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10个字的诗句
寒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风日商量雪不成,竹边寒得瘦棱层。 -- 出自宋·方岳·观梅
- 牛背夕阳暖,沙头霜叶寒。 -- 出自宋·方岳·山墅
- 家远书难到,云深梦亦寒。 -- 出自宋·方岳·次韵陈汤卿
- 曾识坡仙海上山,清冰寒露洗熇袢。 -- 出自宋·方岳·送荔子方蒙仲
- 江湖双鬓古,师友一灯寒。 -- 出自宋·方岳·挽彭制机
- 不知茶鼎沸,但觉雨声寒。 -- 出自宋·方岳·煮茶
- 砚香不肯与山留,雨浥寒花断送秋。 -- 出自宋·方岳·次韵别友
- 一蓑谁傍篷笼宿,画出寒江独钓图。 -- 出自宋·方岳·苻坚之苻从竹者载赓呈似
- 襟期何必戴安道,玉立寒青自不群。 -- 出自宋·方岳·合纸屏为小阁画卧袁访戴其上名之曰听雪各与
- 东篱人去几何年,坐想寒香足凄楚,秋崖早赋归去来,亦无茅屋荒苍苔。 -- 出自宋·方岳·九日寄汪澄甫
- 双湫岚气重,一派雨声寒。 -- 出自宋·方岳·题汤郎中玉峡
- 谁其下榻徐孺子,不以寒暄事竿牍。 -- 出自宋·方岳·再次韵因索纸笔
- 一棹横秋色,九华生暮寒。 -- 出自宋·方岳·知郡陈告院挽诗
- 四壁淋漓风撼屋,一窗寒灯卧空谷。 -- 出自宋·方岳·大雷雨
- 野人暖入狼头帽,雪后寒生鹤膝枝。 -- 出自宋·方岳·梅边
- 溪云酝酿社公雨,肯踏寒莎过阿戎。 -- 出自宋·方岳·社日益明叔见过
- 十年梦不到清都,云满寒蓑雪满颅。 -- 出自宋·方岳·得祠
- 摩挲倦眼一登楼,雁落寒声半古愁。 -- 出自宋·方岳·闰中秋
- 苹花思与晴江渺,桂树寒生老月香。 -- 出自宋·方岳·送别季观
- 坐令四中秋,雨滴梧桐寒。 -- 出自宋·方岳·中秋雨
- 直庐仙掖近,春气曙犹寒。 -- 出自唐·姚合·西掖寓直春晓闻残漏
- 林疏晓日明红叶,尘静寒霜覆绿苔。 -- 出自唐·姚合·和刘禹锡主客冬初拜表怀上都故人
- 辛勤程自远,寂寞夜多寒。 -- 出自唐·姚合·送杜观罢举东游
- 白阁峰头雪,城中望亦寒。 -- 出自唐·姚合·寄白阁默然
- 春来深谷雪方消,莺别寒林傍翠条。 -- 出自唐·姚合·咏莺
- 嵩山晴色来城里,洛水寒光出岸边。 -- 出自唐·姚合·寄主客刘郎中
- 花开半山晓,竹动数村寒。 -- 出自唐·姚合·和裴令公游南庄忆白二十、韦七二宾客
- 湖光愁里碧,岩景梦中寒。 -- 出自唐·项斯·送顾非熊及第归茅山
- 山分关路细,江绕夜城寒。 -- 出自唐·项斯·送友人下第归襄阳
- 华林惨淡如沙漠,万里寒空一雁归。 -- 出自清·钱谦益·和盛集陶落叶
- 得至精微,水精热,火精寒。 -- 出自元·马钰·*心香 赠华亭张大悟
- 云去南山静,风来渭水寒。 -- 出自元·谭处端·南柯子·云去南山静
- 素魄当空澄湛湛,独现寒光无着。 -- 出自元·谭处端·酹江月 上元夜观月
- 东风吹不散,应为护轻寒。 -- 出自元·刘秉忠·临江仙 梨花
- 鸳鸯只影,荷枯苇淡,沙寒水浅。 -- 出自元·白朴·水龙吟 丙午秋,到维扬,途中值雨,甚快然
- 客窗外、满庭秋草,露蛩寒泣。 -- 出自元·白朴·满江红 同(案原无同字,兹从丁本钞)郑都
- 一吹洞芝长,再吹翠云寒。 -- 出自明·宋濂·和刘伯温秋怀韵(四首。刘旅兴五十首中
- 绿萝托芳邻,白谷挹高寒。 -- 出自明·宋濂·兰花篇
- 温温腻纹蟠结绿,烨烨寒电生青萍。 -- 出自明·宋濂·秋夜与子充论文退而赋诗一首因简子充并寄胡
- 入关廿里原秋雨,南北寒暄一岭分。 -- 出自清·乾隆·雪
- 欲临明镜照,犹怯翠眉寒。 -- 出自清·章有湘·晓思
- 馀润散为雨,遍作山中寒。 -- 出自宋·苏洵·忆山送人
- 余润散为雨,遍作山中寒。 -- 出自宋·苏洵·忆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韵
- 五载离家别路悠,送君寒浸宝刀头。 -- 出自明·袁崇焕·边中送别
- 杏桃催换新颜色,惟有寒梅花一年。 -- 出自宋·真山民·新年
- 一曲瑶琴罢,翠阴生昼寒。 -- 出自宋·真山民·宋道士同游白云关
- 霜天闭门坐不出,背拥寒炉曲成蚓。 -- 出自明·李东阳·读柳拱之员外严宗哲主事杨应宁舍人倡和长句
- 典衣买刀剑,胡地多苦寒。 -- 出自明·李东阳·拟古出塞(五首)
- 狐掩敝裘惭并价,马惊寒影怯初骑。 -- 出自明·李东阳·陵祀归得赐暖耳诗和方石韵四首(时和者颇众
- 独怜何逊今漂泊,望断寒云暮霭边。 -- 出自清·曾国藩·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