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第13个字的诗句
家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终日书声清屋气,四时蔬食寿家规。 -- 出自宋·陈著·閒居有感
- 十五里行千曲路,两三处见数家村。 -- 出自宋·陈著·正月五日访王韦轩知府东坞真诏道中
- 两屋清风交□影,一团和气寿家声。 -- 出自宋·陈著·次韵侄溥偶成
- 太平难遇,真道难遇,识取旧日家山。 -- 出自元·姬翼·春从天上来·身世蜗蛮
- 龙性官中想未驯,书生端合耐家贫。 -- 出自当代·钱钟书·答叔子
- 重觅钓游嗟世换,惯经离乱觉家轻。 -- 出自当代·钱钟书·还家
- 行止归心悬两地,长看异域是家乡。 -- 出自当代·钱钟书·大千枉存话旧即送返美
- 抢地竹怜生节直,过枝蝉敬举家清。 -- 出自当代·钱钟书·大伏过拔可丈、忆三年前与叔子谒丈丈赋诗
- 病枕愁回江上棹,秋风重检旧家衣。 -- 出自·沈祖棻·浣溪沙·断尽柔肠苦费词
- 已能轻险若平地,岂肯身为一家妇。 -- 出自唐·顾况·险竿歌
- 每畏宾朋嘲乘雁,宁教子弟爱家鸡。 -- 出自宋·宋祁·自讼
- 辅郡不知为水耨,楚农新教命家田。 -- 出自宋·宋祁·湖上见擔稻者
- 绛帐诸生今史氏,炙青容补世家无。 -- 出自宋·宋祁·孙集仙世领东海
- 病粟支离月有储,汉家汤沐许家居。 -- 出自宋·宋祁·休日
- 壮夫为盗羸老耕,市人珠玉田家得。 -- 出自宋·张耒·和晁应之悯农
- 他日东门驱匹马,故应难忘习家池。 -- 出自宋·张耒·潘大临莲池二首
- 杜门古寺厌岑寂,梦寐清颍如家山。 -- 出自宋·张耒·赠张嘉甫
- 百年万事费排遣,软语须问东家禅。 -- 出自宋·张耒·寒夜拥炉有怀淮上
- 樯竿日日春风转,渺渺孤舟数家县。 -- 出自宋·张耒·淮阴阻雨
- 人世光阴催日日,乡闾时节自家家。 -- 出自宋·张耒·九日独游怀故人
- 平生每笑花飞片,东家吹落西家怨。 -- 出自宋·张耒·远别离
- 晓日天山雪半晴,红旗遥识汉家营。 -- 出自唐·窦庠·灵台镇赠丘岑中丞
- 向此隐来经几载,如今已是汉家朝。 -- 出自唐·马戴·题章野人山居 [一作秦系诗]
- 应问襄阳旧风俗,为余骑马习家池。 -- 出自唐·李颀·送郝判官
- 宾馆有鱼为客久,乡书无雁到家迟。 -- 出自唐·许浑·送萧处士归缑岭别业
- 丹崖翁,爱丹崖,弃官几年崖下家。 -- 出自唐·元结·宿丹崖翁宅
- 秦将力随胡马竭,蕃河流入汉家清。 -- 出自唐·张乔·再书边事
- 为报西家知不知,何须谩笑东家儿。 -- 出自唐·薛逢·邻相反行
- 常将醉目望野色,数曲老画谁家屏。 -- 出自宋·王令·题步君叙园亭
- 宾客日随千骑乐,管弦风入万家深。 -- 出自宋·王令·平山堂寄欧阳公
- 君在桐庐何处住,草堂应与戴家邻。 -- 出自唐·雍陶·送徐山人归睦州旧隐
- 相对行厨洗玉盘,松花自煮颜家粥。 -- 出自宋·毛滂·曹使君置酒石桥山用肉字韵作诗见招不果往复
- 东堂那记城旦语,唯有诗律曾家传。 -- 出自宋·毛滂·十二月十二日雪晴成允蔡君扁舟携诗见临次韵
- 十郡山河关职务,一门忠孝是家风。 -- 出自宋·魏野·寄赠三门漕运卞寺丞二首
- 一簇楼台如画出,数群鸥鹭似家生。 -- 出自宋·魏野·和寇寺丞夏日游丽春园
- 莫叹迢迢远帝京,且怜叱驭继家声。 -- 出自宋·魏野·送太博知荣州
- 锦帐选抡为漕使,绣衣交代是家翁。 -- 出自宋·魏野·送武屯田赴峡路均输兼简臧殿院
- 早辍仙禽寄逸民,年来亦似厌家贫。 -- 出自宋·魏野·谢薛省判寄惠鹤
- 为爱轩窗临野水,只疑风景是家山。 -- 出自宋·韩元吉·题十二兄野堂
- 羁旅可堪怀世事,典型谁与振家声。 -- 出自宋·韩元吉·送元修归广东
- 白头相看辄浩叹,玉树独满君家墀。 -- 出自宋·韩元吉·戏韩子师
- 雪里放囚天亦喜,平安骑鹤到家庭。 -- 出自宋·刘辰翁·浣溪沙
- 风流一笑余事,定碑金、无恙庾家完。 -- 出自宋·刘辰翁·木兰花慢·自崆峒麦熟
- 诗酒一瓢风雨外,都莫问,是谁家。 -- 出自宋·张炎·南楼令/唐多令
- 闻道玉关烽火灭,犬戎知有外家亲。 -- 出自唐·鲍溶·寄李都护
- 自古山河归圣主,子阳虚共汉家争。 -- 出自唐·胡曾·咏史诗·白帝城
- 山上双松长不改,百家唯有三家村。 -- 出自唐·王季友·代贺若令誉赠沈千运
- 城下故人久离怨,一欢适我两家愿。 -- 出自唐·王季友·酬李十六岐
- 名覆金瓯新品地,香盘密印旧家山。 -- 出自唐·朱长文·郡牧李侍郎生日
- 久戍金河归塞客,却浮鲸海到家人。 -- 出自宋·夏竦·喜马少保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