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第7个字的诗句
学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我于八体未曾学,虽得此字宁能评。 -- 出自宋·曾巩·奉和滁州九咏九首·琅琊泉石篆
- 衣冠济济归儒学,俎豆诜诜得古风。 -- 出自宋·曾巩·和孔教授
- 策杖引儿童,也学人、随莺趁燕。 -- 出自宋·朱敦儒·蓦山溪·夜来雨过
- 祖风终骾直,家学本深淳。 -- 出自宋·司马光·致政杨侍郎挽歌二首
- 人间朱粉无因学,浪把菱花百遍磨。 -- 出自宋·司马光·又和安国寺及诸园赏牡丹
- 难才诚自昔,贱学况于今。 -- 出自宋·司马光·送吴耿先生
- 嗟予乘服欲往学,沧波浩荡无通津。 -- 出自宋·司马光·和君倚日本刀歌
- 下嗟职事劳,旧学日以隳。 -- 出自宋·司马光·和之美二贫诗
- 生香真色人难学。 -- 出自宋·张先·醉落魄/一斛珠
- 奈画阁欢游,也学狂花乱絮轻散。 -- 出自宋·张先·卜算子慢·溪山别意
- 诵诗琴解□,论学墨沾唇。 -- 出自元·元好问·临江仙 张光甫家儿子咬驴
- 惯见修蛾远山学。 -- 出自清·朱彝尊·洞仙歌·书床镜槛
- 古人去后无人学,学者往往得皮壳。 -- 出自宋·白玉蟾·画中众仙歌
- 毛羽也知仙可学,声声要结炼丹缘。 -- 出自宋·白玉蟾·捣药禽
- 也须趁取些强学,作个唐人五达灵。 -- 出自宋·白玉蟾·赠王太尉
- 当年种放如能学,白鹤青云也不难。 -- 出自宋·白玉蟾·赠陈孔目
- 昼短夜长须强学,学成贫亦胜他贫。 -- 出自唐·杜荀鹤·喜从弟雪中远至有作
- 桑门许辩才,外学接宗雷。 -- 出自唐·权德舆·送文畅上人东游
- 犹轻昔日墨池学,未许前贤团扇书。 -- 出自唐·权德舆·马秀才草书歌
- 衣冠周柱史,才学我乡人。 -- 出自唐·钱起·送陆珽侍御使新罗
- 唯应逐宗炳,内学愿为师。 -- 出自唐·司空曙·赠庾侍御
- 非凡子,年才志学,勋业已精专。 -- 出自宋·无名氏·满庭芳·月属重三
- 翦彩凝酥,无处学、天然奇绝。 -- 出自宋·无名氏·梅香慢
- 可怜元福庆,也学坐凝床。 -- 出自宋·无名氏·三御史咏
- 安能事孔圣,终学美周宣。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表臣见赠
- 惭无二公才与学,享此足与俗辈矜。 -- 出自宋·梅尧臣·韩子华遗冰
- 范侯实有杨雄学,咸云此理难究推。 -- 出自宋·梅尧臣·和吴冲卿学士石屏
- 兀然唯书史,旧学厌琐碎。 -- 出自宋·梅尧臣·寄谢开封宰薛赞善
- 竹存帝女啼,夔学林雍鑋。 -- 出自宋·梅尧臣·送宁乡令张沆
- 见君弟兄入太学,俊誉籍籍闻一时。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答王安之因石榴诗见赠
- 幸依南郡帐,不学邯郸步。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胡武平怀京下游好
- 弃官不屈人,颇学陶元亮。 -- 出自宋·梅尧臣·次韵答德化尉郭功甫遂以送之
- 磊落黄夫子,为学不自轻。 -- 出自宋·梅尧臣·次韵答黄仲夫七十韵
- 刘公汉家裔,才学歆向俦。 -- 出自宋·梅尧臣·答刘原甫寄糟姜
- 大士邀我铭,吾学愧涉猎。 -- 出自宋·梅尧臣·留别乾明山主
- 诗书出邹鲁,诵学无蛮夷。 -- 出自宋·梅尧臣·僧子思以卷来见
- 高吟持去拥鼻学,雅阕付唱纤腰妹。 -- 出自宋·梅尧臣·四月二十七日与王正仲饮
- 隋未闻仲淹,来学去佐唐。 -- 出自宋·梅尧臣·送淮南转运李学士君锡
- 君今齿尚壮,好学常不倦。 -- 出自宋·梅尧臣·送刘成伯著作赴弋阳宰
- 手洒桃枝汤,足学夏禹驰。 -- 出自宋·梅尧臣·闻刁景纯侍女疟已
- 三岁与之别,其学已增前。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答惠勤上人
- 太华五千仞,妄学巨灵撼。 -- 出自宋·梅尧臣·正仲见赠依韵和答
- 於陵岂复有,空学桔槔为。 -- 出自宋·梅尧臣·观理蔬
- 吾儒不兼习,尔学若多能。 -- 出自宋·梅尧臣·吕缙叔云叔嘉僧希用隐居能谈史汉书讲说邀余
- 且当传竹枝,莫学乘篮轝。 -- 出自宋·梅尧臣·送临江胥令
- 绛帐旧生虽授学,灞陵归将已无功。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胡舍人见唁
- 汉官聊掷彩,梵学竞通禅。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刘原甫见寄
- 绿橘似甘来太学,大梨如水出咸阳。 -- 出自宋·梅尧臣·赠裴直讲水梨二颗言太戡答吴柑三颗以为多走
- 日获诲言皆旧学,不惭贫贱带经锄。 -- 出自宋·梅尧臣·郡阁阅书投壶和呈相国晏公
- 刘生颇少秀,为学识根柢。 -- 出自宋·王禹偁·赠刘仲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