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在第4个字的诗句
夏在第四个字的诗句
- 鳞甲昏夏物,怀青莫如蟳。 -- 出自宋·高似孙·富次律送蟳
- 算来春夏,一气本无偏。 -- 出自宋·程珌·满庭芳·人道苍姬
- 韶山瑚夏琏只君是,此宝岂久道边横。 -- 出自宋·王迈·送陈君保作吉赴广漕
- 采薪背夏见书云,世我相遗思转清。 -- 出自宋·阳枋·丙辰病起示儿
- 绿阴朱夏回清暑。 -- 出自宋·冯取洽·贺新郎·那得身无事
- 空江涨夏潦,远山生夕烟。 -- 出自宋·吴潜·古风一首送常明仲还里社
- 依稀子夏微有言,譬诸草木区以别。 -- 出自宋·王柏·和立斋番君吟
- 却从立夏晴多日,策杖闲来看绿阴。 -- 出自宋·王谌·绝句
- 粤从书夏五,甘霔绝点滴。 -- 出自宋·卫宗武·立秋喜雨
- 誓征黜夏命,武成有商邑。 -- 出自宋·卫宗武·伊周
- 直从初夏到秋凉。 -- 出自宋·杨泽民·浣溪沙
- 晚春早夏扬州路,浓妆初试鹅红妒。 -- 出自宋·王义山·王母祝语·芍药花诗
- 空斋长夏永和年,莺啭林阴鹭水田。 -- 出自宋·姚勉·和陈和卿四绝
- 新秧入夏种俱了,一色秀绿连天铺。 -- 出自宋·姚勉·次杨监簿上陈守赈灾韵
- 万里夷夏范我躯,如鸱百发一无虚。 -- 出自宋·张埴·答彭秉山
- 商丘大夏三十魄,白水青松大小回。 -- 出自宋·张埴·此心过酬韵
- 秋收稻,夏收头。 -- 出自·***·南中谚
-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 出自唐·贾弇·状江南·孟夏
- 江南季夏天,身热汗如泉。 -- 出自唐·范灯·状江南·季夏
-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 出自唐·樊珣·状江南·仲夏
- 嘉谷不夏熟,大器当晚成。 -- 出自宋·欧阳詹·徐十八晦落第
- 石渠清夏气,高树激鲜飙。 -- 出自唐·李德裕·奉和韦侍御陪相公游开义五言六韵
- 四时唯夏不敢入,烛龙安敢停斯须? -- 出自唐·崔珏·道林寺
- 诗传华夏外,偈布市朝间。 -- 出自唐·许棠·赠栖白上人
- 酌量诸夏须平取,期刻群雄待遍锄。 -- 出自唐·李山甫·代孔明哭先主
- 游吴累夏讲,还与虎溪同。 -- 出自唐·张蠙·赠可伦上人
- 橘如珠夏在,池象月垂穿。 -- 出自唐·黄滔·壶公山古老相传右仙姓陈名壶公于此山
- 乘舟维夏口,烟野独行时。 -- 出自·钱·江行无题一百首
- 相留开夏蜜,辞去见秋萤。 -- 出自唐·李洞·段秀才溪居送从弟游泾陇
- 护茶高夏腊,爱火老春秋。 -- 出自唐·李洞·山寺老僧
- 杉松新夏后,雨雹夜禅中。 -- 出自唐·李建勋·怀赠操禅师
- 惟尔曰夏,毒靡有流,民始克昌。 -- 出自宋·赵湘·宋颂
- 体元承夏道,推历法尧咨。 -- 出自唐·杜周士·闰月定四时
- 仙家无夏亦无秋,红日清克满翠楼。 -- 出自唐·曹文姬·送春
- 傥因华夏使,书札转悠哉。 -- 出自唐·无可·送朴山人归日本
- 忆当九夏初,恒御君王手。 -- 出自宋·李兼·秋扇行
- 有春生夏长秋成,万汇一气无别。 -- 出自元·长筌子·百宝妆
- 进为春夏月。 -- 出自元·李真人·菩萨蛮·还丹火法将何作
- 庐山解夏洪山去,自到山边叶已飘。 -- 出自宋·张弋·汉东郡斋夕坐
- 岩留冬夏霜。 -- 出自南北·孔稚珪·旦发青林诗
- 寒岩留夏雪。 -- 出自南北·孔稚珪·游太平山诗
- 几经春夏秋冬日,衣笑东南西北风。 -- 出自·聂绀弩·赠胡考
- 虚堂入夏讲残经,不击钟声击鼓声。 -- 出自宋·释智圆·予近卜居孤山之下友人元敏以四绝见嘲遂依韵
- 上方逢夏夕,月色遍千山。 -- 出自宋·余靖·同李秘校谭员外宿月华上方
- 赋叛于夏,为予式遏。 -- 出自宋·石介·庆历圣德颂
- 中林兴夏雹,半壑卧秋霓。 -- 出自宋·黄庶·嵩山
- 雪山经夏冷,天马入秋肥。 -- 出自宋·陶弼·塞上
- 气充诸夏润,祥应太平多。 -- 出自宋·孔文仲·玉烛
- 吁嗟华夏半为鬼,干戈喋血冲斗牛。 -- 出自宋·张嵲·行建溪上是晚同宿小桥感怀书事
- 山僧结夏来,赢得紧闭户。 -- 出自宋·释道璨·偈颂二十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