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12个字的诗句
寒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
-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 出自·向子諲·阮郎归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出自·杜甫·茅屋为
- 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 出自五代·冯延巳·清平乐·雨晴烟晚
-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 出自宋·向子諲·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 出自宋·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 出自唐·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 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 -- 出自唐·刘禹锡·更衣曲
- 描写思乡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出自··
-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全诗翻译赏析 -- 出自··
- 哀鸿酸嘶暮声急,愁云苍惨寒气多。 -- 出自唐·李白·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
- 数诗往复相感发,汲新除旧寒光开。 -- 出自宋·苏轼·再用前韵
-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 出自宋·苏轼·荔支叹
- 君才有如切玉刀,见之凛凛寒生毛。 -- 出自宋·苏轼·送李公恕赴阙
- 怪君何处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 -- 出自宋·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二首
- 山阳晓雾如细雨,炯炯初日寒无光。 -- 出自宋·苏轼·十月十六日记所见
- 云收雾卷已亭午,有风北来寒欲僵。 -- 出自宋·苏轼·十月十六日记所见
- 蓝尾忽惊新火后,(白乐天《寒食》诗云:三杯蓝尾酒,一碟胶牙饧。 -- 出自宋·苏轼·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
- 江边晓起浩无际,树杪风多寒更吹。 -- 出自宋·苏轼·江上值雪效欧阳体限不以盐玉鹤鹭絮蝶飞舞之
- 冻吟书生笔欲折,夜织贫女寒无帏。 -- 出自宋·苏轼·江上值雪效欧阳体限不以盐玉鹤鹭絮蝶飞舞之
- 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牙寒更茁。 -- 出自宋·苏轼·春菜
- 金沙玉砾粲可数,古镜宝奁寒不动。 -- 出自宋·苏轼·同正辅表兄游白水山
- 试问黄河夜偷渡,掠面惊沙寒霎霎。 -- 出自宋·苏轼·观杭州钤辖欧育刀剑战袍
-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 出自·毛泽东·念奴娇·昆仑
- 落日荒林暗,(以上毛泽东)寒钟古寺生。 -- 出自·毛泽东·五言排律·湘江漫游联句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 出自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 -- 出自唐·杜甫·解闷十二首
- 苑中騋牝三千匹,丰草青青寒不死。 -- 出自唐·杜甫·沙苑行
- 吴樯楚柁牵百丈,暖向神都寒未还。 -- 出自唐·杜甫·秋风二首
- 鸟雀苦肥秋粟菽,蛟龙欲蛰寒沙水。 -- 出自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
- 东西南北百里间,仿佛蹴踏寒山空。 -- 出自唐·杜甫·冬狩行(时梓州刺史章彝兼侍御史留后东川)
- 一柱中擎远碧,两峰旁倚高寒。 -- 出自宋·辛弃疾·西江月·一柱中擎远碧
- 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 -- 出自宋·辛弃疾·念奴娇 书东流村壁
- 丰登意绪,婉娩光阴,都作暮寒堆积。 -- 出自宋·辛弃疾·苏武慢·帐暖金丝
- 与客携壶且醉,雁飞秋影江寒。 -- 出自宋·辛弃疾·木兰花慢 题上饶郡圃翠微楼
- 眼看菊蕊重阳泪,手把梨花寒食心。 -- 出自唐·白居易·陵园妾
-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 出自唐·白居易·涧底松·有松百尺大十围
- 老于我者多穷贱,设使身存寒且饥。 -- 出自唐·白居易·对镜吟
- 黄茅冈头秋日晚,苦竹岭下寒月低。 -- 出自唐·白居易·山鹧鸪
- 翠藻蔓长孔雀尾,彩船橹急寒雁声。 -- 出自唐·白居易·秋日与张宾客舒著作同游龙门,醉中狂歌,凡
- ]酡颜一笑夭桃绽,清吟数声寒玉哀。 -- 出自唐·白居易·舒员外游香山寺数日不归,兼辱尺书,大夸胜
- 湿银注镜井口平,鸾钗映月寒铮铮。 -- 出自唐·李商隐·河阳诗
- 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 -- 出自清·纳兰性德·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
- 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螿鸣? -- 出自宋·陆游·长歌行
- 临风画角晓三弄,酿雪野云寒四垂。 -- 出自宋·陆游·书感
- 白残未消古鼎火,灯暗尚结寒缸花。 -- 出自宋·陆游·冬夜
- 残灯熠熠露萤明,落叶萧萧寒雨声。 -- 出自宋·陆游·枕上
- 驼鸣喜见泉脉出,雁起低傍寒云斜。 -- 出自宋·陆游·塞上曲
- 荒陂十亩浴凫鸭,折苇枯蒲寒意深。 -- 出自宋·陆游·看梅绝句
- 寄怀本自俗尘外,移病何妨寒雨中。 -- 出自宋·陆游·初寒在告有感
- 浮生过五十,光景如飞鸿;寒暑俛仰间,四序忽已终。 -- 出自宋·陆游·丁酉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