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在第7个字的诗句
夏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庆朋良相遇,夷夏均欢,福沾绵宇。 -- 出自宋·李商英·醉蓬莱·庆朋良相遇
- 虽云风景异华夏,亦喜地理通楼烦。 -- 出自唐·武元衡·出塞作
- 晏朝受明命,继夏走天衢。 -- 出自唐·杨於陵·郡斋有紫薇双本,自朱明接于徂暑,其花芳馥
- 君王垂拱似虞夏,朝野多暇时雍熙。 -- 出自宋·王炎·和许尉小洞庭韵
- 愿言申戬谷,夷夏仰元良。 -- 出自宋·王炎·贺东宫诞辰
- 风清六月非朱夏,气爽三时似素秋。 -- 出自宋·王炎·题碧澜亭
- 城西青岛寺,累夏漱寒泉。 -- 出自唐·喻凫·寄刘录事
- 庭树蝉声初入夏,石床苔色几经秋。 -- 出自唐·刘沧·与重幽上人话旧
- 清秋将落帽,子夏正离群。 -- 出自唐·张贲·贲中间有吴门旅泊之什蒙鲁望垂和更作一章以
- 岂知名出遍诸夏,石上栖禅竹影侵。 -- 出自唐·李山甫·赋得寒月寄齐已
- 青青泽中蒲,九夏气凄寒。 -- 出自唐·唐彦谦·六月十三日上陈微博士
- 阴山冰冻尝迎夏,蛰户云雷只待春。 -- 出自唐·徐夤·寄天台陈希畋
- 燕国飞霜将破夏,汉宫纨扇岂禁秋。 -- 出自唐·徐夤·恨
- 诸方游几腊,五夏五峰销。 -- 出自唐·李洞·维摩畅林居(一作题维摩畅上人房)
- 己卯至庚辰,仲夏晦之暮。 -- 出自宋·王周·齿落词
- 淳复天人,礼修夏商。 -- 出自宋·赵湘·宋颂
- 却不知春,不知夏,不知秋。 -- 出自元·明本·行香子·玉殿琼楼
- 玄霜乞得宜春夏。 -- 出自元·王寂·渔家傲 夫人生朝
- 首足叹倒悬,夷夏正疆场。 -- 出自宋·赵希逢·和寄敬甫叶兄
- 渊聪乘时起,诸夏受其敝。 -- 出自明·袁凯·题葛洪移家图
- 十二山河壮东夏,黄扉当日建行台。 -- 出自宋·余靖·次韵奉和到塞下有怀青社之作
- 四时泉石应无夏,满谷云霞别是乡。 -- 出自宋·石介·留题敏夫隐君
- 正用一夔当大夏,可须浮艳满春阑。 -- 出自宋·项安世·白莲
- 櫜矢戢戈歌四夏,带牛佩犊免防秋。 -- 出自宋·项安世·次刘子野送别韵
- 赞辞自昔非游夏,叛去于今无籍湜。 -- 出自宋·王铚·毕少董繙经图诗
- 一枝数粒同过夏,万壑千岩相映秋。 -- 出自宋·王铚·早秋寄昔慧老且吊慈受老师之亡
- 阳春今已归,孟夏饶草莽。 -- 出自宋·张嵲·喜晴
- 中原膻腥杂夷夏,淮北城垒生莓苔。 -- 出自宋·朱槔·用东坡武昌寒溪韵三篇
- 翠辇不来知几夏,野禽啼暝古松林。 -- 出自宋·张镃·夏日南湖汎舟因过琼华园六首
- 祗尖长近眼,过夏亦慵收。 -- 出自宋·张镃·潘茂洪出疆回以汴都画山水扉见遗报之五言
- 修梧绿减俄过夏,短发丝添剥得秋。 -- 出自宋·张镃·次韵叔祖阁学秋兴
- 旧井荫一亭,经夏汲取频。 -- 出自宋·张镃·癸卯立秋后一日凿井竹间
- 禅宫旧龙居,长夏扇可彻。 -- 出自宋·张镃·径山绰上人寄新雪
- 碧落岂容留绮夏,紫微端要著卿云。 -- 出自宋·张镃·喜杨诚斋赴召
- 臞庵书满屋,十夏作僧过。 -- 出自宋·敖陶孙·别袁席之二首
- 重光协洽之岁夏四月,朱方不雨川源竭。 -- 出自宋·刘宰·赛龙谣寄陈倅校书兼呈黄堂
- 哭兀已知欢此夏,温柔何必老为邻。 -- 出自宋·林景熙·次韵谢诸公见寿
- 金人贡长剑,夷夏俱来盟。 -- 出自明·张羽·三月三日期黄许二山人游览不至因寄
- 雨余高笋初迎夏,风逗残花尚驻春。 -- 出自明·张羽·首夏闲居
- 涯南老屋颇宜夏,草窗瓦枕松风凉。 -- 出自宋·艾性夫·次韵旷翁四时村居乐
- 齐州何扰扰,朱夏去堂堂。 -- 出自·马一浮·山居销夏
- 山中甲子无春夏,四月才开二月花。 -- 出自明·朱多·访仙亭
- 当今圣人制诸夏,八方无尘羽书寡。 -- 出自明·程敏政·题罢猎图
- 臣靡不死,复兴夏室。 -- 出自清·李邺嗣·善哉行
- 祢衡直恐遭江夏,信有人间行路难。 -- 出自近代·宁调元·冬日杂咏,集杜
- 相逢谁胜黄江夏,不死差强皛正平。 -- 出自明·袁中道·阻风登晴川阁予两渡游此皆以不第归
- 忆昔高皇定华夏,海内遘屯龙战野。 -- 出自明·方孝孺·送刘士端归括苍
- 幽园有嘉植,盛夏乃繁阴。 -- 出自宋·晁公溯·幽园
- 阳威烈烈炽盛夏,田野熬熬剧焦釜。 -- 出自宋·陈淳·贺傅寺丞喜雨二十六韵
- 白昼炎炎若盛夏,半夜凄凄如老秋。 -- 出自宋·陈淳·三月十一夜纪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