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在第6个字的诗句
头在第六个字的诗句
-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 出自元·王冕·墨梅 其三
- 春风扬子江头去,夜月茅山石畔过。 -- 出自元·王冕·送日侍者游两府兼柬丁仲容先生
- 门前垒块石头路,荒苔野草青无数。 -- 出自元·王冕·司马氏藏唐子华山水扇画
- 青苔蚀尽床头剑,白日消磨镜里霜。 -- 出自元·王冕·发古塘
- 朝来著眼沙头认。 -- 出自宋·贺铸·木兰花/玉楼春
- 彩旗影动船头转。 -- 出自宋·贺铸·河传·华堂重厦
- 张帆早发石头城,淹泊风波百里程。 -- 出自宋·贺铸·烈洲守风
- 君方色养白头亲,吴兴水陆饶甘新。 -- 出自宋·贺铸·送王安节赴武康尉
- 永无清啭欺头管,赖有浓香著臂纱。 -- 出自宋·贺铸·千叶莲/鹧鸪天
- 一闻南国白头吟,万媿西风碧云陋。 -- 出自宋·贺铸·答僧讷
- 欺凌红杏从头宿,讽刺黄鹂趁背飞。 -- 出自宋·林逋·百舌
- 近来恰似心头悟。 -- 出自宋·朱敦儒·菩萨蛮·老人谙尽人间苦
- 有人牧马,城头吹起觱篥。 -- 出自清·郑燮·念奴娇 台城
- 马上旌笳,街头乞叫,一样归乌有。 -- 出自清·郑燮·念奴娇 劳劳亭
- 帝乡春色岭头梅,高压年华犯雪开。 -- 出自宋·司马光·和吴省副梅花半开招凭由张司封饮
- 剡溪不辨沙头路,粉水平堤。 -- 出自宋·张先·采桑子·水云薄薄天同色
- 落红吹满沙头路。 -- 出自元·元好问·青玉案·落红吹满沙头路
- 何时石岭关头路,一望家山眼暂明? -- 出自元·元好问·秋怀
- 有如巨鳌昂头西入海,突兀已过余坡陀。 -- 出自元·元好问·涌金亭示同游诸君
- 更谁似,并虎头飞将,封侯差早。 -- 出自元·元好问·喜迁莺 以上十七首见石莲庵汇刻遗山先生新
- 短衣匹马,白头重过洛阳城。 -- 出自元·元好问·婆罗门引 过孟津河山亭故基
- 行从九曲山头看,万壑千岩翠打围。 -- 出自宋·白玉蟾·华阳吟三十首
- 当时不合抬头看,忽见天丁叱火铃。 -- 出自宋·白玉蟾·曲肱诗二十首
- 金鸡叫落山头月,淡淡寒烟飒飒风。 -- 出自宋·白玉蟾·九曲櫂歌十首
- 柱杖奚用岩头藤,草鞋不用田中藁。 -- 出自宋·白玉蟾·快活歌二首
- 龙骧仙掌岩头水,鹤唳幔亭峰上云。 -- 出自宋·白玉蟾·题武夷五首
- 独拈铁笛溪头立,吹与洞中仙子听。 -- 出自宋·白玉蟾·题武夷五首
- 海水飞作潮头来,潮头卷取潮舌回。 -- 出自宋·白玉蟾·送谈执权张南显归广州
- 人来山下抬头看,直疑上有神仙居。 -- 出自宋·白玉蟾·觉非居士东菴甚奇观玉蟾曾游其间醉吟一篇
- 桥边荷芰欹头立,水底蜻蜓仰面飞。 -- 出自宋·白玉蟾·夏日遣兴三首
- 几人家在溪头岸,一片云生水底天。 -- 出自宋·白玉蟾·泛舟黄桥归庐山
- 大家放下杖头云,夜宿南安烟水村。 -- 出自宋·白玉蟾·春日遣兴
- 真如般若头头是,坐断蒲团子细穷。 -- 出自宋·白玉蟾·题净明轩
- 试将笔架山头屋,问有清幽似此罪。 -- 出自宋·白玉蟾·梧窗二首
- 尾櫂依凫渚,头船过蓼汀。 -- 出自宋·白玉蟾·戏联回文体
- 已烦鹤唳供头盏,且借岚光作画屏。 -- 出自宋·白玉蟾·易道录招饮五首
- 朝随扶桑日头起,暮趁崑崙云脚伏。 -- 出自宋·白玉蟾·希夷堂
- 幸蒙残雪回头早,又遣东风薄倖寒。 -- 出自宋·白玉蟾·雪晴二首
- 南枝暗就江头发,一点香从月下来。 -- 出自宋·白玉蟾·次韵曾丈探梅
- 清歌妙舞从头按。 -- 出自宋·赵佶·探春令·帘旌微动
- 倒纤指,□从头细数,年时同乐。 -- 出自宋·蒋捷·喜迁莺·晴天廖廓
- 碧鸡啼落山头月,肠断槐根梦不回。 -- 出自明·刘基·绝句漫兴
- 夕阳若有回头照,遮莫黄昏一饷时。 -- 出自明·刘基·吴歌(六首)
- 老母年八十,头童齿牙朽。 -- 出自明·刘基·渡江遣怀
- 暝翠将沉,船头欲转,茱萸湾子红桥下,妒游童、宝马将人觑。 -- 出自清·陈维崧·春日游平山堂即事
-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 出自当代·周恩来·无题
- 故乡逢尽白头人,清江颜色何曾老。 -- 出自唐·陈陶·江上逢故人
- 春来江上打头风。 -- 出自宋·李纲·江城子·春来江上打头风
- 手捻江梅,枝头春信,欲寄算应难到。 -- 出自宋·李纲·喜迁莺·江天霜晓
- 应怜住山者,头白未登科。 -- 出自唐·杜荀鹤·长林山中闻贼退寄孟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