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在第2个字的诗句
声在第二个字的诗句
- 寄声五老吾念尔,相见无时老将死。 -- 出自宋·王安石·我所思寄黄吉甫
- 余声投林欲风雨,末势卷土犹溪阬。 -- 出自宋·王安石·九井
- 鴞声虽云恶,革去在食葚。 -- 出自宋·王安石·酬王伯虎
- 寄声德操家人道,炊黍吾今且暂休。 -- 出自宋·王安石·将至丹阳寄表民
- 颂声交作莽岂贤,四国流言旦犹圣。 -- 出自宋·王安石·众人
- 新声生屋溜,残点著垣衣。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韵景仁雪霁
- 寄声冶城人,为我问一丘。 -- 出自宋·王安石·送张拱微出都
- 松声悲永夜,荷气馥初凉。 -- 出自宋·王安石·欹眠
- 古声无慆淫,真味有淡泊。 -- 出自宋·王安石·冲卿席上得作字
- 因声寄流水,善听在知音。 -- 出自唐·孟浩然·和于判官登万山亭因赠洪府都督韩公
-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 出自唐·孟浩然·清明即事
- 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 -- 出自唐·孟浩然·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旧游①
- 猿声乱楚峡,人语带巴乡。 -- 出自唐·孟浩然·行出东山望汉川
- 沸声常活活,洊势亦潺潺。 -- 出自唐·孟浩然·下赣石
- 因声两京旧,谁念卧漳滨? -- 出自唐·孟浩然·送崔遏(易)
- 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 出自唐·张九龄·耒阳溪夜行
- 空声两相应,幽感一何深。 -- 出自唐·张九龄·同綦毋学士月夜闻雁
- 同声感乔木,比翼谢长离。 -- 出自唐·张九龄·酬通事舍人寓直见示篇中兼起居陆舍人景献
- 因声达霄汉,持拙守东陂。 -- 出自唐·张九龄·南还以诗代书赠京师旧僚
- 因声谢远别,缘义不缘名。 -- 出自唐·张九龄·送使广州
- 鸡声犬声遥相闻,晓色葱笼开五云。 -- 出自唐·刘禹锡·桃源行
- 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 -- 出自唐·刘禹锡·答白刑部闻新蝉
- 数声不尽又飞去,何许相逢绿杨路。 -- 出自唐·刘禹锡·百舌吟
- 鸾声窈眇管参差,清韵初调众乐随。 -- 出自唐·刘禹锡·窦夔州见寄寒食日忆故姬小红吹笙,因和之
- 秦声一曲此时闻,岭泉呜咽南云断。 -- 出自唐·刘禹锡·伤秦姝行
- 有声真汉相,无颣胜隋珠。 -- 出自唐·刘禹锡·奉和吏部杨尚书太常李卿二相公策免后即事述
- 越声长苦有谁闻,老向湘山与楚云。 -- 出自唐·刘禹锡·酬令狐相公赠别
- 雅声发兰室,远思含竹林。 -- 出自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南斋小宴听阮咸
- 家声烜赫冠前贤,时望穹崇镇北边。 -- 出自唐·刘禹锡·酬太原狄尚书见寄
- 商声五音随指发,水中龙应行云绝。 -- 出自唐·刘禹锡·武昌老人说笛歌
-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是灰。 -- 出自清·曹雪芹·元宵灯谜
- 威声振蛮貊,惠化钟华阳。 -- 出自唐·岑参·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
- 江声官舍里,山色郡城头。 -- 出自唐·岑参·送襄州任别驾
- 箫声不可闻,此地留遗踪。 -- 出自唐·岑参·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
- 雷声傍太白,雨在八九峰。 -- 出自唐·岑参·因假归白阁西草堂
- 莺声随坐啸,柳色唤行春。 -- 出自唐·岑参·陪使君早春东郊游眺(得春字)
- 寄声报尔山翁道,今日河南胜昔时。 -- 出自唐·岑参·使君席夜送严河南赴长水(得时字)
- 新声难逐管弦愁。 -- 出自宋·欧阳修·浣溪沙
- 莺声撩乱一场空。 -- 出自宋·欧阳修·定风波·把酒花前欲问公
- 低声地、告人休恁。 -- 出自宋·欧阳修·夜行船·轻捧香腮低枕
- 雨声萧萧泥滑滑,草深苔绿无人行。 -- 出自宋·欧阳修·啼鸟
- 千声百啭忽飞去,枝上自落红纷纷。 -- 出自宋·欧阳修·啼鸟
- 政声如九韶,百物绝妖灾。 -- 出自宋·欧阳修·桐花
- 水声聒聒乱人耳,六月飞霜洒石。 -- 出自宋·欧阳修·庐山高歌
- 虫声急愈尖,病耳闻若刺。 -- 出自宋·欧阳修·感兴五首
- 鸣声相呼和,应答如吹律。 -- 出自宋·欧阳修·班班林间鸠寄内
- 雷声初发号,天下已知春。 -- 出自宋·欧阳修·春帖子词二十首·皇帝合六首
- 水声聒聒乱人耳,六月飞雪洒石矼。 -- 出自宋·欧阳修·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
- 琴声虽可听,琴意谁能论。 -- 出自宋·欧阳修·弹琴效贾岛体
- 繁声急节倾四坐,为尔饮尽黄金觥。 -- 出自宋·欧阳修·於刘功曹家见杨直讲女奴弹琵琶戏作呈圣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