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在第7个字的诗句
声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塔影高群木,江声压暮钟。 -- 出自唐·齐己·经安公寺
- 谁住原西寺,钟声送夕阳。 -- 出自唐·齐己·夏日草堂作
- 香影浮龛象,瓶声著井冰。 -- 出自唐·齐己·永夜
- 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娉婷。 -- 出自唐·乔知之·绿珠篇
- 海风吹凉木,边声响梢梢。 -- 出自唐·乔知之·拟古赠陈子昂
- 况复落红颜,蝉声催绿鬓。 -- 出自唐·乔知之·从军行(一作秋闺)
- 兵气腾北荒,军声振西极。 -- 出自唐·崔融·西征军行遇风
- 帆影清江水,铃声碧草山。 -- 出自唐·于武陵·过百牢关贻舟中者
- 应是南风曲,声声不合今。 -- 出自唐·于武陵·匣中琴
- 日色昆仑上,风声朔漠间。 -- 出自唐·薛能·舞曲歌辞·柘枝词三首
- 日气侵瓶暖,雷声动枕斜。 -- 出自唐·薛能·寄题巨源禅师
- 帆省当时席,歌声旧日讴。 -- 出自唐·薛能·天际识归舟
- 细滴随杯落,来声就浦分。 -- 出自唐·薛能·泛觞池
-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 -- 出自唐·刘昚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 松色空照水,经声时有人。 -- 出自唐·刘昚虚·寄阎防(防时在终南丰德寺读书)
- 日已暮,长檐鸟声度。 -- 出自唐·郎大家宋·琴曲歌辞·宛转歌
- 寒影波上云,秋声月前树。 -- 出自唐·薛奇童·拟古
- 虏气消残月,边声韵落梅。 -- 出自唐·袁晖·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 不知何处学新声,曲曲弹来未睹名。 -- 出自唐·王諲·夜坐看搊筝
- 曙色海边日,经声松下僧。 -- 出自唐·杨衡·题山寺
- 陇首降时雨,雷声出夏云。 -- 出自唐·杨衡·句
- 月色吴江上,风声楚木林。 -- 出自唐·杨凌·江上秋月
- 花落千回舞,莺声百啭歌。 -- 出自唐·杨凌·剡溪看花
- 何不上天去,一声啼到曙。 -- 出自唐·刘商·乌夜啼·绕树哑哑惊复栖
- 更睹南熏奏,流声入管弦。 -- 出自唐·武平一·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 雁行遥上月,虫声迥映秋。 -- 出自唐·李百药·送别
- 寒色暮天映,秋声远籁俱。 -- 出自唐·王贞白·芦苇
- 山色四时碧,溪声七里清。 -- 出自唐·王贞白·题严陵钓台
- 请停此曲归正声,愿将雅乐调元气。 -- 出自唐·王毂·玉树曲
- 亭午井灶闲,雀声响空仓。 -- 出自唐·独孤及·山中春思
- 月色遍秋露,竹声兼夜泉。 -- 出自唐·李嶷·林园秋夜作
- 君不见林下风,声远意难穷。 -- 出自唐·贺兰进明·杂曲歌辞·行路难五首
- 马势晨争急,雕声晚更饥。 -- 出自唐·吴融·赋雪十韵
- 当头独坐摐一声,满座好风生拂拂。 -- 出自唐·吴融·李周弹筝歌(淮南韦太尉席上赠)
- 旦夕君王继此声,不要停弦泪如雨。 -- 出自唐·吴融·李周弹筝歌(淮南韦太尉席上赠)
- 莫作云间鸿,离声顾俦侣。 -- 出自唐·张潮·襄阳行
- 花影飞莺去,歌声度鸟来。 -- 出自唐·谢偃·杂曲歌辞·踏歌词
- 一夜催仙杖,悲声到九宸。 -- 出自宋·王珪·英宗皇帝挽词五首
- 岑寂夜将半,一声来枕前。 -- 出自宋·王珪·和人闻雁二首
- 醉梦雷霆息,棋声日月间。 -- 出自宋·王珪·书隐者壁
- 舞曲依鸾殿,箫声下凤楼。 -- 出自唐·李怀远·凝碧池侍宴看竞渡应制
- 窃价惭庸怠,叨声逾寂寞。 -- 出自唐·刘允济·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
- 醉后长歌毕,馀声绕吹台。 -- 出自唐·李夔·使至汴州喜逢宋之问
- 琴曲悲千里,箫声恋九天。 -- 出自唐·韦元旦·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 朅来茂陵下,英声不复闻。 -- 出自唐·李適適·汾阴后土祠作
- 地脉平千古,天声振九围。 -- 出自唐·崔泰之·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 日暮铜雀迥,幽声玉座清。 -- 出自唐·王適·铜雀妓
- 喜气流云物,欢声浃里闾。 -- 出自唐·赵冬曦·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
- 书草藏天阁,琴声入夜台。 -- 出自唐·郑愔·哭郎著作
- 岑翠映湖月,泉声乱溪风。 -- 出自唐·陶翰·宿天竺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