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在第7个字的诗句
夏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中兴天子抚方夏,选用世德分忧勤。 -- 出自宋·王洋·赠向扬州
- 有如广庭题旌夏,或者惊遁疑有神。 -- 出自宋·王洋·听琴赠远师
- 相去十步间,当夏无炎曦。 -- 出自宋·王洋·枯柏
- 流徙罄村墟,入夏地尚赤。 -- 出自宋·薛靖·岁久旱喜雨
- 过眼一春春又夏,开残芍药更无花。 -- 出自宋·杨长孺·句
- 葵榴花发已云夏,竹树风生却似秋。 -- 出自宋·杨公远·初夏旅中五首
- 我来假守三逢夏,每遇乾枯叩祠下。 -- 出自宋·杨幼舆·龙潭祷雨纪事
- 枯冬傲霜雪,炎夏宜雨雹。 -- 出自宋·杨致祥·双松联句
- 清秋饶爽气,朱夏绝埃滓。 -- 出自宋·喻良能·次韵巩宪见示桐柏瀑布之作
- 嫌秋昼短人,爱夏刻长临。 -- 出自宋·詹初·惜日
- 此去西湖已初夏,安排絺绤上游船。 -- 出自宋·赵崇森·春暖
- 泓然山巅池,冬夏常若此。 -- 出自宋·赵汝譡·和蛩栗斋丰翠蛟亭
- 浓岚如细雨,初夏是残春。 -- 出自宋·赵汝回·初夏倚春望六祖寺
- 菱天晨气润,槐夏午风清。 -- 出自宋·赵师民·句
- 谁知织妇意,方夏已思秋。 -- 出自宋·朱继芳·草虫便面
- 敢望与言同子夏,竞推多可似山涛。 -- 出自宋·祖无择·和阎运使以诗见奖吏隐宜春郡诗
- 古今称治理,夷夏共瞻望。 -- 出自宋·祖无择·依韵和登州推官张同年之梁山
- 纶有一成终祀夏,楚虽三户竟亡秦。 -- 出自元·丁鹤年·自咏十律
- 四垂云*暧,一夏雨溟蒙。 -- 出自元·吴澄·水调歌头 次韵寄皮达观(四印齐本原无题兹
- 未换征衣逢入夏,一年春事在行舟。 -- 出自明·蔡汝楠·将出峡立夏前作
- 西秦猛士产灵夏,长弓大刀仍善马。 -- 出自明·程嘉燧·送李茂修还山省母
- 灵祠本清肃,长夏颡无泚。 -- 出自明·邓韨·雷殿画壁
- 中夜尚杯酌,盛夏咸袒裼。 -- 出自明·冯琦·世用索五十诗感时念别言咏斯章并寄直卿伯桢
- 松阴空丈室,结夏与谁同。 -- 出自明·葛一龙·讠乃公病自越中归寄讯
- 今年闰喜逢新夏,添得春眠一月迟。 -- 出自明·葛一龙·今度生日赠之
- 等过三春今半夏,重楼日日倚阑干。 -- 出自明·顾元臣·和铁厓竹枝词
- 西南犹战垒,春夏更烽烟。 -- 出自明·梁有誉·喜归述怀留别李于鳞王元美徐子与宗子相四子
- 共言西涧水,经夏起枯埃。 -- 出自明·廖孔说·客至
- 祢衡作客留江夏,赵壹辞家出汉阳。 -- 出自明·林章·登黄鹤楼作(有序)
- 共夸英主开中夏,倏见寡母迁西宫。 -- 出自明·刘定之·五台行(咏梁、唐、晋、汉、周)
- 五月炎风扇长夏,黄埃扑面湖堤下。 -- 出自明·刘崧·题边长文所画山水图歌为常伯敬赋
- 子夜歌来犹是夏,巫山梦去总为云。 -- 出自明·陆弼·赠吴姬薛素素
- 松栽青郁郁,冬夏不改颜。 -- 出自明·陆容·感寓
- 诗篇漫兴销长夏,敢谓能轻万户侯。 -- 出自明·钱谦贞·怀古堂夏日漫兴八首(录四)
- 积雪覆崇冈,冬夏常一色。 -- 出自明·全室宗泐·望河源
- 遂有江黄慕中夏,可无书檄谕全闽。 -- 出自明·孙炎·奉使还途中闻东征捷音
- 深山独流落,长夏亦凄凉。 -- 出自明·童珮·夏日避兵西山有感
- 问年看井幹,结夏闭山门。 -- 出自明·王韦·游天宁寺
- 归去稽山当仲夏,园林竹箭长千竿。 -- 出自明·王稚登·赠刘汝临
- 为是绿阴将结夏,两旬风雨洗铅华。 -- 出自明·文徵明·初夏次韵答石田先生
- 一番浓绿催朱夏,昨夜新波失断桥。 -- 出自明·文徵明·夏日雨后书事
- 粉墙树色交深夏,羽扇茶瓯共晚凉。 -- 出自明·文徵明·夏日闲居
- 明月堂前度九夏,太阳门下经三秋。 -- 出自明·香严和尚·林泉怡性歌为东晖上人作
- 阴虫齐响浑忘夏,落叶频飘预报秋。 -- 出自明·徐贲·丁未六月廿八夜作
- 萧条南苑际,中夏犹凄爽。 -- 出自明·薛蕙·答颜惟乔
- 春事不知浑入夏,青虫无力堕槐庭。 -- 出自明·雪江秀公·遣兴
- 我今到家又遇夏,正是高林雨方濯。 -- 出自明·杨循吉·初食杨梅
- 视心闲过日,消夏坐依书。 -- 出自明·湛怀法师·喜吴允兆见过山亭
- 好学四禅同结夏,不须《九辩》独悲秋。 -- 出自明·张含·幽居感事兼怀升庵
- 山河本自分戎夏,谁遣残胡西海头。 -- 出自明·赵时春·河西歌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