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在第6个字的诗句
声在第六个字的诗句
- 影动渔边火,声迟话后钟。 -- 出自唐·曹松·九江暮春书事
- 席箕风起雁声秋,陇水边沙满目愁。 -- 出自唐·高骈·边城听角
- 忽闻燕雁一声去,回鞭挟弹平陵园。 -- 出自唐·李益·轻薄篇
- 气耿残灯暗,声繁高树秋。 -- 出自唐·李益·宿冯翊夜雨赠主人
- 北风吹雁数声悲,况指前林是别时。 -- 出自唐·李益·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
- 影动悬灯夜,声繁过雨朝。 -- 出自唐·张乔·兴善寺贝多树
- 影摇云外树,声褭月中秋。 -- 出自唐·崔涂·秋夜僧舍闻猿
- 势恐圆枢折,声疑厚轴摧。 -- 出自唐·薛逢·大水
- 金城暗逐歌声碎,钱瓮潜随舞势休。 -- 出自唐·秦韬玉·陈宫
- 倚云便酌泉声煮,兽炭潜然虬珠吐。 -- 出自唐·秦韬玉·采茶歌(一作紫笋茶歌)
- 竦皇心,荐乐声。 -- 出自唐·张说·唐封泰山乐章·豫和六首
- 稍稍江上雨,声入窗壁寒。 -- 出自宋·王令·蕲口道中三首
- 拔为当世祥,声为太庙歌。 -- 出自宋·王令·再寄满子权二首
- 群庸汹汹助声势,睥睨凌我要我酤。 -- 出自宋·王令·卜居
- 诗三百具存,声已亡南陔。 -- 出自宋·王令·闻哭
- 想其根源发声势,如纵烈火烧千雷。 -- 出自宋·王令·赠黄任道
- 北窗清疏鸟声好,昼榻自稳闲支龟。 -- 出自宋·王令·昼睡
- 脱衣呼客家声旧,把酒论心士气全。 -- 出自宋·王令·寄李君厚
- 春林喧和鸟声好,胜听俗论相哑咿。 -- 出自宋·王令·题满氏申申亭
- 英英桥门彦,声动翰墨场。 -- 出自宋·翁卷·送叶任道
- 气连河汉润,声到竹松高。 -- 出自宋·陈与义·连雨书事
- 欲为唐衢哭,声出且复吞。 -- 出自宋·陈与义·入城
- 洞庭叶稀秋声歇,黄帝乐罢川杲杲。 -- 出自宋·陈与义·居夷行
- 疏雨忽飞堕,声在道边木。 -- 出自宋·陈与义·题长乐亭
- 南村犊子夜声急,应是栏边新有霜。 -- 出自唐·曹邺·早秋宿田舍
- 清风岭接猿声近,白石溪涵水影寒。 -- 出自唐·杜光庭·题都庆观
- 草色绿而马声虑。 -- 出自南北·江淹·山中楚辞
- 帐前宫女低声道,主上还应梦傅岩。 -- 出自唐·和凝·宫词百首
- 金簧如语莺声滑,可使云和独得名。 -- 出自唐·和凝·宫词百首
- 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鼙。 -- 出自唐·毛文锡·甘州遍·春光好
- 气合龙祠外,声过鲸海滨。 -- 出自唐·苏味道·单于川对雨二首
- 戴铃健鹘随声下,撼珮骄骢弄影行。 -- 出自唐·雍陶·少年行
- 猿清好杂江声听,山远宜和霁色看。 -- 出自宋·寇准·邺中和崔迈著作
- 檐外竹,试秋声。 -- 出自宋·毛滂·更漏子·绿窗寒
- 山转沙回江声小。 -- 出自宋·毛滂·惜分飞·山转沙回江声小
- 后车莺燕春声软,前骑熊罴夜气遒。 -- 出自宋·毛滂·灯夕当三日而罢今至四月五日国人尚纷然出游
- 归时烟树鸦声集,望处溪窗山色来。 -- 出自宋·毛滂·十二月二十六日出郊访无畏诗禅暮归奉寄
- 形小过槐陌,声高近草堂。 -- 出自宋·魏野·啄木鸟二首
- 势愁舂地轴,声想震开阍。 -- 出自宋·魏野·三门留题
- 影入周公侧,声曾汉后闻。 -- 出自宋·魏野·嵩岳十四韵
- 却嫌雏鹤饶声气,惊觉茅簷曝背眠。 -- 出自宋·魏野·冬日述怀
- 封疆半在猿声里,道路多穿竹箐中。 -- 出自宋·魏野·送马共之任内江县尉兼主簿
- 水声山色为声色,鹤性云情是性情。 -- 出自宋·魏野·送太白山人俞太中之商于访道友王知常洎归故
- 寒威已觉边声静,春意都随诏语温。 -- 出自宋·韩元吉·次韵韩子师雪中二首
- 气概青云上,声华碧海边。 -- 出自宋·韩元吉·送张仲良二首
- 黄牛白马江声寒,昭君传入琵琶弹。 -- 出自宋·韩元吉·题陈季陵家巫山图一首
- 文笔超三古,声名溢九州。 -- 出自宋·韩元吉·汤丞相生日二十韵
- 秋江晚,但一声河满,我自潸然。 -- 出自宋·刘辰翁·沁园春·十八年间
- 东西塾,听书声。 -- 出自宋·刘辰翁·满江红·十岁儿童
- 深杯欲共歌声滑,翻湿春衫半袖。 -- 出自宋·刘辰翁·摸鱼儿 酒边留同年徐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