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第13个字的诗句
处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一螺点漆便有余,万灶烧松何处使。 -- 出自宋·苏轼·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
- 还将天竺一峰去,欲把云根到处栽。 -- 出自宋·苏轼·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出处
- 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 -- 出自宋·苏轼·石炭
- 斜风细雨到来时,我本无家何处归。 -- 出自宋·苏轼·西塞风雨
-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 -- 出自宋·苏轼·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 犹言不见戴安道,为问适従何处来。 -- 出自宋·苏轼·雪溪乘兴
- 天空月满宜登眺,看取青铜两处磨。 -- 出自宋·苏轼·题铜陵陈公园双池诗
- 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 -- 出自宋·苏轼·过永乐文长老已卒
- 达人本自不亏缺,何暇更求全处全。 -- 出自宋·苏轼·谢苏自之惠酒
-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 -- 出自宋·苏轼·壶中九华山并引
- 画堂粉壁翻云幕,十里江天无处着。 -- 出自宋·苏轼·赵令晏崔白大图幅径三丈
- 老来尚有忧时叹,此涕无従何处倾。 -- 出自宋·苏轼·吕与叔学士挽词
- 何妨红粉唱迎仙,来伴山僧到处禅。 -- 出自宋·苏轼·陆莲庵
- 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 -- 出自宋·苏轼·法惠寺横翠阁
- 忽惊华构依岩出,乞与佳名到处传。 -- 出自宋·苏轼·孤山二咏(并引)
- 流年又喜经重九,可意黄花是处开。 -- 出自宋·苏轼·秋晚客兴?或为沈括作?
- 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 -- 出自·毛泽东·七律·洪都
-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 出自唐·杜甫·白帝
- 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 -- 出自唐·杜甫·吹笛
- 秋风袅袅吹江汉,只在他乡何处人。 -- 出自唐·杜甫·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
- 断崖千丈孤松,挂冠更在松高处。 -- 出自宋·辛弃疾·水龙吟·断崖千丈孤松
- 补陀大士虚空,翠岩谁记飞来处。 -- 出自宋·辛弃疾·水龙吟·补陀大士虚空
- 细思量,悲欢梦里,觉来总无寻处。 -- 出自宋·辛弃疾·永遇乐·紫陌长安
-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 出自宋·辛弃疾·西江月 遣兴
- 纱厨如雾,簟纹如水,别有生凉处。 -- 出自宋·辛弃疾·御街行·阑干四面山无数
- 人言大道本强名,毕竟名从有处生。 -- 出自宋·辛弃疾·偶题
- 白刃纷纷避行路,六合茫茫何处去。 -- 出自宋·辛弃疾·赠申孝子世宁
- 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 -- 出自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 和微之
- 娇花巧笑久寂寥,娃馆苎萝空处所。 -- 出自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 和微之
- 此时我亦闭门坐,一日风光三处心。 -- 出自唐·白居易·和钱员外答卢员外早春独游曲江见寄长句
- [李实尚书先贬此州,身殁于彼处。 -- 出自唐·白居易·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
- 今年杜鹃花落子规啼,送春何处西江西。 -- 出自唐·白居易·送春归 元和十一年三月三十日作。
- 早知如此悔归来,两地宁如一处苦。 -- 出自唐·白居易·缚戎人-达穷民之情也
- 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 -- 出自唐·白居易·杨柳枝词八首
- 学调气后衰中健,不用心来闹处闲。 -- 出自唐·白居易·咏怀寄皇甫朗之
- 贫家薙草时时入,瘦马寻花处处行。 -- 出自唐·白居易·赠杨秘书巨源
- 灵夏潜安谁复辨,秦原暗通何处见。 -- 出自唐·白居易·城盐州-美圣谟而诮边将也
- 使君虽老颇多思,携觞领妓处处行。 -- 出自唐·白居易·题灵岩寺
- 回头下马一相顾,尘土满衣何处来。 -- 出自唐·白居易·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兼简张大、贾
- 如年七十身犹在,但恐伤心无处行。 -- 出自唐·白居易·予与故刑部李侍郎早结道友,以药术为事,与
- 红芳堪惜还堪恨,百处移将百处开。 -- 出自唐·白居易·移牡丹栽
- 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 -- 出自唐·白居易·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
- 青苔明月多闲地,比屋疲人无处居。 -- 出自唐·白居易·两朱阁
- 怜君独向涧中立,一把红芳三处心。 -- 出自唐·白居易·和王十八蔷薇涧花时有怀萧侍御兼见赠
- 入乡不杖归时健,出郭乘轺到处夸。 -- 出自唐·白居易·送滕庶子致仕归婺州
- 天时人事常多故,一岁春能几处游。 -- 出自唐·白居易·勉闲游
-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 出自唐·王维·叹白发
- 愁将铁网罥珊瑚,海阔天翻迷处所。 -- 出自唐·李商隐·燕台四首·春
- 新春定有将雏乐,阿阁华池两处栖。 -- 出自唐·李商隐·凤
- 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 -- 出自清·纳兰性德·沁园春·丁巳重阳前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