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在第10个字的诗句
天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一章西奏拜仙曹,回马天津北望劳。 -- 出自唐·许浑·十二月拜起居表回
- 胡沙望尽汉宫远,月落天山闻一声。 -- 出自唐·许浑·听琵琶
- 山酒一卮歌一曲,汉家天子忌功臣。 -- 出自唐·许浑·题四老庙二首
- 花明御沟水,香暖禁城天。 -- 出自唐·杨巨源·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
- 瑶草秋残仙圃在,彩云天远凤楼空。 -- 出自唐·杨巨源·酬于驸马二首
- 河源收地心犹壮,笑向天西万里霜。 -- 出自唐·杨巨源·述旧纪勋寄太原李光颜侍中二首
- 九回纡白浪,一半在青天。 -- 出自唐·杨巨源·同薛侍御登黎阳县楼眺黄河
-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 出自唐·杨巨源·寄江州白司马
- 花屿高如浪,云峰远似天。 -- 出自唐·杨巨源·春日送沈赞府归浔阳觐叔父
- 政引风霜成物色,语回天地到阳和。 -- 出自唐·杨巨源·上裴中丞
- 影摇江海路,思结潇湘天。 -- 出自唐·杨巨源·琴曲歌辞·别鹤
- 绮筵霜重旌旗满,玉帐天清丝管声。 -- 出自唐·杨巨源·和刘员外陪韩仆射野亭公宴
- 晴空素艳照霞新,香洒天风不到尘。 -- 出自唐·杨巨源·唐昌观玉蕊花
- 始知清夏月,更胜艳阳天。 -- 出自唐·杨巨源·夏日裴尹员外西斋看花
- 惟有道情常自足,启期天地易知恩。 -- 出自唐·杨巨源·送李舍人归兰陵里
- 长川终日碧潺湲,知道天河与地连。 -- 出自唐·高骈·渭川秋望寄右军王特进
- 愚爱凉风来,明月正满天。 -- 出自唐·元结·刘侍御月夜宴会
- 朝游碧峰三十六,夜上天坛月边宿。 -- 出自唐·李益·登天坛夜见海日
- 行听漏声云散后,遥闻天语月明中。 -- 出自唐·李益·月李舍人十兄迟明将至因话昨宵乘兴联句
- 犹当依远树,断续欲穷天。 -- 出自唐·李益·水亭夜坐赋得晓雾
- 今来我访旧,泪洒白云天。 -- 出自唐·李益·闻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
- 水近沙连帐,程遥马入天。 -- 出自唐·张乔·送河西从事
- 乔木带凉蝉,来吟暑雨天。 -- 出自唐·张乔·题友人林斋
- 峭壁开中古,长河落半天。 -- 出自唐·张乔·送龙门令刘沧
- 砌木欹临水,窗峰直倚天。 -- 出自唐·张乔·赠敬亭清越上人
-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 出自唐·崔涂·七夕
- 岂是将皆无上略,直疑天自弃苍生。 -- 出自唐·崔涂·己亥岁感事
- 叶拥临关路,霞明近海天。 -- 出自唐·崔涂·送僧归江东(一作岐下送蒙上人归天台)
- 开门得初地,伏槛接诸天。 -- 出自唐·皇甫冉·奉和独孤中丞游法华寺
- 不能随尔卧芳洲,自念天机一何浅。 -- 出自唐·皇甫冉·杂言月洲歌送赵冽还襄阳
- 长在府中持白简,岂知天畔有青山。 -- 出自唐·皇甫冉·李二侍御丹阳东去新亭
- 历历缘荒岸,溟溟入远天。 -- 出自唐·皇甫冉·赋得海边树
- 雪峰明晚景,风雁急寒天。 -- 出自唐·皇甫冉·田家作
- 云开小有洞,日出大罗天。 -- 出自唐·皇甫冉·祭张公洞二首(一本作排律一首)
- 满塞旌旗镇上游,各分天子一方忧。 -- 出自唐·薛逢·感塞
- 九衢风景尽争新,独占天门近紫宸。 -- 出自唐·秦韬玉·天街
- 槐街劳白日,桂路在青天。 -- 出自唐·李频·长安书情投知己
- 路险行冲雨,山高度隔天。 -- 出自唐·李频·鄜州留别王从事
- 霜鬓持霜简,朝天向雪天。 -- 出自唐·李频·入朝遇雪
- 毒草通蛮徼,秋林近漏天。 -- 出自唐·李频·眉州别李使君
- 别居云路抛三省,专掌天书在九重。 -- 出自唐·李频·贺同年翰林从叔舍人知制诰
- 水国何辽旷,风波遂极天。 -- 出自唐·张说·岳州西城
- 灵池月满直城隈,黻帐天临御路开。 -- 出自唐·张说·侍宴隆庆池应制
- 献图开益地,张乐奏钧天。 -- 出自唐·张说·奉和圣制暇日与兄弟同游兴庆宫作应制
- 未甘身世成虚老,大见天心却太平。 -- 出自宋·王令·感愤
- 我留不肯去,以翼搏天天门开。 -- 出自宋·王令·春梦
- 功业尝闻亦有时,可能天命出依违。 -- 出自宋·王令·奉寄崔伯易
- 飘风西来岁月晚,寒压天面低不凹。 -- 出自宋·王令·寄王正叔
- 汉鼎重焱逆血熬,当时天子亦勤劳。 -- 出自宋·王令·读东汉
- 秦崩晋代兮河覆山移,天颠地陷兮何有不知。 -- 出自宋·王令·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