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在第7个字的诗句
声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听松复听松,松声在高阁。 -- 出自明·邵宝·听松
- 舞影伤罗绮,歌声咽管弦。 -- 出自明·邵正己·铜雀台
- 木叶知时序,鸡声识晓昏。 -- 出自明·盛时泰·偶然作
- 西园门外驮鼓声,十六院中乐齐发。 -- 出自明·石珝·清夜游
- 梵语中天应,钟声下界浮。 -- 出自明·石珝·寄北觉隆上人
- 萧寺送行频,蝉声入座新。 -- 出自明·苏澹·弘慈寺别沈元戎
- 有时无声似有声,欲与彩凤相和鸣。 -- 出自明·苏平·和玉山倥侗生紫凤曲
- 春事多逢醉,歌声半是愁。 -- 出自明·孙一元·西湖
- 杀势奔封豕,威声走怒彪。 -- 出自明·孙一元·赠李将军征南十八韵
- 老魅梁间忽作声,四下妖精俱起啸。 -- 出自明·汤胤勣·题谢卫同钟馗移家图
- 家学远不替,新声日揄扬。 -- 出自明·唐之淳·送贡先生(五十韵)
- 西风卷海作涛声,烛影檐花彻夜明。 -- 出自明·唐之淳·秋夜怀孟熙
- 心境有余寂,秋声自厌听。 -- 出自明·陶安·秋夜
- 行处山农说,留声到子孙。 -- 出自明·陶安·腊八日发桐城
- 湖影摇晴榻,钟声度暝楼。 -- 出自明·田艺蘅·游三茅山访郑炼师
- 解装憩逆旅,笛声感山阳。 -- 出自明·童冀·杂诗(五首)
- 怪气时冲壁,泉声或乱钟。 -- 出自明·童珮·善卷洞
- 花气惟春识,书声只鹤闻。 -- 出自明·童珮·送盛朝用读书方山
- 人语朱楼细,箫声碧海长。 -- 出自明·屠隆·元夕集司马公宅
- 萧萧梧叶作秋声,况复征人欲远行。 -- 出自明·屠瑶瑟·送外
- 玉笛飘残月下声,空江秋入思冥冥。 -- 出自·王偁·宿巴陵闻笛
- 野日山房掩,寒声雨叶枯。 -- 出自明·王醇·过月公故庐
- 孤塔寒花外,莺声愁暝烟。 -- 出自明·王醇·悼星上人
- 石势熊渠虎,风声永固兵。 -- 出自明·王履·经昨所蓦之涧反有怯不自胜之意
- 胡为留迹与留声,惹得丹青到林下。 -- 出自明·王履·避诏岩(二首)
- 天气清行药,溪声和读书。 -- 出自明·王懋明·湖上隐居秋日漫兴四首
- 天昏地黑少人声,尚有归魂哭战垒。 -- 出自明·王讴·龟山战歌
- 谷磬杵臼间,斯声闻盖寡。 -- 出自明·王跂·夜归即事
- 山昏溪暝市销声,唯有流泉不断鸣。 -- 出自明·王人鉴·夜宿慧山下和俞孺子
- 酒气薰杯浅,棋声隔院微。 -- 出自明·王韦·三月晦日送致仁南归
- 返照入柴扉,蝉声在高树。 -- 出自明·王问·早秋泾上作
- 万里云霄鹤一声,夜静归来月如练。 -- 出自明·王问·洞虚道院访鹤山道士
- 何人翻作弦上声,传与江南士女听。 -- 出自明·王祎·白翎雀图
- 呵笔作字硬语声,角声冻咽梅花梢。 -- 出自明·王彝·癸酉岁徐枢密第赏雪
- 露气生鳌背,箫声出凤楼。 -- 出自明·王英·酬王尊师仙游(三首)
- 聊将榔板敲一声,蛟鼍局敛风波静。 -- 出自明·王隅·徐良辅耕渔轩
- 芳情达金闺,诵声递书幌。 -- 出自明·王畛·早春咏二首
- 长板桥头听曲声,徐娘虽老尚多情。 -- 出自明·王稚登·送项仲融游金陵三首
- 隔岸不闻鸡犬声,前村尽说蛟龙斗。 -- 出自明·王稚登·观潮歌
- 一半秦声半楚声,秦娥调瑟楚娥筝。 -- 出自明·王稚登·长安春雪曲五首
- 春服趋童冠,秋声杂诵弦。 -- 出自明·魏观·都昌怀旧隐(二首)
- 水气上城根,风声隐岩背。 -- 出自明·吴鼎芳·泊北固山下
- 晓色散为水,秋声聚作林。 -- 出自明·吴鼎芳·西湖晓起
- 灯影参差水,歌声远近舟。 -- 出自明·吴鼎芳·和靖祠前晚坐
- 湿气蒸初艳,春声散冷魂。 -- 出自明·吴鼎芳·人日雨中上方寺看梅
- 及此领郡符,先声过疆界。 -- 出自明·吴宽·哀文宗儒
- 庭柯何事报秋声,江路迢迢几日程。 -- 出自明·吴孺子·别周生
- 昆冈山石裂,两声梅花尽飞雪。 -- 出自明·谢常·箫杖曲
- 幢影翻灯外,钟声落枕边。 -- 出自明·谢复·暮春怀本厚读书西峰寺
- 银烛烧残夜漏声,画屏香案影孤清。 -- 出自明·谢五娘·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