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在第14个字的诗句
声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云压树头兼雨气,水流溪口夹秋声。 -- 出自明·止庵法师·题水墨云山雨意画
- 红叶树边停舫子,白鸥群里听钟声。 -- 出自明·止庵法师·留别吴江老友
- 行人回首荒台上,啼鸟凄凉学楚声。 -- 出自明·周忱·戏马台
- 披枝摇曳无数鸣,又如列戟兵扬声。 -- 出自明·朱长春·木介行
- 第二泉头坐晚晴,满林松籁杂谿声。 -- 出自明·朱芾·为志学聘君题惠麓秋晴图(甲寅立冬日)
- 睥睨鸦喧曙色明,丽谯隐隐尽钟声。 -- 出自明·朱让栩·拟古宫词一百首
- 雪尽洮河月满营,胡儿羌笛奏边声。 -- 出自明·朱阳仲·出塞曲
- 抱叶常如经雨态,过枝犹带咽寒声。 -- 出自明·朱有燉·秋蝉
- 传入禁垣官里悦,一时咸听唱新声。 -- 出自明·朱有燉·元宫词(一百三首)
- 三弦弹处分明语,不是欢声是怨声。 -- 出自明·朱有燉·元宫词(一百三首)
- 午憩旗亭分杏酪,夜归饧市有箫声。 -- 出自明·朱曰藩·寒食
- 黄鹤楼前铁笛鸣,时惊嘹唳两三声。 -- 出自明·朱瞻基·潇湘八景画·平沙落雁
- 山僧策杖归来晚,遥听穿云百八声。 -- 出自明·朱瞻基·潇湘八景画·烟寺晚钟
- 胡僧自识灰千劫,蜀魄时飘泪一声。 -- 出自明·邾经·奉陪志学彦鲁仲原三君同登虎丘漫赋长句就呈
- 南涧飞淙杂雨鸣,颠风老树作秋声。 -- 出自明·竺隐道公·天竺杂咏
- 鸥飞烟渚连秋色,雁下寒塘起暮声。 -- 出自明·祝祺·寄苏先生正
- 亭角楼窗取次凭,东风不送笑歌声。 -- 出自明·祝允明·无题
- 悟来只在空山顶,卧听松风夹雨声。 -- 出自明·祝允明·绝句
- 逢一疏林酒一行,侍儿亲倚棹歌声。 -- 出自明·邹智·巡海呈周文郁
- 勤把铅黄记宫样,莫教弦管作蛮声。 -- 出自宋·苏轼·次韵和王巩六首
- 抱琴转轴无人见,门外空闻裂帛声。 -- 出自宋·苏轼·四时词四首
- 蓬窗高枕雨如绳,恰似糟床压酒声。 -- 出自宋·苏轼·万州太守高公宿约游岑公洞而夜雨连明戏赠二
- 更寻陋巷颜夫子,乞取微言继此声。 -- 出自宋·苏轼·与舒教授、张山人、参寥师同游戏马台,书西
- 吾君勤俭倡优拙,自是丰年有笑声。 -- 出自宋·苏轼·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一作正月十四日夜
- 晓日著颜红有晕,春风入髓散无声。 -- 出自宋·苏轼·真一酒(并引)
-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
-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 出自唐·白居易·后宫词
- 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 -- 出自唐·白居易·杂曲歌辞·浪淘沙
- 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 -- 出自唐·白居易·杨柳枝词八首
- 烟叶蒙笼侵夜色,风枝萧飒欲秋声。 -- 出自唐·白居易·和令狐相公新于郡内栽竹百竿拆壁开轩旦夕对
- 野枣花含新蜜气,山禽语带破匏声。 -- 出自唐·白居易·寿安歇马重吟
- 我每夜啼君怨别,玉徽琴里忝同声。 -- 出自唐·白居易·乌赠鹤
-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 出自唐·李商隐·二月二日
-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 出自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 出自唐·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 小山榴花照眼明,青梅自堕时有声。 -- 出自宋·陆游·即席
- 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 -- 出自宋·陆游·龙与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 出自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 出自唐·李贺·天上谣
- 静见金舆穿树影,清含玉漏过墙声。 -- 出自宋·王安石·次杨乐道韵六首其二──御沟
- 箨龙将雨绕山行,注远投深静有声。 -- 出自宋·王安石·北山三咏其三道──光泉
- 去年今日青松路,亦自闻蝉第一声。 -- 出自宋·王安石·和惠思韵二首其二──蝉}
-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 出自唐·刘禹锡·竹枝
-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 出自宋·欧阳修·别滁
- 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 -- 出自唐·韩愈·盆池五首
-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 出自宋·杨万里·稚子弄冰
- 可怜日晏忍饥面,强作春深求友声。 -- 出自宋·范成大·咏洒市歌者
-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 出自唐·刘长卿·别严士元(一作李嘉祐诗)
-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 出自唐·高适·夜别韦司士,得城字
- 卧闻布水中宵起,错认边风万马声。 -- 出自宋·苏辙·书庐山刘顗宫苑屋壁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