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在第6个字的诗句
夏在第六个字的诗句
- 黍高稻宜低,夏耘春勤耕,望杏杏未红,瞻蒲蒲已青。 -- 出自清·乾隆·检近稿偶志
- 大雪冬没胫,夏秋多虵蚖。 -- 出自宋·苏洵·忆山送人
- 大雪冬没胫,夏秋多蛇蚖。 -- 出自宋·苏洵·忆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韵
- 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沉藏。 -- 出自先秦·宋玉·九辩
- 辟支老汉,炎夏衣楮,严冬浴冰,谩自辛勤,徒劳检束,争似而今禅和,三三两两,水边林下,寒向火,热乘凉,又谁管你地覆天翻,天翻地覆。 -- 出自宋·释惟一·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 眷五顾乡,在夏之日。 -- 出自隋·佚名·雨师雷神七首
- 春末冬暮,徂夏杪秋。 -- 出自隋··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送神
- 会面炎炎朱夏日,门庭雪澹自相看。 -- 出自宋·徐元杰·赠日者林雪庵
- 万物洪纤俱夏长,九天宽大遍春生。 -- 出自宋·徐元杰·宿部观铨法苦蚊
- 炎郁甚炊蒸,夏虫难语冰。 -- 出自宋·刘克庄·戏效屏山书斋十咏
- 世吏宽严若夏冬,欲安欲富此情同。 -- 出自宋·刘克庄·三和二首
- 去年腊月来夏口,黑风白浪打头吼。 -- 出自唐·李涉·却归巴陵途中走笔寄唐知言
- 南坡佳绝处,夏木昼成阴。 -- 出自宋·曾几·皇石堂
- 占断春光及夏初,琉璃剪叶朵珊瑚。 -- 出自宋·周必大·彭孝求以绿野行送芍药数种鄙句为谢
- 冬与滕六宜,夏与赵盾敌。 -- 出自宋·周必大·王才臣求园中六诗杨秘监谢尚书皆赋·松庵
- 享备钧台同夏启,果分汉会愧桓荣。 -- 出自宋·周必大·恭和御制闻喜宴诗
- 入眼宫槐宜夏日,转头关柳易秋风。 -- 出自宋·洪咨夔·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词·皇帝阁
- 窗竹未抽今夏笋,庭梅曾试当年花。 -- 出自唐·方干·山中
- 湓城潮不到,夏口信应稀。 -- 出自唐·李冶·送韩揆之江西(一作送阎伯钧往江州)
- 清风长入坐,夏月似秋天。 -- 出自唐·戎昱·玉台体题湖上亭
- 只可且论经夏别,莫教琪树两回春。 -- 出自唐·施肩吾·送端上人游天台
- 蓼渚白波喧夏口,柿园红叶忆长安。 -- 出自唐·郑谷·舟行
- 久早腊月如夏热,夜来忽降一尺雪。 -- 出自宋·潘阆·喜腊雪
- 燕子将雏语夏深,绿槐庭院不多阴。 -- 出自宋·汪藻·即事
- 晓山随意开,夏气含露澄。 -- 出自宋·刘子翚·入白水怀士特温其
- 晚烟渔艇远,夏潦荻洲平。 -- 出自宋·王之道·过富池题澄江阁二首
- 阅史旧尝疑夏五,参禅今遂荐前三。 -- 出自宋·王之道·次方正叔知县韵仆今年六十有三窃观正叔赠陈
- 苍玉几番披夏箨,老龙长此战秋声。 -- 出自宋·王之道·题元发弟竹轩
- 著龟亦何知,夏来又将老。 -- 出自宋·王之道·次韵朱元顺食萱草羹
- 一榻云山供夏簟,满江烟雨看春潮。 -- 出自元·倪瓒·题张以中野亭
- 况乃指廪间,夏楚劫以势。 -- 出自元·杨维桢·周急谣
- 日日芙蓉生夏水,年年杨柳变春湾。 -- 出自唐·姜皎·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五章
- 操环昔闻迎夏启,发匣先来瑞有虞。 -- 出自唐·崔日用·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六章
- 双峰诸道友,夏满有书招。 -- 出自唐·齐己·送僧
- 自来还独去,夏满又秋残。 -- 出自唐·齐己·寄楚萍上人
- 晴新看蛱蝶,夏早摘芙蕖。 -- 出自唐·刘宪·侍宴长宁公主东庄
- 豪客每来清夏葛,愁人才见认秋檐。 -- 出自唐·薛能·水帘吟
- 高波万丈泻,夏禹几年功。 -- 出自唐·薛能·龙门八韵
- 庾楼逢霁色,夏日欲西曛。 -- 出自唐·王贞白·雨后从陶郎中登庾楼
- 春馀仍哢鸟,夏近未舒莲。 -- 出自唐·赵冬曦·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莲字
-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 -- 出自唐·李嘉祐·句
- 我行自春仲,夏鸟忽绵蛮。 -- 出自唐·阎防·夕次鹿门山作
- 即见引须缘夏木,定知如跖荐冬筵。 -- 出自宋·蔡挺·南京种山药法
- 既有相催春夏,自解转成今古,谁後更谁前。 -- 出自宋·程大昌·水调歌头·坐上羽觞釂
- 一杯首饯江夏黄,一诗窍比振履商。 -- 出自宋·陈造·鹿鸣燕
- 斯文属耆儒,夏屋况巨栋。 -- 出自宋·陈造·题张仲思孝友堂
- 秀水稳宜眠夏簟,惠泉香可煮秋菰。 -- 出自宋·吴泳·关成都添倅李微之分韵得巫字
- 天子已筹西夏策,将军未易许安閒。 -- 出自宋·李新·下鹿头坂偶成
- 杜门惟一静,夏日不知长。 -- 出自宋·郑刚中·夏夜小雨独坐
- 春雨两甲子,夏雨知复多。 -- 出自宋·李弥逊·次韵连江陈丞闵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