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在第4个字的诗句
奏在第四个字的诗句
- 胡笳夜奏塞声寒,是我乡音听渐难。 -- 出自唐·元稹·黄草峡听柔之琴二首
- 近来章奏小年诗,一种成空尽可悲。 -- 出自唐·元稹·郡务稍简,因得整比旧诗,并连缀焚削,封章
- 一封朝奏钧天梦,万里江行魏阙心。 -- 出自宋·范成大·送张真甫中书奉祠归蜀
- 皇州又奏圜扉静,十样宫眉捧寿觞。 -- 出自宋·晏几道·鹧鸪天·碧藕花开水殿凉
- 对时先奏牙间将,次第天恩与节旄。 -- 出自唐·王建·田侍郎归镇
- 离琴一奏罢,山雨霭余晖。 -- 出自唐·张籍·送郑秀才归宁
- 高秋数奏琴,澄潭一轮月。 -- 出自唐·孟郊·读张碧集
- 韶音九奏真游格,酌献三行福酒顷。 -- 出自宋·文天祥·明堂庆成诗
- 静听深奏楚月光,忆昔初闻曲江宴。 -- 出自唐·李绅·悲善才
- 军前草奏旄头下,城上封书箭簳中。 -- 出自唐·皮日休·寄滑州李副使员外
- 今朝书奏入,明日凯歌归。 -- 出自唐·李隆基·旋师喜捷
- 一封未奏先焚草,三黜归来便种蔬。 -- 出自宋·苏辙·李诚之待制挽词二首
- 台中曾奏五行传,到此施行愧未曾。 -- 出自宋·苏辙·大雪三绝句
- 何如表奏明光殿,乞取东湖作醉乡。 -- 出自宋·戴复古·湖南漕李革夫被召乃丐归
- 榻前一奏一万字,历历写出忠义怀。 -- 出自宋·戴复古·嘉定甲戌孟秋二十有七日起居舍人兼直学士院
- 愁来欲奏相思曲,抱得秦筝不忍弹。 -- 出自唐·崔颢·代闺人答轻薄少年
- 咸池始奏。 -- 出自南北·沈约·五音曲 角引
- 越中随奏计,朝下惬攀寻。 -- 出自明·汤显祖·奉寄李苍门谏议并呈省院诸公二十韵
- 不须更奏幽兰曲,卓氏门前月正明。 -- 出自唐·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 箫韶九奏韵凄锵,曲度虽高调不伤。 -- 出自唐·韦庄·村笛
- 东方罢奏书,南郭归隐几。 -- 出自宋·白玉蟾·西湖大醉走笔百韵
- 长笛声奏苦。 -- 出自魏晋·蔡琰·诗
- 始知今奏乐。 -- 出自南北·庾信·周祀五帝歌 配帝舞
- 中台夕奏稀。 -- 出自南北·庾信·仰和何仆射还宅故诗
- 为君更奏《蜀国弦》,一弹一声飞上天。 -- 出自明·刘基·蜀国弦
- 鸱鸮诗奏忠谁白,松柏歌成恨岂销。 -- 出自明·刘基·感兴(五首)
- 何由入奏明光殿,指点山河一统图。 -- 出自明·刘基·次韵和石末公见寄(五绝)
- 陈琳草奏才还在,王粲登楼兴不赊。 -- 出自唐·戴叔伦·赠司空拾遗
- 虞韶九奏音犹在,只是巴童自弃遗。 -- 出自唐·陈陶·闲居杂兴五首
- 三清乐奏嵩丘下,五色云屯御苑前。 -- 出自唐·陈陶·洛城见贺自真飞升
- 音以赏奏。 -- 出自魏晋·刘琨·答卢谌诗
- 半酣乍奏云和曲,疑是龟山阿母家。 -- 出自唐·权德舆·戏赠张炼师
- 轻敲金奏当窗外,闲拨银筝向枕边。 -- 出自唐·王翰·和黄体方伴读新蝉韵
- 丝桐忽奏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 -- 出自唐·李端·胡腾儿
- 频报道,奏河清。 -- 出自宋·无名氏·鹧鸪天·彻晓华灯照凤城
- 四方同奏升平曲,天下都无叹息声。 -- 出自宋·无名氏·鹧鸪天·真个亲曾见太平
- 谐音节奏,分明花里遇神仙。 -- 出自宋·无名氏·水调歌头·八蛮朝凤阙
- 箫韵九奏凤来翔。 -- 出自宋·无名氏·导引·母仪天下
- 钧韶九奏度春风。 -- 出自宋·无名氏·导引·皇家盛事
- 金丝齐奏喜新春,愿介香醪千岁寿。 -- 出自宋·无名氏·木兰花/玉楼春
- 九韶叠奏罄箫笙。 -- 出自宋·无名氏·六州
- 钧天别奏箫竽。 -- 出自宋·无名氏·六州
- 九歌毕奏斐然殊。 -- 出自宋·无名氏·虞神/虞神歌
- 兽因繁奏舞,人感至和通。 -- 出自宋·无名氏·笙磬同音
- 呼童聊奏酒,洒水为开扉。 -- 出自宋·梅尧臣·诸韩来会别
- 黄锺一奏宝扇掩,玳帘卷起香雾排。 -- 出自宋·梅尧臣·和吴冲卿元会
- 甘泉归奏日,重见凤池荣。 -- 出自宋·梅尧臣·送谢舍人奉使北朝
- 我观合奏时,亦在考击并。 -- 出自宋·梅尧臣·次韵答黄仲夫七十韵
- 撞钟钧奏合,奠玉日光浮。 -- 出自宋·梅尧臣·祫享观礼二十韵
- 明朝当奏号,鸳鹭看归雝。 -- 出自宋·梅尧臣·定号依韵和禹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