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在第14个字的诗句
声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端肯寄书凭雁足,遥知求友认莺声。 -- 出自宋·方回·次韵谢吕君见寄二首
- 三十年前此路行,来车去马唱歌声。 -- 出自宋·方回·题苦竹港寓壁
- 竹密花浓归去好,万山深处听莺声。 -- 出自宋·方回·晓枕
- 似觉草虫亦多事,为予凄楚和吟声。 -- 出自宋·方回·夜望
- 不共鹄袍争举业,早令熊辔绍诗声。 -- 出自宋·方回·徐制准挽辞
- 七月陈王致太平,转头已听黍离声。 -- 出自宋·方回·周
- 长至前逾一月晴,忽然细细雨无声。 -- 出自宋·方回·十六日大雪
- 着柳春风微有色,催花夜雨细无声。 -- 出自宋·方回·元日小雨
- 雨足秧畴始放晴,乡邻所至有欢声。 -- 出自宋·方回·次韵金汉臣喜晴
- 焉得夜檠对吟影,同听急雪打窗声。 -- 出自宋·方回·次韵景安提学谩成三首
- 老眼看花如隔雾,只消卧听卖花声。 -- 出自宋·方回·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
- 担上牡丹犹许见,城中浑不识莺声。 -- 出自宋·方回·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
- 稍欲出城问蚕麦,生愁城外杜鹃声。 -- 出自宋·方回·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
- 湖头准拟赏新晴,雨过风号万马声。 -- 出自宋·方回·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
- 平生富贵梅时健,肯作穷人冻饿声。 -- 出自宋·方蒙仲·和刘后村梅花百咏
- 尊高年以长其长,凡为人子沸欢声。 -- 出自宋·方輗·里中张氏母出与邑宰母宴钱以诗
- 长驱笔阵浑无碍,扫尽春蚕食叶声。 -- 出自宋·方恬·句
- 偶来傍树寻梅子,时听新蝉叶底声。 -- 出自宋·方翥·出户
- 无因作得还乡梦,门外儿童爆竹声。 -- 出自宋·方翥·癸酉冬赴部除夜宿信州客舍
- 弱植幸容依玉树,新诗尝喜掷金声。 -- 出自宋·傅察·又次申教授直宿三首
- 直嫌唧唧秋虫响,且听琅琅弦诵声。 -- 出自宋·傅察·又次申教授直宿三首
- 萧萧初觉淡云轻,飒飒如闻转树声。 -- 出自宋·傅察·七月十一夜凉风聚至事书怀三绝句
- 秋风定是多情物,解作离肠欲断声。 -- 出自宋·傅察·七月十一夜凉风聚至事书怀三绝句
- 十里旌旗明晓色,万家弦管被新声。 -- 出自宋·傅察·天宁节马前口号
- 门前柳色兼旗色,座上琴声杂佩声。 -- 出自宋·富弼·涵虚阁
- 酒酣自有娱客具,非丝非竹非歌声。 -- 出自宋·高斯得·三丽人行
- 此别不堪分袂苦,何时重听对床声。 -- 出自宋·高斯得·送不浮赴沿江制参二首
- 松风石溜今悲怨,中有樵夫度岭声。 -- 出自宋·高元之·小晦岭
- 诗腴偏得味中味,琴的静弹声外声。 -- 出自宋·葛密·和李都官春日见寄
- 晚向酒旗向处泊,画楼更点亦春声。 -- 出自宋·葛绍体·东阳道中二首
- 日转花阴燕飞去,堂中惟有读书声。 -- 出自宋·葛绍体·时斋新植
- 嚣市尘中无此清,竹风声应读书声。 -- 出自宋·葛绍体·吴友翠玉轩
- 九夏蜩螗不可听,秋风才动便无声。 -- 出自宋·耕吴·蛩
- 道山邃处分群彦,文律持来考正声。 -- 出自宋·耿南仲·和邓慎思初入试院
- 窗间细视花无恙,墙外随听屐有声。 -- 出自宋·巩丰·夜雨晓起方觉
- 莫嫌捣练喧人耳,多少贫家无此声。 -- 出自宋·顾逢·杂兴
- 坐来耳目身心静,仿佛慈云礼纖声。 -- 出自宋·顾逢·下竺寺堂前独坐
- 夜深人寂浑无寐,时听空庭落叶声。 -- 出自宋·郭印·秋日即事八首
- 静看檐头蛛结网,细听屋角鸟翻声。 -- 出自宋·郭印·留云安驿诗
- 嘉木千章垂倒影,支流三道咽寒声。 -- 出自宋·郭印·双清亭
- 波暖浮鸥翻素影,风和幽鸟弄新声。 -- 出自宋·郭印·又次曾端伯春日韵四首
- 唤客入山还送客,淙琤犹记石泉声。 -- 出自宋·韩松·游洞霄宫
- 谁家更理琴乌曲,误听壁间丝竹声。 -- 出自宋·韩漪·六经阁
- 谁解携琴来此宿,夜深随意写江声。 -- 出自宋·韩元杰·吉祥寺
- 此行有似风过海,摸索不著闻其声。 -- 出自宋·何耕·留隐庵老住碧芦轩
- 已许开帘见山色,何妨欹枕听溪声。 -- 出自宋·何恭直·双溪驿
- 智深大易知幽赜,乐本咸池得正声。 -- 出自宋·何平仲·赠周茂叔
- 扁舟莫向芦边宿,夜半西风有雁声。 -- 出自宋·侯畐·暮雨
- 谁引人来问消息,只缘山外有流声。 -- 出自宋·胡宏·和韩叔夏碧泉
- 鸡黍几番陪夜话,莺花一路伴伶声。 -- 出自宋·胡仲参·和王和礼留别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