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10个字的诗句
寒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短城三面绕,浅水半篙寒。 -- 出自清·曾国藩·桂湖五首
- 空囊万里客,斜月一床寒。 -- 出自宋·卞震·句
- 柴荆一壑苍苔合,惟幸寒蟾夜夜临。 -- 出自宋·陈普·中秋近愿晴
- 穷櫩岂暇贤明月,举室寒衾喜有秋。 -- 出自宋·陈普·愿月得雨兼旬秋旸人望已切再和前韵
- 苍苍石穴五百里,炎热寒凉一汉家。 -- 出自宋·陈普·咏史下·诸葛孔明八首
- 先知老嫩辨精粗,又识寒酸与富腴。 -- 出自宋·陈普·学诗
- 梅花真铁石,耐得许多寒。 -- 出自宋·陈普·德阳林梅麓太守挽章
- 同姿远岸遥生霭,一意寒江亦露洲。 -- 出自宋·陈普·雨霁山皆秋色
- 余腥用尽桐江水,重费寒潭九曲流。 -- 出自宋·陈普·咏史上·扬雄二首
- 巴云秋景薄,汉月夜光寒。 -- 出自宋·谌祜·句
- 江面春声潮卷雪,湖心寒影月澄秋。 -- 出自宋·邓林·江湖伟观
- 从空放下从空看,彻骨寒来有几人。 -- 出自宋·释普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 六朝陈迹皆如梦,夜夜寒潮送月来。 -- 出自宋·释斯植·金陵道上
- 江山随望远,星月近人寒。 -- 出自宋·释斯植·题彭泽后人吟楼
- 潮落吴天远,风生梦泽寒。 -- 出自宋·释斯植·吴中即事
- 无寒暑处报君知,不离寒时与热时。 -- 出自宋·释惟一·颂古三十六首
- 深秋云物冷,经雨斗添寒。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满目烟霞常作伴,方知寒暑易为春。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鹤骨岩岩混世间,不侵寒暑似童颜。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
- 渐无健思供吟笔,赖有寒光映客心。 -- 出自宋·杨时·颍昌西湖泛舟
- 安得晴云万里开,依旧寒光浸虚碧。 -- 出自宋·杨时·岳阳书事
- 欲驱残腊变春风,只有寒梅作选锋。 -- 出自宋·杨时·渚宫观梅寄康侯
- 秋行春令气犹凝,柳曳寒丝软蘸冰。 -- 出自宋·曾丰·义宁产莼菜中秋大熟副以六绝送杨伯子
- 简霜凝处冷,奸胆落边寒。 -- 出自宋·曾丰·寄殿院谢艮斋四首
- 绕处无非湿,终年不识寒。 -- 出自宋·曾丰·广州二首
- 帝令来作金鼎和,趁得寒梅雪香蕊。 -- 出自宋·曾丰·寿陈龙图
- 火气之余金气乘,岭南寒暑独无凭。 -- 出自宋·曾丰·五羊中秋热未艾
- 得无縻岁月,终不补饥寒。 -- 出自宋·曾丰·罗子琳来就广漕试予以檄出至西江峡口怀古感
- 数家烟火隔林塘,一树寒花晚自香。 -- 出自明·陈宪章·歇马大径山
- 雪岭孤松老,曹溪滴水寒。 -- 出自明·憨山大师·对月
- 夜深独坐事枯禅,拨尽寒灰火不然。 -- 出自明·憨山大师·山居(七首)
- 寺静秋吟好,林深夜坐寒。 -- 出自明·吴兆·秋日寺居柬王僧劭
- 珠旗明月色,玉佩晓霜寒。 -- 出自隋··郊庙歌辞·周郊祀乐章·治顺乐
- 缟裙练帨照钗荆,霜竹寒松秀色并。 -- 出自宋·胡铨·和和靖八梅
- 梅开更得珠园去,红粟寒梢试一探。 -- 出自宋·胡铨·传示银杏兼简林谦之
- 风帘一烛对残花,薄雾寒笼翠袖纱。 -- 出自明·高启·回文
- 不共凫鸑宿,蒹葭夜夜寒。 -- 出自明·高启·孤雁
- 雨多池馆草毵毵,酒色寒销旧舞衫。 -- 出自明·高启·次韵春日谩兴四首奉酬外舅达翁
- 似月惊朝见,生风变夏寒。 -- 出自明·高启·扇
- 今日空山僧自汲,一瓶寒供佛前花。 -- 出自明·高启·姑苏杂咏 吴王井(在灵岩山)
- 角声未起大星低,夜静寒营独马嘶。 -- 出自明·高启·暂宿行营舟中二首
- 初来空中光尚湿,霜娥寒鬓风旂嵒。 -- 出自明·高启·中秋玩月张校理宅得南字
- 江头碧草生未长,战马寒嘶龁残莝。 -- 出自明·高启·答余左司沈别驾元夕会饮城南之作时在围中
- 雪明窗促曙,阳复座销寒。 -- 出自明·高启·冬至夜喜逢徐七
- 鸣雁雨中急,离人江上寒。 -- 出自明·高启·送张羽后夜坐西斋
- 枫桥西望碧山微,寺对寒江独掩扉。 -- 出自明·高启·赋得寒山寺送别
- 渡头西望足离情,晚水寒山雪后清。 -- 出自明·高启·江上晚眺怀王著作
- 寻常不肯着,风雪念兵寒。 -- 出自明·高启·观军装十咏·袍
- 夜深愁向湖边立,为有寒鸿相并栖。 -- 出自明·高启·湖上见月忆家兄
- 数声袅袅复呜呜,散入寒云细欲无。 -- 出自明·高启·客舍雨中听江卿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