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在第14个字的诗句
声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不堪昨夜先垂泪,西去阳关第一声。 -- 出自唐·张祜·听歌二首
- 夜半深廊人语定,一枝松动鹤来声。 -- 出自唐·张祜·峰顶寺
- 关门西去华山色,秦地东来河水声。 -- 出自唐·张祜·晚秋潼关西门作
- 无奈李谟偷曲谱,酒楼吹笛是新声。 -- 出自唐·张祜·李谟笛
- 只愁拍尽凉州破,画出风雷是拨声。 -- 出自唐·张祜·王家琵琶
- 小儿一伎竿头绝,天下传呼万岁声。 -- 出自唐·张祜·杂曲歌辞·大酺乐
- 高临月殿秋云影,静入风檐夜雨声。 -- 出自唐·张祜·扬州法云寺双桧
- 山根百尺路前去,十夜耳中汾水声。 -- 出自唐·张祜·过汾水关
- 九重天上闻花气,五色云中应笑声。 -- 出自宋·无名氏·鹧鸪天·彻晓华灯照凤城
- 四方同奏升平曲,天下都无叹息声。 -- 出自宋·无名氏·鹧鸪天·真个亲曾见太平
- 褫衣推枕怆离情,远风吹下楚歌声,正三更。 -- 出自宋·无名氏·虞美人·帐中草草军情变
- 云山浩浩归何处,但闻空际彩鸾声。 -- 出自宋·无名氏·导引·金殿晚
- 三九良辰佳气蔼,听重重相贺欢声溢。 -- 出自宋·无名氏·贺新郎·鸾凤初成匹
- 一枝竹外,日暮怯轻寒,山色远,水声长,寂寞江头路。 -- 出自宋·无名氏·蓦山溪·素苞淡注
- 云母窗前生晓色,梧桐叶上得秋声。 -- 出自宋·无名氏·望江南/忆江南
- 三月名园草色青,梦回犹听卖花声。 -- 出自宋·无名氏·春暮
- 潺湲多少英雄泪,千古封江不断声。 -- 出自宋·无名氏·题旌忠亭
- 一炷青香腾瑞霭,云端时透步虚声。 -- 出自宋·无名氏·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道院
- 大涤之西一穷生,源高樵者只闻声。 -- 出自宋·无名氏·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天柱泉
- 一夜临流对明月,举杯愁听雁来声。 -- 出自宋·梅尧臣·道中谢晏相公寄酒
- 黄昏月暗妖鸟鸣,尨然钝质麤豪声。 -- 出自宋·梅尧臣·拟韩吏部射训狐
- 始从官属二三辈,时听春禽一两声。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刘原甫舍人杨州五题其三春贡亭
- 上弦急逼下弦清,正如螗螂捕蝉声。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永叔戏作
- 轻舟已过第四铺,忆著阳关末尾声。 -- 出自宋·梅尧臣·至第四铺二首
- 磨沙漉水莩壳滑,斫桂煮釜风波声。 -- 出自宋·梅尧臣·采芡
- 日脚穿云射洲影,槎头摆子出潭声。 -- 出自宋·梅尧臣·和韩钦圣学士襄阳闻喜亭
- 我吟困穷不可听,昼夜蚊蚋苍蝇声。 -- 出自宋·梅尧臣·次韵和永叔石枕与笛竹簟
- 但依音响得其字,因与尔雅殊形声。 -- 出自宋·梅尧臣·和欧阳永叔啼鸟十八韵
- 孤灯淡淡短亭客,半夜萧萧闻雨声。 -- 出自宋·梅尧臣·七月二十一夜闻韩玉汝宿城北马铺
- 少尹曾为五府辟,将军况有旧家声。 -- 出自宋·梅尧臣·送薛十水部通判并州
- 庭下秋千应未拆,笼中鹦鹉即闻声。 -- 出自宋·梅尧臣·出省有日书事和永叔
- 庄周浪说华封祝,汉帝虚传嵩岳声。 -- 出自宋·王禹偁·寿宁节祝圣寿
- 庭鹤惯侵孤坐影,邻鸡应信夜吟声。 -- 出自宋·王禹偁·长洲遣兴
- 可怜伍相终朝谏,谁记当时曳履声。 -- 出自宋·王禹偁·题响屧廊壁
- 曾经烂漫濯吾缨,忍别潺湲月下声。 -- 出自宋·王禹偁·别丹水
- 饵术肯尝锺鼎味,纫兰应笑佩环声。 -- 出自宋·王禹偁·恭闻秉山人表谢急徵不赴荣侍因成拙句仰纪高
- 淮南八月尚有莺,关关无异来时声。 -- 出自宋·王禹偁·秋莺歌
- 休吟红药堦前色,且听长淮枕上声。 -- 出自宋·王禹偁·和陈州田舍人留别
- 西垣不宿还堪恨,辜负夜窗风雨声。 -- 出自宋·王禹偁·舍人院竹
- 洪涛不服天津束,日夜奔腾作怒声。 -- 出自宋·邵雍·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 天津更在急流处,无限高深并此声。 -- 出自宋·邵雍·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 借问天津桥下水,当时湍急作何声。 -- 出自宋·邵雍·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 唯此天津桥下水,古今都作一般声。 -- 出自宋·邵雍·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 龙门看尽伊川景,女几听残洛水声。 -- 出自宋·邵雍·游山三首
- 西至昆仑东至海,其间多少不平声。 -- 出自宋·邵雍·题黄河
- 流莺不伏春辜负,啼了千声又万声。 -- 出自宋·邵雍·问春吟
- 此时殒霜奈何重,今岁花开徒有声。 -- 出自宋·邵雍·和北京王郎中见访留诗
- 天际落霞千万缕,风余残角两三声。 -- 出自宋·邵雍·和商守雪霁登楼
- 魂若有知宜自慰,子孙大可振家声。 -- 出自宋·邵雍·哭张师柔长官
- 待凤至时当有实,学龙吟处岂无声。 -- 出自宋·邵雍·乞笛竹栽於李少保宅