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在第7个字的诗句
声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露气林间落,河声地底回。 -- 出自宋·梅尧臣·四月十三日唐店寄钱推官
- 萧气接庭燎,鼓声通市楼。 -- 出自宋·梅尧臣·次韵景彝奉慈庙孟秋摄事二十韵
- 莫听嵇康琴,商声岂堪久。 -- 出自宋·梅尧臣·杂言送当世待制知杨州
- 以巧比戏弈,以声喻鸣桐。 -- 出自宋·梅尧臣·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
- 文体古为徒,家声喜能又。 -- 出自宋·梅尧臣·答张子卿秀才
- 月下琵琶旋制声,手弹心苦谁知得。 -- 出自宋·梅尧臣·和介甫明妃曲
- 以言欢未终,鴈声一何哀。 -- 出自宋·梅尧臣·秋夜同永叔看月
- 烈飚泽雨作,真声向人出。 -- 出自宋·梅尧臣·豕
- 天子甘泉祀,欢声浃九围。 -- 出自宋·梅尧臣·送韩签判玉汝还南京
- 花影平波上,经声小坞东。 -- 出自宋·梅尧臣·与诸友普明院亭纳凉分题
- 显祖实令君,名声取高位。 -- 出自宋·梅尧臣·赠京西陈郎中
- 自解弹成啄木声,岂唯能写胡人语。 -- 出自宋·梅尧臣·翠羽辞
- 古意得河源,新声变春鸟。 -- 出自宋·梅尧臣·答张令卷
- 日暮秋风急,雀声檐上集。 -- 出自宋·梅尧臣·代内答
- 琵琶日日有秋声,雁过洞庭风入苇。 -- 出自宋·梅尧臣·得余干李尉书绿示唐人于越亭诗因以寄题
- 南方二十州,欢声无幼耆。 -- 出自宋·梅尧臣·韩子华江南安抚
- 薄蜕聊依叶,清声已出林。 -- 出自宋·梅尧臣·秋日咏蝉
- 旧令乃吾友,寄声於此时。 -- 出自宋·梅尧臣·送刁安丰
- 南湖迎使君,荷声竞笳鼓。 -- 出自宋·梅尧臣·送湖州太守章伯镇
- 山色临关险,河声出地长。 -- 出自宋·梅尧臣·送祖择之赴陕府
- 雾气横江白,鸡声隔岸闻。 -- 出自宋·梅尧臣·早渡长芦江
- 山断泻伊流,滩声朝暮急。 -- 出自宋·梅尧臣·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一伊川
- 作书未可周,寄声亦已疏。 -- 出自宋·梅尧臣·代书寄鸭脚子於都下亲友
- 善政驰金马,嘉声绕玉轮。 -- 出自唐·杨炯·和刘长史答十九兄
- 忍听咚咚窆鼓声,笳箫鸣咽暮云凝。 -- 出自宋·王禹偁·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
- 满窗疏韵伴吟声,别夜犹怜枕簟清。 -- 出自宋·王禹偁·别北窗竹
- 架竹落僧厨,远声入清磬。 -- 出自宋·王禹偁·八绝诗庶子泉
- 杉影拏云暗,泉声出竹遥。 -- 出自宋·王禹偁·琅邪山
- 及秋又霖霪,雷声时一举。 -- 出自宋·王禹偁·雷
- 碎颗珠淩乱,乾声玉切瑳。 -- 出自宋·王禹偁·盐池十八韵
- 月色林间生,泉声砌下流。 -- 出自宋·邵雍·高竹八首
- 水成流处岂无声,花到谢时安有色。 -- 出自宋·邵雍·梦中吟
- 云势移峰缓,泉声出竹迟。 -- 出自宋·邵雍·十一日福昌县会雨
- 竹色交山色,松声乱水声。 -- 出自宋·邵雍·宿寿安西寺
- ""请"字儿未出声,"去"字儿连忙应。 -- 出自元·关汉卿·【中吕】普天乐 崔张十六事(十六首)
- 自有归期在,蝉声处处催。 -- 出自唐·朱庆馀·送崔秀才游江陵
- 竹色连平地,虫声在上方。 -- 出自唐·朱庆馀·题青龙寺
- 丝声纺事暮,捣声寒事来。 -- 出自宋·晁补之·八音歌二首答黄鲁直
- 问讯不弃捐,寄声亦疏迂。 -- 出自宋·晁补之·送吕承奉至山从吕龙图晋伯辟秦州机宜
- 底日常侯舍,传声四辈催。 -- 出自宋·晁补之·次韵履常见贻
- 解鞍入寺闻钟声,堂上僧斋日初午。 -- 出自宋·晁补之·汤村逢陈安性
- 厌闻淮浪打船声,原上风号天正黑。 -- 出自宋·晁补之·淮壖
- 湖海相望阙寄声,云林过雨未全晴。 -- 出自宋·陈师道·寄亳州林待制
- 寒檐冻雨作秋声,冷屋风灯挑不明。 -- 出自宋·陈师道·寄晁载之兄弟
- 诗家小魏新有声,旧传秀句西里黄。 -- 出自宋·陈师道·答魏衍黄预勉余作诗
- 早闻英气擅家声,晚得诸郎识老成。 -- 出自宋·陈师道·题王平甫帖
- 急势朝翻幕,寒声暮咽沟。 -- 出自宋·陈师道·五言贺雨出
- 入竹投窗夜有声,似违残腊作初正。 -- 出自宋·陈师道·次韵黄生
- 似闻汤鼎作吟声,已贺胜敌收全功。 -- 出自宋·陈师道·招黄魏二生
- 楼上当当彻夜声,与人何事有枯荣。 -- 出自宋·陈师道·黄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