续寒灯。 -- 出自宋·薛师石·挽宋耆卿
- 斑驳云开,濛松雨过,海棠花外寒轻。 -- 出自宋·高观国·夜合花·斑驳云开
- 袖口香寒,歌喉春暖,不管雁边寒紧。 -- 出自宋·高观国·夜行船·翦水天风吹醉醒
- 人怜风雪拘系之,委弃衰草蟠寒泥。 -- 出自宋·魏了翁·鹤山书院前为荷塘三即其小屿筑亭久矣春后八
- 但原多书冲佑考,与君长伴岁寒枝。 -- 出自宋·魏了翁·李德秀致政以其生日前一日约士友至长庆院访
- 玉倚蒹葭方借润,珠移甓社陡寒光。 -- 出自宋·魏了翁·次程少逸饯杨叔禹教授
- 一点阳和消不断,春风又长岁寒枝。 -- 出自宋·魏了翁·次韵丁制置远迎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