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12个字的诗句
寒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
- 檄书初开五云色,不嫌坐上寒无毡。 -- 出自元·王冕·天台行
- 枯肠颇怪酒力薄,劲气著人寒惨惨。 -- 出自元·王冕·雪中次韵答刘提举
- 主人醉倒不知春,梦回故苑寒云浓。 -- 出自元·王冕·棠梨白练图
- 夜风吹雪晓尤怒,午日破云寒复阴。 -- 出自宋·贺铸·檥舟当到港作
- 梅花开尽腊亦尽,春暖便如寒食天。 -- 出自宋·林逋·湖上初春偶作
- 幽虫傍草晚相映,远水着烟寒未分。 -- 出自宋·林逋·隐居秋日
- 归去须沉醉,小院新池月乍寒。 -- 出自唐·冯延巳·抛球乐·尽日登高白玉杯
- 落梅着雨消残粉,云重烟轻寒食近。 -- 出自唐·冯延巳·上行杯·落梅着雨消残粉
- 深夜梦回情脉脉,竹风檐雨寒窗隔。 -- 出自唐·冯延巳·归国谣·何处笛
- 落梅暑雨消残粉,云重烟深寒食近。 -- 出自唐·冯延巳·上行杯(与本调不同)
- 白日曈曨望龙坂,坐上一言寒可暖。 -- 出自宋·曾巩·上人
- 入春十日寒始至,春气欲归寒格住。 -- 出自宋·曾巩·多雨
- 荒城懒出门常掩,春气欲归寒不敛。 -- 出自宋·曾巩·东津归催吴秀才寄酒
- 方塘春先渌,密竹娟娟午更寒。 -- 出自宋·曾巩·上巳日瑞圣园锡燕呈诸同舍
- 飞光无停芳岁阑,群阳不行寒气动。 -- 出自宋·曾巩·送僧晚容
- 浓艳暗香争暖,罗帷不用遮寒。 -- 出自宋·朱敦儒·朝中措·闲愁无奈指频弹
- 要共梅花同晓,薄罗不奈春寒。 -- 出自宋·朱敦儒·朝中措·元宵初过少吹弹
- 乘风缥缈,凌空径去,不怕高寒。 -- 出自宋·朱敦儒·朝中措·夜来听雪晓来看
- 下了纸帐,曳上青氈,一任霜寒。 -- 出自宋·朱敦儒·诉衷情·老人无复少年欢
- 夜深青女湿微霜,暗香散、广寒宫殿。 -- 出自宋·朱敦儒·鹊桥仙·溪清水浅
- 倚危楼纵目,绣帘初卷,扇边寒减,竹外花明。 -- 出自宋·朱敦儒·风流子·吴越东风起
- 长芦瘦竹映渔家,灯火渺茫寒照水。 -- 出自宋·司马光·松江
- 吴船渐起晚潮生,蛮榼未空寒日短。 -- 出自宋·张先·木兰花/玉楼春
- 青衫客散河桥柳,暮雨春归寒食天。 -- 出自明·汤显祖·送费师之寄兆卿
-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 出自元·元好问·摸鱼儿 雁丘词
- 一年好处,是西风、乡出东篱寒菊。 -- 出自元·元好问·念奴娇·一年好处
- 池边冰刃暖初落,山上雪棱寒未销。 -- 出自唐·韦庄·三堂早春
- 长空无瑕露表里,拂拂渐上寒光流。 -- 出自宋·苏舜钦·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
- 风起兮霜下,池塘冰兮井水寒。 -- 出自宋·白玉蟾·清夜辞十首
- 横黄兮橘绿,湛雾飞兮夜月寒。 -- 出自宋·白玉蟾·清夜辞十首
- 古人去去不复返,孤亭寂寂寒江远。 -- 出自宋·白玉蟾·琵琶行
- 此心寥寥秋夜月,孤光散入寒光阔。 -- 出自宋·白玉蟾·悲秋辞
- 夜半蟾蜍落丹井,琪林深锁寒叶暝。 -- 出自宋·白玉蟾·端午述怀
- 寒泉泻破青山腹,青山不改寒泉绿。 -- 出自宋·白玉蟾·景德观枕流
- 溪声暗绕苍苔路,翠羽丝毛寒不栖。 -- 出自宋·白玉蟾·悲风曲
- 夜骑玉鳌採明月,蘂殿瑶台寒彻骨。 -- 出自宋·白玉蟾·飞仙吟送张道士
- 延寿堂中几病僧,囊无挑药寒彻骨。 -- 出自宋·白玉蟾·送珊上座归育王
- 水清偏见梅花骨,笔下一溪寒浸月。 -- 出自宋·白玉蟾·友人陈槱得杨补之三昧赏之以诗
- 白龟上合玄武精,碧溜甃玉寒涓涓。 -- 出自宋·白玉蟾·玉仙群谶
- 商声爽淅合群籁,泽国凛溧寒欲冻。 -- 出自明·刘基·为詹同文题浙江月夜观潮图
- 上有满月如鹴盆,筼筜桃枝寒自蕃。 -- 出自明·刘基·为戴起之题猿鸟图(牧谿书)
- 去年三冬暖不雨,今年孟春寒有余。 -- 出自明·刘基·雨中呈石末公
- 不堪吟罢西风起,黄叶满庭寒日斜。 -- 出自唐·杜荀鹤·秋日卧病(一作秋日旅中)
- 记得昔游情味,浩歌不怕朝寒。 -- 出自宋·李之仪·朝中措·新开湖水浸遥天
- 独泛扁舟归去,老来不耐霜寒。 -- 出自宋·李之仪·朝中措·败荷枯苇夕阳天
- 绿云低拢,红潮微上,画幕梅寒初透。 -- 出自宋·李之仪·鹊桥仙·风清月莹
- 章江未觉清澈骨,西山一带寒烟开。 -- 出自宋·李之仪·合流遇潘子真,出斯文相示,因置酒。子真,
- 有时当暑如清秋,满堂风雨寒飕飕。 -- 出自唐·权德舆·马秀才草书歌
- 枝月喉,棹霜脊,北斗离离在寒碧。 -- 出自唐·陆龟蒙·舞曲歌辞·吴俞儿舞歌·剑俞
- 含情纺织孤灯尽,拭泪相思寒漏长。 -- 出自唐·钱起·效古秋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