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13个字的诗句
寒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已是秋阴更夕曛,乱山高下起寒云。 -- 出自宋·文同·山城秋日野望感事书怀诗五章呈吴龙图
- 遥望玉宸端象简,宛然身在广寒宫。 -- 出自宋·文同·和张屯田雪中朝拜天庆观
- 风揽乱鸦盘古木,雨催群鹭下寒汀。 -- 出自宋·文同·闲居院上方晚景
- 丞相英灵消未消,绛帷灯火飒寒飙。 -- 出自明·边贡·谒文山祠
- 草满寒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 出自宋·雷震·村晚
- 堂上只容瞻像设,寝中那复问寒暄。 -- 出自宋·周必大·登仕郎曾忠佐迎母王于乐氏母许新居成即归于
- 瑞气轻笼合殿香,上尊初破早寒霜。 -- 出自宋·周必大·金国贺会庆节使副到阙紫宸殿宴致语口号
- 鼎欲大亨须玉铉,井於冽食定寒食。 -- 出自宋·洪咨夔·同孙子直和李参政东园韵十绝
- 玉佩琼裾萼绿华,铜瓶清浸广寒家。 -- 出自宋·洪咨夔·梅两绝
- 鱼舞新磨镜,鸥飞小画屏,梨花寒食近,谁与管飘零。 -- 出自宋·洪咨夔·溪行
- 独於和议植赤帜,坐令火德然寒灰。 -- 出自宋·洪咨夔·续洗兵马上李制置
- 前行戒后谨毋忽,浅处着脚深寒心。 -- 出自宋·洪咨夔·发阆州二绝
- 趯趯和乐跃阜螽,沾沾啁哳瘖寒蛩。 -- 出自宋·洪咨夔·罗浮高寿崔制置
- 篠下若人元不死,春风吹雨着寒根。 -- 出自宋·洪咨夔·林氏著荐亭
- 晓市人烟披霁旭,夜潭渔火斗寒星。 -- 出自宋·蔡襄·宿延平津
- 君言区处果得术,势类秋隼持寒杂。 -- 出自宋·蔡襄·道中寄福州王祠部
-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螀。 -- 出自宋·高翥·秋日
- 万里碧天红日晚,数声新雁送寒来。 -- 出自宋·高翥·秋晚即事
- 远路东西欲问谁,寒来无处寄寒衣。 -- 出自唐·方干·君不来
- 如剖夜光归暗室,似驱春气入寒枝。 -- 出自唐·方干·谢王大夫奏表
- 晴卷风雷归故壑,夜和猿鸟锁寒山。 -- 出自唐·方干·题应天寺上方兼呈谦上人
- 深拥红炉听仙乐,忍教愁坐画寒灰。 -- 出自唐·方干·雪中寄薛郎中
- 夜雨旋驱残热去,江风吹送早寒来。 -- 出自唐·方干·感时三首
- 慵甚嵇康竟不回,何妨方寸似寒灰。 -- 出自唐·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
- 樵父貌饥带尘土,自言一生苦寒苦。 -- 出自唐·贯休·樵叟
- 闻说情人怨别情,霜天淅沥在寒城。 -- 出自唐·皎然·送别
- 谢公南楼送客还,高歌桂树凌寒山。 -- 出自唐·皎然·裴端公使君清席,赋得青桂歌送徐长史
- 十里溪山新雪后,千家襟袖晓寒生。 -- 出自唐·罗邺·冬夕江上言事五首
- 红炉暖阁佳人睡,隔帘飞雪添寒气。 -- 出自唐·欧阳炯·菩萨蛮·晓来中酒和春睡
- 自得君王宠爱时,敢言春色上寒枝。 -- 出自唐·施肩吾·帝宫词
- 却向从来受恩地,再求青律变寒枝。 -- 出自唐·施肩吾·上礼部侍郎陈情
- 霜拍井梧干叶堕,翠帏雕槛初寒。 -- 出自宋·孙光宪·临江仙·霜拍井梧干叶堕
- 名为和糴实强取,使我父子长寒饥。 -- 出自宋·黄裳·罢糴行
- 门掩多年生绿苔,想师心地似寒灰。 -- 出自宋·潘阆·题萧山只园寺门
- 今日重来堤树老,一簪华发戴寒星。 -- 出自宋·汪藻·宿酂侯镇
- 面千步回廊,重重帘幕,小枕欹寒玉。 -- 出自宋·王观·雨中花令·百尺清泉声陆续
- 霜瓦鸳鸯,风帘翡翠,今年早是寒少。 -- 出自宋·王观·天香·霜瓦鸳鸯
- 鸣鸠春{彀弓换子}先畴废,寒蝶秋菘老辅荒。 -- 出自宋·杨亿·偶作
- 闻道今年春信早,梅花不怕馀寒。 -- 出自宋·叶梦得·临江仙·闻道今年春信早
- 梅蕊旧年迎腊雪,月华今夜破寒云。 -- 出自宋·叶梦得·浣溪沙
- 帘幕深深清昼永,玉人不耐春寒。 -- 出自宋·蔡伸·临江仙·帘幕深深清昼永
- 桐叶飘零月似冰,并河灯火夜寒生。 -- 出自宋·陈郁·洪桥客窗枕上
- 未许蜂知,难交雀啅,芳丛犹是寒丛。 -- 出自宋·葛立方·满庭芳·未许蜂知
- 夜半春阳启,东风峭、犹带去年寒。 -- 出自宋·葛立方·风流子·夜半春阳启
- 闻说青腰夜雨霜,水沉水麝泄寒香。 -- 出自宋·葛立方·次韵周少隐梅花三绝
- 江夏无双旧姓黄,末科容我出寒乡。 -- 出自宋·葛立方·次韵伯父工部见庆尘忝之什
- 莫话衣冠一酸鼻,回思戎虏几寒心。 -- 出自宋·葛立方·避地复归故乡
- 饮罢归来未能寝,微吟拥鼻数寒更。 -- 出自宋·黄公度·和超然翁韵二首
- 道士张君见奇古,精力强明奈寒暑。 -- 出自宋·李吕·寄题张道士招真阁
- 乘兴来寻老树村,接谈才只叙寒温。 -- 出自宋·李吕·简龚令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