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在第10个字的诗句
安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吹律政知宽,迎长物倍安。 -- 出自唐·徐铉·冬至日奉和御制
- 去载分襟后,寻闻在建安。 -- 出自唐·徐铉·寄抚州钟郎中
- 去载分襟后,寻闻在建安。 -- 出自唐·徐铉·寄抚州钟郎中(时王师败绩于闽中,谟在建州
- 无由此栖息,魂梦在长安。 -- 出自唐·刘昭禹·灵溪观
- 当时避世乾坤窄,此地安家日月长。 -- 出自唐·李宏皋·题桃源
- 天之产于此,意欲生民安。 -- 出自宋·王周·金盘草
- 天之产于此,意欲生民安。 -- 出自宋·王周·金盘草诗(生宁江巫山南陵林木中)
- 惜得裹蒸无用处,不如安霸取江山。 -- 出自唐·孙元晏·齐·明帝裹蒸
- 理人似爱长行心,天下安平多草草。 -- 出自唐·赵抟·废长行(辨其惑于无益之戏而不务恤民也)
- 明朝梯石路,更仗笋舆安。 -- 出自唐·姚偓·南源山
- 无力不任为走役,有文安敢滞清平。 -- 出自唐·卢群玉·投卢尚书
- 喧静各有路,偶随心所安。 -- 出自唐·护国·归山作
- 禅意归心急,山深定易安。 -- 出自唐·清江·送赞律师归嵩山(一作无可诗)
- 未得忘身法,此身终未安。 -- 出自唐·澹交·病后作
- 山斋西向蜀江濆,四载安居复有群。 -- 出自唐·尚颜·峡中酬荆南郑准
- 力进凭诗业,心焦阙问安。 -- 出自唐·尚颜·送刘必先
- 檐雨滴更残,思君安未安。 -- 出自唐·修睦·怀虚中上人
- 当时计拙笑将军,何事安邦赖美人。 -- 出自唐·王轩·附:轩诗
- 罪流更溢三千里,白佛安能救尔生。 -- 出自宋·李兼·戒事魔十诗
- 携赏喜康乐,示文惊建安。 -- 出自宋·李缜·奉和郎中游仙岩四瀑布寄包秘监李吏部赵婺州
- 比月中玉兔,别有长生,安心是药。 -- 出自元·李俊明·瑞鹤仙 沁南守刘巨源诞节十月十五
- 有双桧亭台,万荷池沼,安我邵平圃。 -- 出自元·许有孚·摸鱼子·买陂塘旋栽杨柳
- 便玉*横空,金猊跨海,安有野亭趣。 -- 出自元·马熙·摸鱼子·买陂塘旋栽杨柳
- 荒草寒烟,几年不到新安路。 -- 出自元·邵亨贞·点绛唇·荒草寒烟
- 几度秋风渭水,落叶长安。 -- 出自元·仆散汝弼·风流子 金石萃编卷一百五十八载温泉风流子
- 前头说甚惺惺,辰下重安手脚。 -- 出自元·王哲·昼夜乐 藏头 重阳全真集卷之十三
- 风定云初敛,潮平浪亦安。 -- 出自元·王丹桂·金鼎一溪云
- 体若虚空净,心如泰华安。 -- 出自元·刘志渊·南柯子·体若虚空净
- 容斋平日,一身用舍系安危。 -- 出自元·张伯淳·望月婆罗门引 送徐容齐
- 好待青霄得路,稳上长安。 -- 出自元·刘敏中·婆罗门引 寿大智先生
- 到明年归对西山,细说安边检花草粹编卷十有此首,但作者注应滕宾。 -- 出自元·滕宾·夺锦标 送李景山西使 此首见刘辑滕宾涵
- 约相逢、解佩换蒲萄,长安陌。 -- 出自元·吴存·满江红 谢番丞荐举
- 应知西向笑,不是为长安。 -- 出自明·曹学佺·腊月朔日圣果寺访戒山上人
- (疚斋如皋冒氏为前淮安关监督蔗叟淮安段氏为登八十诗人望社为明末遗老会文湖寺所题名) -- 出自近代·陈三立·寄题湖心寺示慧之上人
- 十年烽燧点禹甸,缩手安问散腰脚。 -- 出自近代·陈三立·为甘翰臣题非园图
- 伏犀埋头不敢出,怀宝安眠遮步障。 -- 出自清·严遂成·白水岩瀑布
- 可怜吹得头如雪,更上安南万里舟。 -- 出自明·张以宁·有感
- 万方犹事武,一榻岂容安。 -- 出自明·汪广洋·忠勤楼诸老夜直予时守省作诗二章寄之
- 赋诗已觉无曹刘,骂客安知有程李。 -- 出自明·贝琼·正月廿九日杨鸣鹤席上分韵得几字
- 樽俎从容成感旧,鼎茵安否莫知君。 -- 出自宋·赵希逢·和寄王士贵
- 林下也休惊曲木,一般安分赛当钱。 -- 出自宋·赵希逢·和套筒
- 势参吴楚分,作镇向同安。 -- 出自宋·孙仅·题潜山
-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 -- 出自宋·汪洙·神童诗
- 学道三十年,此心犹未安。 -- 出自明·李流芳·南归诗十八首
- 久客倦惊魂,田居乞暂安。 -- 出自宋·张咏·效居会傅逸人
- 一间归白阁,更不入长安,绝顶无人上,西凤彻夜寒。 -- 出自宋·释保暹·寄白阁元贞
- 诗禅同所尚,邂逅在长安。 -- 出自宋·释文兆·寄行肇上人
- 秋尽积雨歇,幽忧病渐安。 -- 出自宋·释智圆·病起
- 对食须思稼穑劳,为僧安用事雄豪,剃头本意求成佛,不为齐筵坐位高。 -- 出自宋·释智圆·诫后学
- 百川奔注归沧海,五服安居赖禹功。 -- 出自宋·释智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