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在第7个字的诗句
头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望舟尾拖凉,渡头笼暝。 -- 出自宋·史达祖·齐天乐·阑干只在鸥飞处
-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 出自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六
- 恰到杨村旧马头,北风吹雨便成秋。 -- 出自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
- 白尽梨园子弟头。 -- 出自宋·汪元量·忆王孙·汉家宫阙动高秋
- 天目丝丝雨,江头翦翦风。 -- 出自宋·汪元量·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 吾不见浣花溪头老翁哭,白首为儒守茅屋。 -- 出自宋·汪元量·余将南归燕赵诸公子携妓把酒钱别醉中作把酒
- 又不见饭颗山头人见嗤,愁吟痛饮真吾师。 -- 出自宋·汪元量·夷山醉歌
- 御寒挟貂裘,蒙头帽氈笠。 -- 出自宋·汪元量·苏武洲氈房夜坐
- 舞腰嬝娜锦缠头,风吹金缕随东流。 -- 出自宋·汪元量·昝元帅相拉浣花溪泛舟
- 菩萨空中数点头,收敛圆光无一事。 -- 出自宋·汪元量·光相寺
- 芦苇萧森古渡头,征鞍卸却上孤舟。 -- 出自宋·汪元量·易水
- 舞余燕玉锦缠头,又著红靴踢绣毬。 -- 出自宋·汪元量·张平章席上
- 壁间岂无琴,床头亦有书。 -- 出自宋·汪元量·南归对客
- 鸭脚供柔白,鸡头荐嫩红。 -- 出自宋·王之道·南歌子·朱实盈盈露
- 佳人应已数程头。 -- 出自宋·王之道·西江月·一别清风北牖
- 登高余醉快扶头。 -- 出自宋·王之道·西江月·黄菊正怀彭泽
- 幸有黄花插满头。 -- 出自宋·王之道·南乡子·风急断虹收
- 猛风吹雨暮江头,烟草微茫一片愁。 -- 出自宋·王之道·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
- 远水西来抱鹿头,山前草木带霜秋。 -- 出自宋·王之道·秋兴八首追和杜老
- 一鞭乘兴上山头,雨脚随风湿破裘。 -- 出自宋·王之道·冬日出郊二首
- 遥应不可留,船头鼓其镗。 -- 出自宋·王之道·送无为倅张南仲归吉州
- 西望中原懒转头,十年空见水东流。 -- 出自宋·王之道·次韵程德远登清淮楼
- 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 -- 出自宋·严羽·满江红 送廖叔仁赴阙
- 功名淅米在刀头。 -- 出自宋·曾觌·江神子/江城子
- 并州稍稽命,骈头亟膏钺。 -- 出自宋·张元干·建炎感事
- 金针穿得喜回头。 -- 出自宋·周紫芝·鹧鸪天·乌鹊桥边河汉流
- 苦无情绪懒抬头。 -- 出自宋·周紫芝·浣溪沙
- 愁不能醒已白头,沧江波上狎轻鸥。 -- 出自元·倪瓒·烟雨中过石湖(三首)
- 唐尧天子居上头,贤相柱天如不周。 -- 出自元·杨维桢·地震谣
- 家住越来溪上头,胭脂塘里木兰舟。 -- 出自元·杨维桢·吴下竹枝歌七首
- 昨夜银官下,山头点银户。 -- 出自元·杨维桢·金溪孝女歌
- 只忆当年顾虎头。 -- 出自元·杨维桢·用顾松江韵复理贰守并柬雪坡刺史
- 卷芦易地鸣陇头,城南思妇歌牵牛。 -- 出自元·杨维桢·筚篥吟
- 南寻二女湘水头,十三哀弦不成弄。 -- 出自元·杨维桢·周郎玉笙谣
- 井底生明月,楼头坠宝星。 -- 出自元·杨维桢·绿珠词
- 洞庭君献橘双头,饮以洞庭春色酒,轮云世事知何有。 -- 出自元·杨维桢·甲申腊月廿五日初度
- 岂无西家儿,池头弄风影。 -- 出自元·杨维桢·游虎丘与勾曲张贞居遂昌郑明德毗陵倪元镇各
- 银铤双鬟,玉丝头导,一尖生色合欢鞋。 -- 出自元·张翥·多丽 为友生书所见
- 玉儿睡起帕蒙头。 -- 出自元·张翥·江城梅花引 九日杏梅同开,汪国才折以请赋
- 玉钗半脱帕蒙头,宽尽玲珑金缠臂。 -- 出自明·瞿佑·春愁曲
- 日出过东邻,船头系篱落。 -- 出自明·王叔承·雨后杂兴三首
- 玉鞍斜挂单于头,血花乱洒青袍茜。 -- 出自明·王叔承·送吴子化北游因简童子鸣山人胡原荆御史
- 乌纱官帽半笼头,紫竹渔竿长在手。 -- 出自明·杨基·寄题水西草堂
- 柴门斜对曲江头,农具渔罾晚自收。 -- 出自明·杨基·春日白门写怀用高季迪韵(五首)
- 岂意飘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 -- 出自明·杨慎·宿金沙江
- 七十余生已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 -- 出自明·杨慎·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七十行戍稿)
- 溪尾水沄沄,峰头正夕曛。 -- 出自明·杨慎·过驻节桥读东阜刘远夫公碑文有感
- 坐惜繁花过,墙头数落红。 -- 出自明·杨慎·春(二首)
- 春风先到海东头,春兴催人独上楼。 -- 出自明·杨慎·春望(三首)
- 老屋柴门树打头,青山屋后水自流。 -- 出自清·宋湘·忆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