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在第7个字的诗句
夏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龙吟杂虎啸,九夏含三秋。 -- 出自宋·陈与义·过君山不获登览
- 吾将弭节于江夏。 -- 出自南北·江淹·山中楚辞
- 重门寂寂经初夏,尽日垂帘细雨中。 -- 出自宋·寇准·初夏雨中
- 老来同此味,广夏任高寒。 -- 出自宋·韩元吉·龚敦颐芥隐诗
- 无雨若还过半夏,和师晒作葫芦巴。 -- 出自宋·陈亚·句
- 礼适素青兮沿夏子,化归醲粹兮复胥庭。 -- 出自宋·夏竦·奉和御製奉先歌
- 佳林延凉飚,广夏荫清昼。 -- 出自宋·韩维·答苏子美见寄
- 隆冬霜里柏,盛夏火中莲。 -- 出自宋·包恢·挽吴准斋
- 雨肥梅、亭台初夏。 -- 出自宋·葛长庚·摸鱼儿·雨肥梅
- 於今几何时,秋夏终晦昧。 -- 出自宋·方岳·秋热
- 关河佳气散,夷夏哭声连。 -- 出自唐·姚合·文宗皇帝挽词三首
- 今朝七月一,解夏半月日。 -- 出自宋·释师观·偈颂七十六首
- 今朝四月一,结夏又在即。 -- 出自宋·释师观·偈颂七十六首
- 去秋双峨摧,今夏芝岩坠。 -- 出自宋·释惟一·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 漆雕惭未信,子夏又离群。 -- 出自宋·杨时·别游定夫
- 心声之发动夷夏,手泽所存传子孙。 -- 出自宋·曾丰·参政瞿公之孙东广机宜德远惠收若诗以能问于
- 南窗晃郎宜春夏,松竹与君为大雅。 -- 出自宋·曾丰·寄题左叔宝昆仲松竹书院
- 周设司耀,虽列夏官。 -- 出自隋·佚名·出火祀大辰十二首
- 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 -- 出自·郁达夫·满江红·三百年来
- 怜君不出院,结夏与僧同。 -- 出自明·高启·圆明佛舍访吕山人
- 尔来官南陬,长夏苦炎炽。 -- 出自宋·晁说之·大热戏作
- 欧阳公死不过夏,天上文星已告凶。 -- 出自宋·晁说之·连日与性之王君谈遽来告别因作
- 何能浣客愁,长夏暮江头。 -- 出自宋·晁说之·江暮
- 严冬既深燠,盛夏尤虚凉。 -- 出自宋·刘克庄·程公岩
- 未寒先得雪,已夏尚如冬。 -- 出自宋·刘克庄·大目寺
- 谓天为不仁,春夏雨如彼。 -- 出自宋·曾几·喜晴
- 娇娆似不禁长夏,故就团圞扇影来。 -- 出自宋·曾几·置酒签厅观荷徐判官携家酿四首
- 绿暗池塘初破夏,清和时节尚关春。 -- 出自宋·曾几·游姑苏张氏园二首
- 麦秋气清和,槐夏日阴翳。 -- 出自宋·曾几·造侄寄人面毛竹杖四
- 奈何少恩恕,春夏常系治。 -- 出自宋·文同·诸葛丰
- 凉风遍广坐,长夏失重熇。 -- 出自宋·周必大·又次韵醵饮
- 圣贤六七作,夷夏同康衢。 -- 出自宋·洪咨夔·九华叶子真赋汴吴两都极陈治乱之原仍有诗用
- 荔子风标全占夏,荷花颜色未饶春。 -- 出自宋·蔡襄·和王介夫游西禅兼呈黄承制
- 床上水云随坐夏,林西山月伴行禅。 -- 出自唐·方干·题龟山穆上人院
- 论时实萧爽,在夏亦如秋。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经年求法后,及夏问安归。 -- 出自唐·皎然·送道琚上人还金陵
- 燕国习霜将破夏,汉宫纨扇岂禁秋。 -- 出自唐·徐寅·恨
- 若使当时成大夏,也应随例作埃尘。 -- 出自宋·方惟深·古柏
- 荀陈传旧族,游夏结同侪。 -- 出自宋·杨亿·咏华林书院
- 登山不累息,入夏亦重裘。 -- 出自宋·杨亿·送观道人归故
- 钵囊已妥何山夏,千顷堂前又饱参。 -- 出自宋·葛立方·具上人以诗相别复知之
- 上天一何惨,盛夏忽霜飞。 -- 出自宋·李吕·胡程寺二首
- 当春足膏泽,俯夏余清妍。 -- 出自宋·刘子翚·携筇
- 今日重来绿槐夏,已拚缬面醉君家。 -- 出自宋·刘子翚·寄致中因温前约
- 赋得送春诗了,夏帷撺断绿阴成。 -- 出自宋·史达祖·庆清朝·坠絮孳萍
- 去年入山时,孟夏暑犹薄。 -- 出自宋·王之道·予绍兴三十二年夏四月三日行部至山中时月上
- 严霜与列日,冬夏特异候。 -- 出自宋·王之道·和吕叔恭题和州香林汤
- 清阴扫径初入夏,苍藓封庭新过雨。 -- 出自宋·王之道·四祖山
- 三春犹冱寒,九夏那苦热。 -- 出自宋·刘著·次韵彦高占雪
- 而公于今年春夏之交,受诸道告捷之后,奏凯天阙,戢兵海隅,民物熙和,甸宇清廓,惟兹嘉诞,适届其时,萸菊交芳,天日俱朗,旌旗应爽气而 -- 出自明·徐渭·上督府公生日诗(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