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在第7个字的诗句
声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隔岸谁品弦,数声拖白练。 -- 出自宋·文同·湖上众禽尽以俗呼为题·拖白练
-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 出自汉·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 宝典推重五,欢声沸六宫。 -- 出自宋·周必大·端午帖子·皇后阁
- 云间两鸣鹤,清声闻兰皋。 -- 出自宋·周必大·次韵汤朝美古意二首
- 和气腾都邑,欢声遍海壖。 -- 出自宋·周必大·明堂庆成二十韵
- 岂弟基岩邑,名声起使华。 -- 出自宋·周必大·龙学张彦父挽词
- 最关情、鹎鵊一声催,窗纱晓。 -- 出自宋·洪咨夔·满江红·送雨迎晴
- 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 -- 出自宋·洪咨夔·眼儿媚·平沙芳草渡头村
- 风落虚檐燕子声,屋头屋尾菜花明。 -- 出自宋·洪咨夔·次虞宪日近即事五绝
- 云边江树作离声,回首秋光满渭城。 -- 出自宋·洪咨夔·次韵张提刑送行六绝
- 川妃导我去,涛声合钟埙。 -- 出自宋·洪咨夔·答及甫和
- 弄影窥清镜,收声听素弦。 -- 出自宋·洪咨夔·花狮
- 花片墙阴晚,禽声屋角晴。 -- 出自宋·洪咨夔·清凉院僧房致斋
- 引却东风觱栗声,竹舆如半作春行。 -- 出自宋·洪咨夔·被檄出城
- 梅影春风裹,茶声雪水边。 -- 出自宋·洪咨夔·秋怀二首
- 南风不竞多死声,鼓卧旗折黄云横。 -- 出自唐·贾至·燕歌行
- 明主信英武,威声赫四邻。 -- 出自唐·贾至·自蜀奉册命往朔方途中呈韦左相文部房尚书门
- 鸣籁萧森万木声,浓岚环合乱峰青。 -- 出自宋·蔡襄·宿延平津
- 谁会高情,淡然声利,一笑尘寰,万缘何有。 -- 出自宋·赵鼎·醉蓬莱·破新正春到
- 更阑人静一声声,道不如归去。 -- 出自宋·赵鼎·贺圣朝·征鞍南去天涯路
- 人迹霜桥外,禽声烟树间。 -- 出自宋·高翥·晓行
- 宵济向西兴,钟声隔岸听。 -- 出自宋·高翥·夜过西兴
- 树上流莺三两声,十年此地扁舟住。 -- 出自清·吴伟业·鸳湖曲
- 短棹经其门,叫声忽盈耳。 -- 出自清·吴伟业·直溪吏
- 君子耸高驾,英声邈今昔。 -- 出自唐·储光羲·秦中初霁献给事二首
- 是日不相见,莺声徒自新。 -- 出自唐·储光羲·洛阳东门送别
- 水宿依渔父,歌声好采莲。 -- 出自唐·储光羲·泊江潭贻马校书
- 猿狖清夜吟,其声一何哀。 -- 出自唐·储光羲·杂诗二首
- 昨暝逗南陵,风声波浪阻。 -- 出自唐·丁仙芝·江南曲
- 修持清苦振佳声,众鸟那知一鹗情。 -- 出自唐·方干·寄于少监
- 画角吹残月,寒声发戍楼。 -- 出自唐·方干·晓角
- 树势连巴没,江声入楚流。 -- 出自唐·方干·送姚合员外赴金州
- □雷车雨滴阶声,寂寞焚香独闭扃。 -- 出自唐·贯休·避地毗陵,寒月上孙徽使君兼寄东阳王使君三
- 有时鬼笑两三声,疑是大谢小谢李白来。 -- 出自唐·贯休·山中作
- 唯有南飞雁,声声断客肠。 -- 出自唐·贯休·古塞下曲七首
- 久雨始无尘,边声四散闻。 -- 出自唐·贯休·古塞上曲七首
- 指指法仙法,声声圣人声。 -- 出自唐·贯休·上裴大夫二首
- 借寇借不得,清声彻帝聪。 -- 出自唐·贯休·送杜使君朝觐
- 栗径穿蕃冢,狼声隔远烟。 -- 出自唐·贯休·送僧入幽州
- 万里长风啸一声,九贞须拍黄金几。 -- 出自唐·贯休·送姜道士归南岳
- 山色路无尽,砧声客强闻。 -- 出自唐·贯休·秋尽途中作
- 妾在邯郸住,歌声亦抑扬。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暑气檐前过,蝉声树杪交。 -- 出自唐·韩偓·登楼有题
- 青桐承雨声,声声何重叠。 -- 出自唐·韩偓·雨中
- 朦胧犹记管弦声,噤痄余寒酒半醒。 -- 出自唐·韩偓·日高
- 金井秋啼络纬声,出花宫漏报严更。 -- 出自唐·花蕊夫人·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 碎影摇枪垒,寒声咽帐军。 -- 出自唐·皎然·横吹曲辞·陇头水
- 洗足临潺湲,销声寄松柏。 -- 出自唐·皎然·苕溪草堂自大历三年夏新营洎秋及春…四十三
- 峰色秋天见,松声静夜闻。 -- 出自唐·皎然·秋居法华寺下院望高顶赠如献上人
- 峰色云端寺,潮声海上天。 -- 出自唐·皎然·送陆判官归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