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13个字的诗句
寒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浪激冰花潄大堤,山回云影照寒溪。 -- 出自宋·李新·泛松溪
- 江皋人散空鸥鹭,飞截长烟断寒素。 -- 出自宋·李新·送杜丞
- 浩气冲盈,真宫深厚,永夜不愁寒冽。 -- 出自宋·张继先·雪夜渔舟
- 花院空庭冷香里,羽人心胆欲寒生。 -- 出自宋·张继先·对月分韵得清字
- 晓凭阑干披宿露,夜收帘幕透寒星。 -- 出自宋·张继先·钱塘
- 既有柔情慕高节,即宜同抱岁寒心。 -- 出自宋·曹组·夹竹桃花
- 待夜深、重倚层霄,认得瑶池广寒路。 -- 出自宋·王庭珪·雨霖铃·琼楼玉宇
- 但怪朱丝韵枯木,那知古润坠寒泉。 -- 出自宋·李邴·琴泉轩次韵
- 鹑作衣裳铁作肝,老将身事付寒岩。 -- 出自宋·李邴·庆老石帆庵
- 惟有南陔多少恨,忍看松柏锁寒烟。 -- 出自宋·陈东·彦隽母挽章二首
- 雪花着地不肯消,亿万苍生受寒苦。 -- 出自宋·陈东·大雪与同舍生饮太学初筮斋
- 缟练不染淄尘,算来□合是,广寒宫阙。 -- 出自宋·李久善·念奴娇·东君试手
- 今年公去柳何如,已作凉阴舞寒碧。 -- 出自宋·郑刚中·送符正民罢倅永嘉
- 窗竹悠悠度晚风,浓香醇酒小寒中。 -- 出自宋·郑刚中·呈范茂直时在豫章
- 作诗强写无穷悲,天风为我号寒木。 -- 出自宋·王灼·游空山
- 岁晚浓愁催白发,夜来只影落寒樽。 -- 出自宋·王灼·次韵任元受除夕
- 半污泪痕,重整馀香,夜夜翠衾寒薄。 -- 出自宋·潘汾·花心动·啼鸟惊心
- 万里风摇玉树,吹我衣裾零乱,寒入骨毛轻。 -- 出自宋·李弥逊·水调歌头·清夜月当午
- 一枝三四,弄疏英秀色,特地生寒。 -- 出自宋·李弥逊·十月桃
- 阮子何人对青白,韦郎几日寄寒温。 -- 出自宋·李弥逊·同苏阮二公晚春游西溪二首
- 许国尚馀忠鲠在,此心还与岁寒期。 -- 出自宋·李弥逊·丞相张公筑室湘江之上若欲远人间事尽心於山
- 自君之别各千里,万金谁与通寒温。 -- 出自宋·李弥逊·次韵似表弟卜居惠山
- 花神莫浪疑山翁,翁心璧月当寒空。 -- 出自宋·李弥逊·仆和蹈元莲竹之什意在誉竹於莲有投鼠之嫌明
- 酿雨山云昏败屋,唤晴风竹响寒厅。 -- 出自宋·李弥逊·春阳遣兴
- 极目诸天云一色,只无六出上寒枝。 -- 出自宋·李弥逊·迎仙道中二首
- 无风水石自撞触,不尽潮音发寒谷。 -- 出自宋·李弥逊·虞仲通判以溪声名轩约同赋
- 漏尽却随江月去,舞鸥迎我过寒汀。 -- 出自宋·李弥逊·次韵公晔席上见赠即席和之
- 七月西风卷残暑,砌外蕉梢响寒雨。 -- 出自宋·李弥逊·秋夜枕上偶成
- 树冷饥蝉犹乱吟,风檐琴瑟露寒侵。 -- 出自宋·李弥逊·次韵学士史秋初四首
- 百尺危楼初过雨,清风凛作轻寒。 -- 出自宋·邓肃·临江仙·百尺危楼初过雨
- 已使素英拖暖絮,更摧妖艳别寒松。 -- 出自宋·邓肃·和李梁溪春雪韵二首
- 恶声不入伯夷耳,严陵拂袖钓寒水。 -- 出自宋·邓肃·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自叙三首
- 江边芦苇风飕飕,东君一点破寒愁。 -- 出自宋·邓肃·题梅斋
- 渡头送君泛小舟,丝丝细雨织寒愁。 -- 出自宋·邓肃·寄李状元
- 竹间忽破一枝梅,对月嫣然耿寒水。 -- 出自宋·邓肃·寒梅上李舍人
- 空留绛帐照孤灯,窗外西风起寒苇。 -- 出自宋·邓肃·上先生
- 高楼月色三更寒,鱼歌相应起寒苇。 -- 出自宋·邓肃·送思道福唐
- 犹有杨侯旧子孙,更结高亭贮寒绿。 -- 出自宋·冯时行·题杨氏清福亭
- 茅屋依云晚未收,一门山色倚寒流。 -- 出自宋·冯时行·题蔡云叟山居
- 槲叶声乾雪尚浮,驯和群出映寒流。 -- 出自宋·曹勋·题人画扇十首
- 何处双禽飞不定,静宜翠竹亚寒枝。 -- 出自宋·曹勋·题人画扇十首
- 雨后秋风十日阴,罗衣初觉晓寒侵。 -- 出自宋·曹勋·台城杂诗七首
- 姑苏台殿变秋蓬,荆棘沾衣泣寒露。 -- 出自宋·曹勋·姑苏台上月
- 去年来此上已日,今年重来未寒食。 -- 出自宋·曹勋·过秀溪长句
- 功已充盈过膏沐,撷应璀璨掬寒酸。 -- 出自宋·曹勋·和石及甫惠蔓菁子
- 我来春事梅已玉,仍吸灵泉酌寒碧。 -- 出自宋·曹勋·题黄湾真如山般若台
- 野寺残僧思缓步,断桥流水忆寒香。 -- 出自宋·曹勋·初到阙下
- 北风吹云村寂寂,练练溪流湛寒碧。 -- 出自宋·曹勋·分题墨梅
- 万紫千红非我对,为渠无有岁寒心。 -- 出自宋·胡寅·和竖伯梅六题一孤芳二山间三雪中四水边五月
- 泼落琼华作雨蒙,迷离高树映寒空。 -- 出自宋·胡寅·和竖伯梅六题一孤芳二山间三雪中四水边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