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在第6个字的诗句
声在第六个字的诗句
- 花边不敢高声语,羌管凄凉更忍吹。 -- 出自宋·张道洽·梅花
- 自从大雅收声后,赖有篇章续楚辞。 -- 出自宋·刘黻·杜工部
- 任渠官买高声叫,醉卧芦花别处矶。 -- 出自宋·刘黻·和渔翁四绝
- 星辰直上复声隆,看踵台司调玉铉。 -- 出自宋·陈起·寿礼部乔文昌
- 鹤怅东岩夜,声悲不可闻。 -- 出自宋·吴锡畴·哭赵成德
- 楼高霜冷漏声迟,独立阑干忆别离。 -- 出自宋·吴锡畴·楚东岁暮
- 年华春早鸡声里,博望秋严霜氯中。 -- 出自宋·许月卿·寄东宫官
- 一弹复再弹,声澹趣亦至。 -- 出自宋·连文凤·秋怀
- 一声复一声,声声如嘘欷意何如,乔木空无依。 -- 出自宋·连文凤·仓庚
- 碧桃风卷箫声去,弄玉乘鸾看月明。 -- 出自宋·王镃·游仙词三十三首
- 霜藤捣出杵声乾,软白同绵一样看。 -- 出自宋·王镃·楮衾
- 天风吹动笛声寒,春满江南冰雪里。 -- 出自宋·王镃·梅花三首
- 芦湾风带雁声愁,苹蓼花开水国秋。 -- 出自宋·王镃·芦门归雁
- 开门风带琴声出,一阵松花满醮坛。 -- 出自宋·王镃·寿光宫
- 春风吹动漏声残,醉后归来独倚阑。 -- 出自宋·王镃·饮散
- 田家无律吕,声寄始华桐。 -- 出自宋·林景熙·桐角
- 化人每转千声偈,辟地惟将一衲衣。 -- 出自明·张羽·赠景山中道立(寺在菁山东北高山上,今废)
- 背西风归雁声酸。 -- 出自清·蒋春霖·唐多令·枫老树留声
- 碎点飘镫,繁声落枕,乡梦更无寻处。 -- 出自清·陈澧·齐天乐 十八滩舟中夜雨
- 枝头余叶堕声干,天外凄凄雁字寒。 -- 出自清·叶小鸾·别蕙绸姊(二首)
- 扶携齐唱雅声清,酬酢温语如甘澍。 -- 出自·寺公大师·醉义歌
- 枕边莫恼鹃声恶,催起刘郎趁早行。 -- 出自近代·吴佩孚·赠刘存基
- 黑云垂地雨声急,黄叶满林秋意多。 -- 出自宋·艾性夫·即事
- 近山最有松声好,卧听空潮上浙江。 -- 出自宋·艾性夫·咏眠窝
- 一年时节虫声早,半树梧桐月影凉。 -- 出自宋·艾性夫·蟋蟀
- 舞觉蜻蜓爽,声添蟋蟀工。 -- 出自·陈昂·二十七日立秋夜作
- 呜呼五歌兮声乌乌,浮云为我停斯须。 -- 出自清·余怀·效杜甫七歌在长洲县作
- 呜呼七歌兮声啾啾,吞声忍恨归山丘。 -- 出自清·余怀·效杜甫七歌在长洲县作
- 唯有檐前雨,声声不断愁。 -- 出自·马一浮·雨
- 僧来野寺钟声暝,鸟散空阶树影留。 -- 出自·马一浮·客去
- 禽鸟知时节,声弄日夕嘉。 -- 出自宋·陈舜俞·寄扬州知府钱舍人
- 大吹振荡,厥声唬喊。 -- 出自宋·陈舜俞·明日北风尤甚不可行再谗
- 英英毕公叔,声价动天子。 -- 出自宋·孔武仲·送毕公叔使河北
- 村陂无人鸟声乐,涧草不动春风柔。 -- 出自宋·孔武仲·加禄道中
- 灯前白发棋声在,地上碧桃花事无。 -- 出自明·沈周·约史明古不至
- 荒夷未必先声服,神武由来不杀难。 -- 出自明·王守仁·谒伏波庙
- 葳蕤锁罢柝声传,粉署沉沉阁篆烟。 -- 出自明·王世懋·饶州公署即事
- 扶藜扫石溪声咽,不禁技痒还题碣。 -- 出自明·董其昌·题浯溪读碑图
- 气作香炉云,声如石梁瀑。 -- 出自清·曾燠·罗汉松
- 是时樵牧无声游屐绝,老僧扶杖穷幽讨。 -- 出自清·魏源·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
- 画角悠扬鼓声壮,雉堞嵯峨日初上。 -- 出自明·程敏政·拱北楼(在天津城上,刘宪副所建)
- 山水从西来,声若万雷吼。 -- 出自明·程敏政·涿州道中录野人语(良乡役夫)
- 欢娱极欢娱,声色穷情欲。 -- 出自明·袁中道·咏怀四首
- 绿禾畦里流声细,青草湖边雨气香。 -- 出自明·袁中道·入城道中
- 北风萧萧筑声切,昔人于此送荆轲。 -- 出自明·王恭·赋易水送人使燕
-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 -- 出自宋·蔡卞·楞严经偈
-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 -- 出自宋·蔡卞·楞严经偈
- 郎君竞爽贤声起,老子尊安道味腴。 -- 出自宋·曹泾·次胡馀学同年四首
- 遨游倦听水声潺,却爱灵崖引憩间。 -- 出自宋·曹叔远·通玄洞
- 韶声变作笳声长,逋梅苏柳何凄凉,夜半呼天热中肠。 -- 出自宋·柴随亨·和赵元鼎钱塘怀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