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在第1个字的诗句
寒在第一个字的诗句
- 寒暄俱可至,徒倚不知还。 -- 出自宋·周必大·永和镇曾峑季高明秀楼
- 寒食清明只旬日,绿斋芍药待君攀。 -- 出自宋·周必大·二月二十六日携家游青原归入阳园酴醾盛开诵
- 寒碧轩窗馀旧句,汗青简册奏新篇。 -- 出自宋·周必大·送徐漕移宪浙东二首
- 寒瓶虚插一枝斜,留待春风放霁华。 -- 出自宋·洪咨夔·梅
- 寒灯芳炉发春红,读到豳诗继匪风。 -- 出自宋·洪咨夔·又和
- 寒消芳草绿,打急办行厨。 -- 出自宋·洪咨夔·除夜
- 寒根不与物俱陈,髁髁梢头寂寂春。 -- 出自宋·洪咨夔·梅两绝
- 寒食清明等闲过,日长翻覆压书眠。 -- 出自宋·洪咨夔·清明二绝
- 寒热交战,内外癥结。 -- 出自宋·洪咨夔·米积外科僧照源堂
- 寒肩拥榾柮,灰裹寻阴何,举头见南山,白云生薜萝。 -- 出自宋·洪咨夔·舟中望南山次及甫韵
- 寒江浪起雪飞外,古嶂风鸣云搅中。 -- 出自宋·洪咨夔·梦中得荞粥觉而记其景联
- 寒送落梅吹雪外,春随细柳入云中。 -- 出自宋·洪咨夔·春风堂左偏郑宣抚诗刻犹存程季允次韵亦赋
- 寒暑递流斡,悲乐相因依。 -- 出自宋·洪咨夔·重午山蹊独步
- 寒生群鸟鸣,清彻孤鹤泪。 -- 出自宋·蔡襄·访天台菴
- 寒声动荡潮初上,疏影孤圆月正中。 -- 出自宋·蔡襄·庭松安静堂
- 寒鸦不奈单栖苦,落泊惊飞到晓啼。 -- 出自宋·蔡襄·宿渔梁驿
- 寒藤扶坏壁,秋草带疏棂。 -- 出自宋·高翥·松溪庙
- 寒潮冲废垒,火云烧赤冈。 -- 出自清·吴伟业·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
- 寒亦不忧雪,饥亦不食人。 -- 出自唐·储光羲·猛虎词
- 寒服犹未成,繁霜渐将厚。 -- 出自唐·储光羲·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
- 寒水落南浦,月华虚北堂。 -- 出自唐·储光羲·陆著作挽歌
- 寒变中园柳,春归上苑禽。 -- 出自唐·储光羲·同张侍御鼎和京兆萧兵曹华岁晚南园
- 寒暑递来往,今复莲花峰。 -- 出自唐·储光羲·献华阴罗丞别
- 寒潮信未起,出浦缆孤舟。 -- 出自唐·储光羲·寒夜江口泊舟
- 寒灯短烬方烧腊,画角残声已报春。 -- 出自唐·方干·除夜
- 寒莎野树入荒庭,风雨萧萧不掩扃。 -- 出自唐·方干·题故人废宅二首
- 寒威半入龙蛇窟,暖气全归草树根。 -- 出自唐·方干·岁晚言事寄乡中亲友
- 寒涛背海喧还静,驿路穿林断复通。 -- 出自唐·方干·同萧山陈长官县楼登望
- 寒蜩远韵来窗里,白鸟斜行起砌边。 -- 出自唐·方干·题龟山穆上人院
- 寒角细吹孤峤月,秋涛横卷半江云。 -- 出自唐·方干·上杭州杜中丞
- 寒芜随楚尽,落叶渡淮稀。 -- 出自唐·方干·中路寄喻凫先辈
- 寒山压镜心,此处是家林。 -- 出自唐·方干·镜中别业二首(一作镜湖西岛闲居)
- 寒空此夜落文星,星落文留万古名。 -- 出自唐·方干·哭秘书姚少监(一作姚丞)
- 寒潭是处清连底,宾席何心望食鱼。 -- 出自唐·方干·赠(一作上)处州段郎中
- 寒来知马疾,战后觉人凶。 -- 出自唐·贯休·古塞下曲七首
- 寒食将吾族,相随过石溪。 -- 出自唐·贯休·寒食郊外
- 寒思白阁层,石屋两三僧。 -- 出自唐·贯休·怀白阁道侣
- 寒雨雪兼落,枯林虎独行。 -- 出自唐·贯休·秋末怀旧山
- 寒雕中髇石,落在黄河冰。 -- 出自唐·贯休·古塞下曲四首
- 寒江平楚外,细雨一鸿飞。 -- 出自唐·贯休·登鄱阳寺阁
- 寒山多幽奇,登者皆恒慑。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寒山有裸虫,身白而头黑。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寒岩人不到,白云常叆叇。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寒山有一宅,宅中无阑隔。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寒到烧软火,饥来煮菜吃。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寒山顶上月轮孤,照见晴空一物无。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寒山出此语,复似颠狂汉。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寒山栖隐处,绝得杂人过。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寒月冷飕飕,身似孤飞鹤。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寒岩深更好,无人行此道。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