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第5个字的诗句
处在第五个字的诗句
- 一语便喜处,千言益怒时。 -- 出自宋·邵雍·言语吟
- 客宦危疑处,家书子细看。 -- 出自宋·邵雍·所感吟
-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 出自魏晋·王粲·七哀诗
- 日月不安处。 -- 出自魏晋·王粲·从军诗
- 复有风云处。 -- 出自南北·徐陵·山斋诗
- 良人在何处。 -- 出自南北·徐陵·和王舍人送客未还闺中有望诗
- 借问藏书处。 -- 出自隋·江总·诒孔中丞奂诗
- 犹忆窥窗处。 -- 出自隋·江总·奉和东宫经故妃旧殿诗
- 但见成蹊处。 -- 出自隋·江总·咏李诗
- 深斋尝独处,讵肯厌秋声。 -- 出自唐·朱庆馀·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
- 风波不起处,星月尽随身。 -- 出自唐·朱庆馀·湖中闲夜遣兴
- 前程有平处,谁敢与心期。 -- 出自唐·朱庆馀·过洞庭
- 心知禅定处,石室对芭蕉。 -- 出自唐·朱庆馀·送品上人入秦
- 朝昏吟步处,琴酒与谁同。 -- 出自唐·朱庆馀·赠陈逸人
- 娥皇挥涕处,东望九疑天。 -- 出自唐·朱庆馀·题娥皇庙
- 尽日徘徊处,归鸿过玉京。 -- 出自唐·朱庆馀·长安春日野中
- 故人同泛处,远色望中明。 -- 出自唐·朱庆馀·省试晦日与同志昆明池泛舟
- 江馆迢遥处,知音信渐赊。 -- 出自唐·朱庆馀·宿江馆
- 野情随到处,公务日关身。 -- 出自唐·朱庆馀·送韩校书赴江西幕
- 好是修行处,师当住几年。 -- 出自唐·朱庆馀·送虚上人游天台
- 莫认如宾处。 -- 出自宋·晁补之·菩萨蛮·百花含蓓东风里
- 问此中、何处芰荷深,渔人指。 -- 出自宋·晁补之·满江红·莫话南征
- 怜君羁旅处。 -- 出自宋·晁补之·千秋岁·叶舟容易
- 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 出自宋·晁补之·临江仙 信州作
- 向西湖两处、秋波一种,飞霭澄辉。 -- 出自宋·晁补之·八声甘州 扬州次韵和东坡钱塘作
- 荒城孤绝处,犹指玉钩亭。 -- 出自宋·晁补之·祷雨宿九曲池上三首
- 顷求田野处,政以城郭扰。 -- 出自宋·晁补之·郊居与八弟无斁读书
- 衡阳渺何处,中沚若烟海。 -- 出自宋·晁补之·和苏翰林题李甲画雁二首
- 山川有佳处,神物严守卫。 -- 出自宋·朱翌·饭大涌泉入紫微洞洞乃余寻出
- 平生下箸处,但觉皆羊枣。 -- 出自宋·朱翌·淮人多食蛙者作诗示意
- 一粒生何处,千箱庆有秋。 -- 出自宋·朱翌·遣僧澄收刈潼阳
- 向来歌舞处,夜雨鸣寒蛩。 -- 出自宋·陈师道·妾薄命二首
- 昔人死别处,一笑欲绝倒。 -- 出自宋·陈师道·秋怀十首
- 迟留随处处,帘幕静沉沉。 -- 出自宋·陈师道·杂题
- 当年钓游处,壮者或可指。 -- 出自宋·陈师道·送李奉议亳州判官四首
- 要知怀惠处,行路涕交挥。 -- 出自宋·陈师道·大行皇太后挽词二首
- 兜率真归处,琴台只断云。 -- 出自宋·陈师道·何太中挽词二首
- 酷暑不可处,相将寻昼凉。 -- 出自宋·陈师道·同苏不疑避暑法惠寺
- 昔人行乐处,时过名不称。 -- 出自宋·陈师道·登冥山
- 道暗失归处,栖鸟故不喧。 -- 出自宋·陈师道·城南寓居
- 倒身无著处,呵手不成温。 -- 出自宋·陈师道·暑雨
- 预恐登临处,长思马少游。 -- 出自宋·陈师道·登寺山
- 怕玉绳低处,依旧睽离。 -- 出自宋·赵长卿·满庭芳·雨洗长空
- 横管轻吹处,余香散、阿谁偏得。 -- 出自宋·赵长卿·水龙吟·烟姿玉骨尘埃外
- 帘幕闲垂处,轻风送、一番寒峭。 -- 出自宋·赵长卿·水龙吟·淡烟轻霭濛濛
- 料雪霜深处,司花神女,暗里焚百和。 -- 出自宋·赵长卿·探春令·雕墙风定
- 从前分付处,明月清风,不用斜晖照佳丽。 -- 出自宋·赵长卿·洞仙歌·芰荷已老
- 晚风扶起处,雪轻盈。 -- 出自宋·赵长卿·小重山·枝上杨花糁玉尘
- 合儿幽静处,围炉面小窗。 -- 出自宋·赵长卿·霜天晓角·合儿幽静处
- 念仙源深处,暖香小院,赢得群花怨也。 -- 出自宋·赵长卿·瑞鹤仙 归宁都,因成,寄暖香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