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10个字的诗句
寒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雾濯清辉苦,风飘素影寒。 -- 出自唐·杜审言·和康五庭芝望月有怀
- 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 -- 出自唐·杜审言·经行岚州
- 高槐暗苦雨,长剑生秋寒。 -- 出自唐·钱起·长安客舍,赠李行父明府
- 诵经连谷响,吹律减云寒。 -- 出自唐·钱起·中书王舍人辋川旧居
- 霜堞鸟声苦,更楼月色寒。 -- 出自唐·钱起·郭司徒厅夜宴
- 画戟朱楼映晚霞,高梧寒柳度飞鸦。 -- 出自唐·钱起·访李卿不遇
- 白玉窗中闻落叶,应怜寒女独无衣。 -- 出自唐·钱起·效古秋夜长
- 众草此时没,何人知岁寒。 -- 出自唐·钱起·咏门上画松,上元、王、杜三相公(一作崔峒
- 日昃石门里,松声山寺寒。 -- 出自唐·钱起·东城初陷,与薛员外、王补阙暝投南山佛寺
- 舟航依浦定,星斗满江寒。 -- 出自唐·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 远谪岁时晏,暮江风雨寒。 -- 出自唐·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 换衣防竹暮,沈果讶泉寒。 -- 出自唐·司空曙·和王卿立秋即事
- 古道松声暮,荒阡草色寒。 -- 出自唐·司空曙·哭王注
- 江风转日暮,山月满潮寒。 -- 出自唐·李端·送丁少府往唐上
- 同居女伴正衣裳,中庭寒月白如霜。 -- 出自唐·李端·相和歌辞·襄阳曲
- 南入华阳洞,无人古树寒。 -- 出自唐·李端·送吉中孚拜官归业
- 润松秋色净,落涧夜声寒。 -- 出自唐·李端·赋得山泉送房造
- 细雨双林暮,重阳九日寒。 -- 出自唐·李端·酬晋侍御见寄
- 清露月华晓,碧江星影寒。 -- 出自唐·张祜·贵池道中作
- 扬旌川色暗,吹角水风寒。 -- 出自唐·张祜·润州杨别驾宅送蒋侍御收兵归扬州
- 楼影半连深岸水,钟声寒彻远林烟。 -- 出自唐·张祜·秋夜登润州慈和寺上方
- 夜凝岚气湿,秋浸壁光寒。 -- 出自唐·张祜·题王右丞山水障二首
- 出岸远晖帆欲落,入谿寒影雁差斜。 -- 出自唐·张祜·和杜使君九华楼见寄
- 河流出郭静,山色对楼寒。 -- 出自唐·张祜·江城晚眺
- 我挂风裳水佩,一笑波寒月白,馀韵触惊涛。 -- 出自宋·无名氏·水调歌头·帆落松陵浦
- 林外溪边,深深见、一林寒雪。 -- 出自宋·无名氏·满江红·林外溪边
- 篱落晓来霜,花嫩不禁寒力。 -- 出自宋·无名氏·好事近·篱落晓来霜
- 隔岸红尘飞不到,水浸寒空。 -- 出自宋·无名氏·浪淘沙·修竹间青松
- 群芳尽老园林烬,独有寒梅。 -- 出自宋·无名氏·采桑子·群芳尽老园林烬
- 隔帘时度柳花飞,犹觉寒成阵。 -- 出自宋·无名氏·烛影摇红·乳燕穿帘
- 静对秋香菊耐,长共岁寒松老,生意满西园。 -- 出自宋·无名氏·水调歌/水调
- 华堂深院,霜笼月采生寒晕。 -- 出自宋·无名氏·杜韦娘·华堂深院
- 稍依帘隙静,遍觉座隅寒。 -- 出自宋·无名氏·清风戒寒
- 雨苔春径绿,风竹夜窗寒。 -- 出自宋·无名氏·金华山人
- 方塘纳霁景,一碧共晴寒。 -- 出自宋·无名氏·涵碧堂
- 朔风凛凛雪漫漫,未是寒亭分外寒。 -- 出自宋·无名氏·寒亭
- 薄薄远香来涧谷,疏疏寒影近房栊。 -- 出自宋·梅尧臣·梅花
- 长杨静响千重瓦,大液寒生几寸波。 -- 出自宋·梅尧臣·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二
- 纵使西倾必东出,宁同寒水泻宫沟。 -- 出自宋·梅尧臣·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三
- 浓淡云无定,凄微气宇寒。 -- 出自宋·梅尧臣·春阴
- 闻说塞门路,白杨风更寒。 -- 出自宋·梅尧臣·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
- 泉声春雨後,月色晓程寒。 -- 出自宋·梅尧臣·送韩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
- 丹旐秋风急,清笳晓月寒。 -- 出自宋·梅尧臣·王侍讲原叔挽词三首
- 年年泼火雨,苦作清明寒。 -- 出自宋·梅尧臣·次韵和长文紫微春雨二首
- 都城有地谁栽竹,只见寒樗与老槐。 -- 出自宋·梅尧臣·和公仪龙图新居栽竹二首
- 衮完民衣足,天下无苦寒。 -- 出自宋·梅尧臣·送徐无党归婺州
- 光彩若明月,射我枕席寒。 -- 出自宋·梅尧臣·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杜挺之忽来因出示之且伏高
- 新雷岁旦发声严,冰管寒销细滴檐。 -- 出自宋·梅尧臣·新韵曾子进早春
- 楼上温貂方贳酒,竹间寒雀未辞枝。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王景彝对雪
- 唯听夜冰合,为君愁苦寒。 -- 出自宋·梅尧臣·刁景纯将之海陵与二三子送於都门外遂宿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