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在第7个字的诗句
声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星赏元勋,凯歌声撼芝峰路。 -- 出自宋·释绍昙·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 微雨湿残红,泉声杂幽鸟。 -- 出自宋·释师范·偈颂一百四十一首
- 瞋喜爱憎,是非声色。 -- 出自宋·释师体·四圣赞
- 曾生心若何,猿声终夜哀。 -- 出自宋·释惟凤·姑射山诗题曾山人壁
- 听彻胡笳曲,寒声转更哀。 -- 出自宋·释文珦·边思
- 匿罪而言功,虚声尚欺谩。 -- 出自宋·释文珦·纪事
- 鸟道云泉远,猿声烟树重。 -- 出自宋·释文珦·题颜晞仲归隐
- 野老不知寒,欢声动阡陌。 -- 出自宋·释文珦·喜雪
- 冻草色死,北风声酸。 -- 出自宋·释文珦·北游朔城行
- 林下一僧归,钟声烟际远。 -- 出自宋·释文珦·晚
- 焚香拜天赐,欢声遍群农。 -- 出自宋·释文珦·夏雨应祷
- 孤笛起寒洲,传声到暝楼。 -- 出自宋·释文珦·塞笛
- 慷慨长歌发,歌声入杳冥。 -- 出自宋·释文珦·雨夜
- 田蚕杯珓好,欢声动林坰。 -- 出自宋·释文珦·野外即事
- 绝唱思幽客,欢声遍野农。 -- 出自宋·释文珦·鄞中他山堰
- 爱此黄钟管,传声到谷中。 -- 出自宋·释文珦·酬李筼房见寄
- 春谷行难尽,鸡声忽一家。 -- 出自宋·释文珦·春谷
- 月色和云白,松声带露寒。 -- 出自宋·释文准·偈十二首
- 上楼敲磬两三声,惊散飞禽方丈后。 -- 出自宋·释文准·十二时颂
- 帆影迷寒雁,经声隐暮潮。 -- 出自宋·释希昼·送嗣端东归
- 不出飞猿岭,道声蔼天下。 -- 出自宋·释咸杰·赞木庵和尚
- 戏笑怒骂謦欬声,总是吾家第一义。 -- 出自宋·释心月·善禅人登径山侍痴绝
- 闲倚江楼听角声,春风两岸野花明。 -- 出自宋·释行海·闲倚
- 试问参方什么声,迷心未达菩提力。 -- 出自宋·释印肃·颂证道歌·证道歌
- 织女心宽不作声,牵牛一棒和空折。 -- 出自宋·释印肃·颂证道歌·证道歌
- 轻轻敲著作金声,试问同参知不知。 -- 出自宋·释印肃·颂四宾主
- 特地一场愁,角声吹画楼。 -- 出自宋·释印肃·金刚随机无尽颂·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 摇杵一击时,此声振天地。 -- 出自宋·释印肃·金刚随机无尽颂·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 闻声恰似聋,见声非外色。 -- 出自宋·释印肃·金刚随机无尽颂·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 夺下生机不作声,耳聋眼瞎妙明生。 -- 出自宋·释印肃·学无学颂一十五首
- 痴人著色又扣声,岂解圆音不可听。 -- 出自宋·释印肃·宣说神咒
- 草心将变红,雁声来已早。 -- 出自宋·释永颐·感雁来红
- 暮馆正虚寂,泉声杂鸣蛩。 -- 出自宋·释永颐·秋馆
- 不荐檐头滴滴声,说妙谈玄可足数。 -- 出自宋·释云·偈颂二十九首
- 翻紫燕,嚼黄鹂,声色丛中有路歧。 -- 出自宋·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 师旷不闻而其声自普,离朱不辨而其色非悭。 -- 出自宋·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 天意发丛林,檐声闹窗户。 -- 出自宋·释正觉·偈颂七十八首
- 出则无心应有声,眇然天地亦难铭。 -- 出自宋·释智愚·云谷术士
- 溪林叶堕,寒雁声寒。 -- 出自宋·释智遇·偈颂二十五
- 霁色澄千里,潮声带两州。 -- 出自宋·释仲殊·句
- 徐行踏断流水声,纵观寫出飞禽迹。 -- 出自宋·释重顯·颂一百则
- 千尺岩泉喷冷声,草堂云淡竹风清。 -- 出自宋·释重顯·寄内侍太保
- 边雁影邪,寒蝉声速。 -- 出自宋·释重顯·秋日送僧
- 古之名也在希声,今之实也同浮瞖。 -- 出自宋·释重顯·送善暹首座
- 烧香人静杳无声,苔满丹墀皓月明。 -- 出自宋·释子淳·颂古一○一首
- 色自色兮声自声,新莺啼处柳烟轻。 -- 出自宋·释子淳·颂古一○一首
- 无弦琴上有希声,此遇知音作证明。 -- 出自宋·释子淳·寄随守向大夫三首
- 径山随例和一声,莫言楚石不当玉。 -- 出自宋·释宗杲·偈颂一百六十首
- 入圣超凡既有声,卧龙谁顾碧潭清。 -- 出自宋·释宗演·颂古二十四首
- 处处呢喃紫燕,声声睍睆黄鹂。 -- 出自宋·释祖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