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在第7个字的诗句
声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似闻疏雨打篷声,枕上悠扬梦半醒。 -- 出自宋·杨时·夜雨
- 竹风带雨作秋声,半睡惟闻鸟雀争。 -- 出自宋·杨时·病起
- 晴明百鸟啭新声,摧啄幽花折粉英。 -- 出自宋·杨时·春日五首
- 祥吹哗铜律,欢声塞卫环。 -- 出自宋·曾丰·代贺皇太子生日
- 清望醉翁族,俊声童子科。 -- 出自宋·曾丰·曲江值欧阳伯起舟行至封川二首
- 清气露之独,杀声风所偏。 -- 出自宋·曾丰·秋日途中
- 怨入离鸾别鹤声,转调忽落思归吟。 -- 出自宋·曾丰·载欣
- 江行终日听江声,忽怪潺潺声较清。 -- 出自宋·曾丰·舟中忽闻瀑布
- 鸟语如相问,松声似见嗤。 -- 出自宋·曾丰·送管宪出城
- 吾之好石如好声,要须节奏婉且清,真成入耳轻连城。 -- 出自宋·曾丰·乙巳正月过英州买得石山
- 和气分珠树,悲声寄藁砧。 -- 出自宋·曾丰·有悼
- 潮信犹为小,风声未至雄。 -- 出自宋·曾丰·潮到看人发舟
- 江响合蛮吹,鸟声谐越吟。 -- 出自宋·曾丰·舟行舣韶下石夜听
- 蜀屈严公子,先声到处惊。 -- 出自宋·曾丰·关参议刘仲洪就京制置辟入蜀二首
- 山容笑相留,水声泣相送。 -- 出自宋·曾丰·游三乳洞
- 滔滔流水去无声,月轮正挂天西角。 -- 出自元·尹廷高·芦沟晓月
- 塔影双峰见,松声九里闻。 -- 出自明·吴兆·西湖春游词七首
- 松色自幽映,溪声复潺湲。 -- 出自明·吴兆·过汪隐君道会
- 事在力为不在声,思之令人三叹息。 -- 出自明·张弼·络纬词
- 隆炽恢台,职神声之。 -- 出自隋·佚名·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 除坛西郊,坎其声鼓。 -- 出自隋·佚名·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
- 有泉清泚,有兰声香。 -- 出自隋·佚名·淳化乡饮酒三十三章
- 术牙锵鸣,肃容声精。 -- 出自隋·佚名·绍兴以后祀感生帝十六首
- 祀严陟降,德计声香。 -- 出自隋·佚名·绍兴以后祀感生帝十六首
- 百物顺成,黍稷声香。 -- 出自隋·佚名·熙宁望祭岳镇海渎十七首
- 裸将清庙,播于声诗。 -- 出自隋·佚名·章献明肃皇太后恭谢太庙
- 如闻肃优,有飶声香。 -- 出自隋·佚名·章献明肃皇太后恭谢太庙
- 神其来格,明德声香。 -- 出自隋·佚名·绍兴祀大火十二首
- 帝膺永福,功靡声有。 -- 出自隋·佚名·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十一首
- 堂筵四敞,明德声香。 -- 出自隋·佚名·元符亲享明堂十一首
- 山龙兗冕,律度声身。 -- 出自隋·佚名·咸平御楼四首
- 嘉辰荐俎,以发声明。 -- 出自隋··郊庙歌辞·享章怀太子庙乐章·迎俎酌献
- 戛玉拟金永颂声,檿丝孤竹和且清。 -- 出自隋··郊庙歌辞·梁太庙乐舞辞·饮福
-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 出自唐·苏廷·汾上惊秋
- 天风吹落浩歌声,地上行人尽回首。 -- 出自明·高启·姑苏杂咏 阳山(在城西北,古名秦余杭山,
- 下马饮酒歌苦声,新丰主人莫相忽。 -- 出自明·高启·太白三章
- 行处绿云迷,歌声一道齐。 -- 出自明·高启·姑苏杂咏 采莲泾(在城西南)
- 马前风叶助离声,楚驿都荒不计程。 -- 出自明·高启·送何明府之秦邮(何,淮东人。已三为县令)
- 寒色初凝野,秋声忽在林。 -- 出自明·高启·题张校理画
- 山暝断矶头,猿声两岸愁。 -- 出自明·高启·和友人过采石
- 苇叶寒相战,滩声暗共流。 -- 出自明·高启·雨篷
- 何处吹愁角一声,大江东岸吕蒙营。 -- 出自明·高启·寄余左司
- 雄鸡安得噤尔声,利名少息世上争,漫漫夜长人不惊。 -- 出自明·高启·鸡鸣歌
- 正是相思夜,钟声君处来。 -- 出自明·高启·怀陈寅山人时居西山昭明寺
- 谁识能歌旧散声,愁中听处尚分明。 -- 出自明·高启·江上逢旧妓李氏见过(四首)
- 鼠迹尘凝帐,蛙声雨到池。 -- 出自明·高启·京师寓廨(三首)
- 月色随窗尽,泉声到枕轻。 -- 出自宋·晁说之·静夜
- 蝶笑峰须飞有声,梅嫌柳眼众有青。 -- 出自宋·晁说之·累夜读开经总要慨然思陈叔易寄予嵩阳读水经
- 蓬莱学士有家声,易退难忘旧杀青。 -- 出自宋·晁说之·累夜读开经总要慨然思陈叔易寄予嵩阳读水经
- 风送黄河冰底声,三川半死误丹青。 -- 出自宋·晁说之·累夜读开经总要慨然思陈叔易寄予嵩阳读水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