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在第4个字的诗句
声在第四个字的诗句
- 风乱边声急,霜连兵气寒。 -- 出自明·谢榛·北望二首
- 送到涧声无响处,归来明月满前津。 -- 出自明·徐渭·访李岣嵝山人于灵隐寺
- 春雷一声万簪玉,参差乱迸莓苔绿。 -- 出自明·杨基·食烧笋留题陈惟寅竹间
- 茂苑莺声醉里听,建章柳色愁中老。 -- 出自明·杨基·赠故人全王孙
- 红叶蝉声湘寺远,碧潭鸿影汉川明。 -- 出自明·杨基·湘汉秋晴图
- 刀尺砧声里,灯花笑影边。 -- 出自明·杨基·至钟离发书寄婉素
- 边鸿一声来,壮士亦变色。 -- 出自明·杨基·登三夏故城(二首)
- 半夜风声似水声,五更春雨遍春城。 -- 出自明·杨慎·春夕闻雨坐至晓寄熊南沙
- 夹岸一声啼,晓山青未了。 -- 出自清·查慎行·青溪口号
- 四壁虫声两行雁,不知何处得秋多。 -- 出自清·陈文述·秋夜
- 东林钟声晚出寺,高崖木叶秋平溪。 -- 出自清·姚鼐·望庐山
- 五月江声千里客,夜深同到射蛟台。 -- 出自清·姚鼐·夜抵枞阳
- 门外甿声忽鼎沸,急传温语无张皇。 -- 出自清·赵执信·甿入城行
- 杜宇声声归去好,天涯何外无芳草。 -- 出自近代·弘一·夜泊塘沽
- 鸡犬无声天地死,风景不殊山河非。 -- 出自近代·弘一·初梦
- 子夜新声碧玉环,可怜肠断念家山。 -- 出自近代·弘一·轮中枕上闻歌口占
- 乐府正声三百首,梨园新入教青娥。 -- 出自唐·孟简·酬施先辈
- --贾餗莺声随笑语,竹色入壶觞。 -- 出自唐·裴度·春池泛舟联句
- 禁树传声在九霄,内中残火独遥遥。 -- 出自唐·王涯·宫词三十首
- 城前水声苦,倏忽流万古。 -- 出自唐·刘驾·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战城南
- 城上更声发,城下杵声歇。 -- 出自唐·于濆·沙场夜
- 静入无声乐,狂抛正律诗。 -- 出自唐·齐己·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
- 身共锡声离鸟外,迹同云影过人间。 -- 出自唐·齐己·宿江寺
- 古木传声连峭壁,一灯悬影过中宵。 -- 出自唐·齐己·寄益上人
- 闲处雨声随霹雳,旱田人望隔虹霓。 -- 出自唐·齐己·夏日原西避暑寄吟友
- 只待秋声涤心地,衲衣新洗健形容。 -- 出自唐·齐己·移居西湖作二首
- 驿树秋声健,行衣雨点斑。 -- 出自唐·齐己·送人赴举
- 采去蜂声远,寻来蝶路长。 -- 出自唐·齐己·庭际晚菊上主人
- 三百正声传世后,五千真理在人间。 -- 出自唐·齐己·咏怀寄知己
- 竹瓦雨声漂永日,纸窗灯焰照残更。 -- 出自唐·齐己·荆渚偶作
- 影北鸿声乱,青南客道难。 -- 出自唐·齐己·回雁峰
- 惆怅雅声消歇去,喜君聊此暂披襟。 -- 出自唐·齐己·渚宫谢杨秀才自嵩山相访
- 江头一声起,芳岁已难留。 -- 出自唐·于武陵·咏蝉(一作客中闻早蝉)
- 一曲新声惨画堂,可能心事忆周郎。 -- 出自唐·薛能·赠韦氏歌人二首
- 傍舍虫声满,残秋宿雨村。 -- 出自唐·薛能·郊居答客
- 拒碾乾声细,撑封利颖斜。 -- 出自唐·薛能·蜀州郑史君寄鸟觜茶,因以赠答八韵
- 一字新声一颗珠,转喉疑是击珊瑚。 -- 出自唐·薛能·赠歌者
- 树叶无声神去后,纸钱灰出木绵花。 -- 出自唐·王睿·相和歌辞·祠神歌·送神
- 一一鹤声飞上天。 -- 出自唐·杨衡·句
- 塞鸿声声飞不住,终日南征向何处。 -- 出自唐·刘商·随阳雁歌送兄南游
- 借问蝉声何所为,人家古寺两般声。 -- 出自唐·刘商·秋蝉声
- 寒日鼓声急,单于夜将奔。 -- 出自唐·李希仲·杂曲歌辞·蓟门行
- 石响铃声远,天寒弓力悭。 -- 出自唐·王贞白·度关山
- 初蝉数声起,戏蝶一团飞。 -- 出自唐·李廓·夏日途中
- 可道新声是亡国,且贪惆怅后庭花。 -- 出自唐·吴融·杂曲歌辞·水调
- 日暮松声满阶砌,不关风雨鹤归来。 -- 出自唐·吴融·山居即事
- 独羡一声南去雁,满天风雨到汀州。 -- 出自唐·吴融·坤维军前寄江南弟兄
- 边马秋声急,征鸿晓阵斜。 -- 出自唐·李义府·和边城秋气早
- 慕侣朝声切,离群夜影寒。 -- 出自唐·李义府·咏鹦鹉
- 炀帝河声里,几番荣又枯。 -- 出自唐·孙鲂·柳(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