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12个字的诗句
寒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
- 闪然欲落却收得,万人肉上寒毛生。 -- 出自唐·刘言史·观绳伎
- 内砧敲月台票黄昏后,坐觉寒风一倍添。 -- 出自宋·王珪·宫词
- 岩岩一峰千万寻,微茫楼阁寒云深。 -- 出自宋·陈尧佐·题上虞兰芎山
- 青灵何处避威侮,苍凤停车寒毰毸。 -- 出自宋·郑獬·二月雪
- 小旗短棹西池上,青杏煮酒寒食头。 -- 出自宋·郑獬·昔游
- 已醒又醉倦游客,乍雨却晴寒食天。 -- 出自宋·郑獬·往年与刘元忠诸公寻春夜归今兹卧病感而成篇
- 轻寒轻暖夹衣天,乍雨乍晴寒食路。 -- 出自宋·王诜·玉楼春
- 赋与异姿,添与清香,堪向苦寒时节。 -- 出自宋·王诜·花心动·春欲来时
- 正憎风雨暗炊熟,朝日似为寒食晴。 -- 出自宋·吴则礼·寒食
- 一语休论偶相契,粗言且拟寒山诗。 -- 出自宋·吴则礼·次李汉臣韵汉臣有超然绝弃百事深入祖门之意
- 赞公从来懒剃头,破衲未御寒飕飕。 -- 出自宋·吴则礼·小雨倦出怀介然
- 淮春之楼高突兀,凭栏小耐寒如割。 -- 出自宋·陈造·喜雪六首
- 山阴不待兴尽回,掠面东风寒策策。 -- 出自宋·陈造·徐南卿招饭
- 推枕每被荒鸡催,捉鞭动与寒雁伍。 -- 出自宋·陈造·寄程安抚
- 爱护幸免恶客偷,亦幸不污寒具油。 -- 出自宋·陈造·石湖两帖还李推官
- 女娲青泥万山外,争突云日寒峥嵘。 -- 出自宋·陈造·次韵解禹玉
- 於菟一啸百兽慑,谁顾露草寒蛩悲。 -- 出自宋·陈造·次朱必先与师是唱酬韵
- 巨灵挥斧山为拆,谽谺飞出寒溪碧。 -- 出自宋·陈造·散解庙行
- 江山如彼君如此,正似玉壶寒露冰。 -- 出自宋·李廌·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
- 壮夫露股挟纩温,蕃马鞘脚寒有力。 -- 出自宋·李廌·作塞上射猎行
- 暗香孤韵冰雪里,初不怕、春寒要勒。 -- 出自宋·刘焘·花心动·偏忆江南
- 桤茅破树绿无余,水雾团空寒不展。 -- 出自宋·李新·江边行贻赵彦成
- 春醅已许暮留客,冻笔不妨寒著书。 -- 出自宋·李新·令狐秀才书堂
- 竹庵虎子呼未回,石灶茶烟寒不起。 -- 出自宋·李新·石鼓寺晚归
- 小舟漂兀,犯溪烟深入,无穷寒碧。 -- 出自宋·刘一止·念奴娇·小舟漂兀
- 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寒飘泊。 -- 出自宋·刘一止·喜迁莺 晓行
- 玉纤攀处,金钏色相宜,朔风寒,空雪坠。 -- 出自宋·费时举·蓦山溪·黄苞初绽
- 谁见月斜人去后,疏影乱,蘸寒塘。 -- 出自宋·郭仲宣·江神子/江城子
- 是寮今虽茅草新,元是东邻寒士居。 -- 出自宋·郑刚中·道者寮成人为书额拟成一诗
- 手提铜壶汲涟漪,去年曾浸寒梅枝。 -- 出自宋·郑刚中·谗桃花
- 人言拒梗,功成仙去,丹鼎夜寒光透。 -- 出自宋·李弥逊·永遇乐·一水如绳
- 浮云无定,任春风万点,吹上寒枝。 -- 出自宋·李弥逊·十月桃
- 壮心欲尽孤云薄,昨梦不留寒月空。 -- 出自宋·李弥逊·再用硕夫韵二首
- 匹马来寻物外人,坐上无毡寒不嗔。 -- 出自宋·邓肃·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谢杨休三首
- 清流绳断炎洲境,松响挟将寒意来。 -- 出自宋·邓肃·题枕碧阁
- 家山千里秋风客,搔首夜深寒雨窗。 -- 出自宋·冯时行·客舟棱天庆观夜坐
- 谁问火云挥汗,要看易水摇寒。 -- 出自宋·曹勋·朝中措·一封清诏下金鸾
- 照溪流清浅,正万梅都开,峭寒天气。 -- 出自宋·曹勋·峭寒轻
- 声摇沙寨中无比,翠销城埤寒未开。 -- 出自宋·曹勋·友人所居竹冈以关名之
- 轻舟冲冷肯乘兴,情与剡溪寒意深。 -- 出自宋·曹勋·题雪景二首
- 吴江木落又经年,壮士悲声寒易水。 -- 出自宋·曹勋·怀远
- 碧天似水,看常娥摩出,一轮寒璧。 -- 出自宋·史浩·念奴娇·碧天似水
- 夜酒只堪允酌,春罗不耐轻寒。 -- 出自宋·李石·扇子诗
- 穷冬衣褐露黑肘,半夜风雪寒诗肩。 -- 出自宋·李石·送叔规
- 十载虞庠,一官楚塞,雅操凌寒玉。 -- 出自宋·王之望·念奴娇·堂堂七尺
- 蒙泉岁晚,偶扁舟、同泛一池寒渌。 -- 出自宋·王之望·念奴娇·蒙泉岁晚
- 江国东风早,芳菲又、迤逦报寒梅。 -- 出自宋·王之望·风流子·江国东风早
- 想灞陵桥畔,苦吟缓辔,耸肩寒瘦。 -- 出自宋·洪适·选冠子·雨脚报晴
- 向此际、色映棠阴,香传梅影,寒力更欺尊酒。 -- 出自宋·洪适·选冠子·雨脚报晴
- 衰翁憨甚,向尊前、手捻一枝寒玉。 -- 出自宋·侯置·念奴娇·衰翁憨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