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10个字的诗句
寒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小阁拥炉残酒醒,愁听,寒风叶落一声声。 -- 出自宋·李珣·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
- 峭碧参差十二峰,冷烟寒树重重。 -- 出自唐·牛希济·临江仙·峭碧参差十二峰
- 日驭有不到,缥缈风云寒。 -- 出自清·吴伟业·清凉山赞佛诗 四首
- 广庭竹阴静,华池月色寒。 -- 出自唐·储光羲·秦中岁晏马舍人宅宴集
- 素琴醉去经宵枕,衰发寒来向日梳。 -- 出自唐·方干·赠华阴隐者
- 满阁白云随雨去,一池寒月逐潮来。 -- 出自唐·方干·许员外新阳别业
- 路上野花发,雨中青草寒。 -- 出自唐·方干·送沛县司马丞之任
- 我来可要归禅老,一寸寒灰已达玄。 -- 出自唐·方干·题宝林山禅院
- 八咏遗风资逸兴,二溪寒色助清威。 -- 出自唐·方干·送婺州许录事
- 窗中顾兔初圆夜,竹上寒蝉尽散时。 -- 出自唐·方干·听段处士弹琴
- 映林顾兔停琴望,隔水寒猿驻笔听。 -- 出自唐·方干·与桐庐郑明府
- 旅人莫怪无鱼食,直为寒江水至清。 -- 出自唐·方干·赠申长官
- 月送绿阴斜上砌,露凝寒色湿遮门。 -- 出自唐·方干·越州使院竹
- 但讶猿鸟定,不知霜月寒。 -- 出自唐·方干·暮发七里滩夜泊严光台下
- 却用水荷苞绿李,兼将寒井浸甘瓜。 -- 出自唐·方干·题悬溜岩隐者居
- 木叶怨先老,江云愁暮寒。 -- 出自唐·方干·残秋送友
- 入楼早月中秋色,绕郭寒潮半夜声。 -- 出自唐·方干·寄杭州于郎中
- 仰瞻青壁开天罅,斗转寒湾避石棱。 -- 出自唐·方干·自缙云赴郡溪流百里轻棹一发曾不崇朝…段郎
- 不独闲花不共时,一株寒艳尚参差。 -- 出自唐·方干·胡中丞早梅
- 间世星郎夜宴时,丁丁寒漏滴声稀。 -- 出自唐·方干·陪李郎中夜宴
- 海中日出山先晓,世上寒轻谷未春。 -- 出自唐·方干·宁国寺(新城县)
- 游人争看不敢近,头觑寒泉万丈碧。 -- 出自唐·贯休·题成都玉局观孙位画龙
- 鸟听黄袍小,城临白帝寒。 -- 出自唐·贯休·晚春寄张侍郎
- 高名当世重,好句逼人寒。 -- 出自唐·贯休·寄栖白大师二首
- 仙观在云端,相思星斗寒。 -- 出自唐·贯休·秋怀赤松道士
- 涧水仙居共,窗风漆树寒。 -- 出自唐·贯休·寄乌龙山贾泰处士
- 五千言外得玄音,石屋寒栖隔雪林。 -- 出自唐·贯休·商山道者
- 烧猛湖烟赤,窗空雪月寒。 -- 出自唐·贯休·鄂渚逢杨赞禹
- 蝉见木叶落,雷将雨气寒。 -- 出自唐·贯休·怀薛尚书兼呈东阳王使君
- 不堪回首崎岖路,正是寒风皴错时。 -- 出自唐·贯休·送罗邺赴许昌辟
- 影拄溪流咽,堂扃隙月寒。 -- 出自唐·贯休·闻赤松舒道士下世(东阳未乱前相别)
- 坟生苦雾苍茫外,门掩寒云寂寞中。 -- 出自唐·贯休·悼张道古(昭宗时道古官拾遗以直谏贬蜀中死
- 不学白云岩下客,一条寒衲是生涯。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说食终不饱,说衣不免寒。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饱吃须是饭,著衣方免寒。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叠石小松张水部,暗山寒雨李将军。 -- 出自唐·韩偓·山驿
- 庄南纵步游荒野,独鸟寒烟轻惹惹。 -- 出自唐·韩偓·闲步
- 曾避暖池将浴凤,却同寒谷乍迁莺。 -- 出自唐·韩偓·病中初闻复官二首
- 抬镜仍嫌重,更衣又怕寒。 -- 出自唐·韩偓·半睡
- 陇头针线年年事,不喜寒砧捣断肠。 -- 出自唐·韩偓·联缀体
- 避地淹留已自悲,况逢寒食欲沾衣。 -- 出自唐·韩偓·避地寒食
- 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阵寒。 -- 出自唐·韩偓·懒起(一作闺意)
- 聊歌一曲与君别,莫忘寒泉见底清。 -- 出自唐·皎然·春夜赋得漉水囊歌,送郑明府
- 婵娟西子倾国容,化作寒陵一堆土。 -- 出自唐·皎然·姑苏行
- 至道无机但杳冥,孤灯寒竹自青荧。 -- 出自唐·皎然·宿法华寺简灵澈上人
- 春风潮水漫,正月柳条寒。 -- 出自唐·皎然·陪卢使君登楼送方巨之还京
- 旧说泾关险,犹闻易水寒。 -- 出自唐·皎然·送韦秀才
- 叩关一日不见人,绕屋寒花笑相向。 -- 出自唐·皎然·往丹阳寻陆处士不遇
- 白鹭沙洲晚,青龙水寺寒。 -- 出自唐·皎然·送关小师还金陵
- 野寺钟声远,春山戒足寒。 -- 出自唐·皎然·送至洪沙弥赴上元受戒(上元江中蔡州有梁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