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在第10个字的诗句
夏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圣贤礼让风,何不遍西夏。 -- 出自唐·元结·系乐府十二首·陇上叹
- 譬之适时运,寒暑变冬夏。 -- 出自宋·王令·赠周伯玉下第
- 士通五经取青紫,请谢夏侯乌有此。 -- 出自宋·毛滂·出都寄二苏
- 雪岭无人又问来,十年夏腊平安否。 -- 出自唐·鲍溶·怀惠明禅师
- 道冠周诗心翼翼,功逾夏载日孜孜。 -- 出自宋·夏竦·奉祀礼毕还京
- 小小规模似禁中,分明夏禹欲卑宫。 -- 出自宋·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 西县古巴东菲岛,中有夏威八点烟微茫。 -- 出自清·梁启超·二十世纪太平洋歌
- 中田筑场亦有庐,翚飞夏屋何渠渠。 -- 出自宋·白巽·东屯行
- 巴夔与闽粤,至今愧华夏。 -- 出自宋·陈普·古田女
- 一日来古田,拔秧适初夏。 -- 出自宋·陈普·古田女
- 七闽义处所,目不睹韶夏。 -- 出自宋·陈普·古田女
- 沂风蔼莫春,弦诵殷长夏。 -- 出自宋·陈普·古田女
- 半月骄阳四更雨,豳风夏校梦初回。 -- 出自宋·陈普·七月六日夜雨
- 可笑郑公如百舌,春前夏后两般声。 -- 出自宋·陈普·咏史下·魏徵
- 圣容菩萨来西天,庐仙夏人在东土。 -- 出自宋·释惟一·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 沩峤冬天轰霹雳,仰山夏月降严霜。 -- 出自宋·释惟一·颂古三十六首
- 云与山连恒为白,春生夏长莫知秋。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檐前蝶车急作丝,又是夏税相催时。 -- 出自明·高启·养蚕词
- 嵌空突兀多异态,云吐夏浦芝生田。 -- 出自明·高启·姑苏杂咏 太湖石
- 或者窥残篇,律吕起韶夏。 -- 出自宋·晁说之·十二弟季所和邵子文病中感怀之作复次韵寄子
- 黟江春水浅深绿,庐岳夏莲倾倒开。 -- 出自宋·杨亿·元净上人之新安谒李学士兼游庐阜
- 微风净郊原,暮色含清夏。 -- 出自宋·刘子翚·同范智闻五月十四日夜赏月
- 日转桐阴,正玉燕、飞来夏屋。 -- 出自宋·石孝友·满江红·且转桐阴
- 涉春苦淫雨,连绵过梅夏。 -- 出自宋·王之道·苦雨呈蕲守徐次公
- 君不见黄石公进张良,夏侯章诋孟尝,长者之名从此扬。 -- 出自元·杨维桢·结袜子
- 蛇筋束紧束破壳,寒龟夏鳖一种味。 -- 出自唐·卢仝·月蚀诗
- 锦轺凌右地,华缨羁大夏。 -- 出自唐·许敬宗·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
- 农民验甲子,其应旱在夏。 -- 出自宋·强至·久雨
- 早晚定归黄合去,剩移夏榻就风眠。 -- 出自宋·强至·和登金铜门
- 惟有不死心,清光遍华夏。 -- 出自宋·张栻·荆湖望月
- 著我愁城中,转首已中夏。 -- 出自宋·陈造·梁广文归自襄阳作古乐章迎之
- 忆昔从公游,端门正槐夏。 -- 出自宋·李弥逊·次韵张嵇仲侍郎
- 譬之草木姿,荣枯信科夏。 -- 出自宋·李弥逊·和张嵇仲秋日病中见示
- 一岭跨两州,千年无九夏。 -- 出自宋·吴芾·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
- 为米聊复留,两同僧过夏。 -- 出自宋·陈知柔·天台游山
- 不是短檠长弃置,会与夏簟还相宜。 -- 出自宋·曾协·和裘父侄季狸竹夫人歌
- 今非昔,畏寒闭户,弃掷夏商彝。 -- 出自宋·洪适·满庭芳·旧日盘洲
- 涸涩苦穷冬,漩洑怖炎夏。 -- 出自宋·李流谦·峡中赋百韵
- 巴东仅三户,突兀著大夏。 -- 出自宋·李流谦·峡中赋百韵
- 旧谒南州高士,必过江夏无双。 -- 出自宋·赵蕃·因书寄黄子耕六言三首
- 岂待秋风方忆脍,不堪夏日况挥戈。 -- 出自宋·赵蕃·困坐穷山无以娱日用随斋问讯韵寄莘夫并呈随
- 力田乃有秋,暑雨敢咨夏。 -- 出自宋·郑清之·再用韵
- 三江纳行潦,九谷偏畏夏。 -- 出自宋·郑清之·可斋陈大卿政成暇蒐讨河渠为乡国长久虑开万
- 少见出山多入定,还於夏末起秋程。 -- 出自宋·薛师石·寄雁荡诗僧
- 梅雨润兼旬,暑月不知夏。 -- 出自宋·薛师石·梅雨
- 止处流行息处生,春作夏长秋敷荣。 -- 出自宋·魏了翁·次韵李参政秋怀十绝
- 宇静昼窗长似岁,心清夏簟冷於秋。 -- 出自宋·魏了翁·肩吾生日以三绝为寿
- 沪涪江上初戒舟,荆江夏簟赤壁秋。 -- 出自宋·魏了翁·送杨仲博归蜀
- 有秋来竹径,春时花坞,夏里荷漪。 -- 出自宋·吴潜·八声甘州·任渠侬
- 始言麦垄春,今已稻畦夏。 -- 出自宋·陈垲·出郊观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